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广霈年谱(二)


吴 广 霈 年 谱(二)

吴小元  童达清

光绪五年己卯(1879)  二十五岁

3月,与日本友人水越成章(号耕南)、马渡、吉田游布引山。

《水越、马渡、吉田三君招饮于花月楼,即席步水越君原韵》(五首选一、三两首):“美酒高楼第一家,词人小集拓窗纱。溟溟烟雨春将尽,好系金铃护落花。”“依稀风景似田家,岚翠如烟湿帽纱。犹忆去年今日会,乱捶羯鼓快传花。”

《偕水越、马渡、吉田三君集布引山眺海,即席步水越原韵》:“碧海遥天入杏冥,惜春常共上危亭。长风吹浪无边白,暮雨连山不断青。桃叶闲情迎晚渡,杨花小劫怨浮萍。烟霞如许懒归去,隐几浑疑醉未醒。”

水越成章,号耕南,又号裁之,日本播磨(今兵库县)人。诗人、汉学家。编著有《薇山摘葩》、《游箕面山诗》、《皇朝百家绝句》、《唐宋诗话纂》、《游赞小稿》、《翰墨因缘》等。

3月,与领事廖锡恩、卫铸生、胡小萍等游吟松亭。

《卫铸生、胡小萍共酌吟松亭,即席纪事》(二首选第一首):“雨丝风片总缠绵,老半春光绝可怜。海上桃花千日醉,渡头杨柳几回眠。蓬山信美非吾土,旧雨重论感昔年。地亦君房知我否,肯将庸福换神仙。”

《吟松亭小集,即景步廖枢仙广文原韵》:“把手黄炉兴未残,飞花如雨扑雕阑。旗亭日落烟初上,水槛风多酒易寒。一刻春宵谁护惜,十分乡里更迷漫。独怜诚款罗浮客,坐拥仙姿对月看。(廖挟姬入座。)”

闰3月14日,在神户初识王韬。

王韬《扶桑游记》:

午正抵神户,神户向属摄津矢田部郡,与兵库相毗连。余偕日人笹濒元明,乘小舟登岸。途中遇朱君季方,肥胜于昔,容亦稍苍,十年远别,几不相识,车中一揖即别。先访我国驻扎领事廖枢仙,名纸甫入,即出相见。坐谈久之,芝轩始来,同往舟中取行李。部署既毕,乃至芝轩旅斋,见其夫人,问无恙,并见吴瀚涛。

是日饮于酒楼。曲折登山,颇为高耸,楼屋三椽,不甚轩敞。顷之,开尊歌舞,一如长崎。各人皆席地坐,飞觞劝酒。 

枢仙名锡恩,广东虑州人,选拔贡生,工诗文,来神户署事已三阅月矣。瀚涛名广霈,安徽诸生,年少有才,踔厉奋发,要自不凡。

王韬《阿怜阿爱》:

时有琴溪某公子者,天下豪俊士也。于书无所不览,悉能通其大意,尤好兵家言。求天下奇士,阴识之于穷乡僻处、俦人广众中,厚相结纳,曰:“以备他日用。”于形胜阨要所在,了如指掌。往往凭眺登临,徘徊不忍去。喜舞长剑,跃骏马,尝欲居颍亳之间,选募壮士,教以兵法,以期拔戟自成一队,尝以一联标其门曰:“家有八千子弟,胸藏十万甲兵。”

东游日本,购求异书之外,出重价得倭刀十余柄,皆数百年物也,霜锋铦利,斫铁如泥,时时出而拂拭把玩之。天南遁叟航海东渡,小住神户,与之相见,宴于草阁中。雷雨乍过,长虹竟天。琴溪公子弹铗作歌,脱匣出刀示遁叟曰:“以此直入十万军中,迳斫楼兰头悬于肘后,复何羡乎斗大金印哉!”遁臾曰:“壮哉!请为浮一大白。”(《淞隐漫录》卷五)

15日,与王韬、卫铸生饮于朱季方处。

王韬《扶桑游记》:

是午,枢仙招宴署中,有盛馔。午后,偕芝轩访季方。顷之,翰涛亦来。即于季方处小饮,洒味殊醇,一举十觥。卫铸生亦来相见。卫铸生琴川人,工书法,挟其一艺之长而掉首作东游者。闻乞者颇多,自八、九月至今,已得千金,陆贾囊中,殊不寂寞。

16日,立夏,夜仍与王韬、许友琴等饮于朱季方处。

王韬《扶桑游记》:是夕,季方治具招饮,同席吴瀚涛、张铸生、许友琴。饮至更阑,俱有醉意。

17日,与王韬等游大坂、福原。

王韬《扶桑游记》:

晨同朱季方、许友琴.张芝轩乘轮车至大坂。车行颇缓,沿途停车者凡三处。……吴以时尚早,往游福原。其地为妓丛,一至黄昏,明灯万点,弦管之声如沸;各妓列坐,以便人择肥瘠、辨妍媸焉。须臾,游人渐众,近窥远望,或目击意指,或评鸾晶凤。间有如洛一至黄昏,明神出水、天女坠空,仪志整齐,不可逼视,则名妓下楼邀客也。按此风如粤东,扬州皆如是。随园所谓以一人掉臂游行其间,而彼之修容饰貌、争妍取怜以冀得二当者何啻千百妹,此虽万户侯无是乐也。

19日,与王韬、廖锡恩饮于张宗良处。

王韬《扶桑游记》:夜,张芝轩招饮署中,同席枢仙、瀚涛。饮罢,往妙见宫洗浴。

22日,午后与王韬、张宗良、许友琴至凑川浴温泉,并作七律四首赠王韬。

王韬《扶桑游记》:午后瀚涛、芝轩、友琴来,同往凑川浴温泉。南面一亭,弦歌之声聒耳,则日人方招妓侑觞。中有数小女子,起作婆娑舞,因往观之,座客飞觞相劝,情意殷拳。继瀚涛导登山前一酒楼,高耸可远眺,而草草盘餐,无适口者。更驱车至吟松亭,雏姬三五,并皆佳妙。瀚涛与余醉中作诗甚夥,皆不及写,醒则忘之矣。

吴瀚涛赠余七律四首,附录于左:“廿年飘泊遁南翁,跋扈飞扬意态雄。白也世人皆欲杀,凤兮吾道岂终穷。难销斫地悲歌气,侭有登楼作赋风。恰恨生才才不用,由来多事是苍穹。”“一卷新诗集众芬,高楼风雨感君文。名山早擅千秋业,健笔能开万里云。本自多情同白傅,那堪蛮语学参军。飞鸿避弹翔廖廓,不管人间燕雀群。”“碧海茫茫万古流,兴来遥泛日边舟。间寻晁监风流迹,且结卢邀汗漫游。姓氏俄惊蓬岛遍,莺花都付囊锦收。少微此夜生芒角,百丈文光犯斗牛。”“愧我同为东海客,卑官抗俗走尘埃。狂奴久已撄时忌,笑口何期为子开。白璧青蝇宁足浼,美人醇酒亦堪哀。敬亭山色珠江月,落落寰中两霸才。”

醉中走笔,奉和四首,一并录焉:“平生自作信天翁,惭愧词坛一世雄。宁愿学书兼学剑,未经奇祸必奇穷。卅年空下才人泪,四海谁知国士风。恰似高秋初锻羽,徒张健翮迅摩穹。”“伊予怀抱托灵芬,风雨空山感逝文。终见上书流贾谊,未闻折槛旌朱云。挥戈尚欲回三舍,拔戟犹能树一军。落落眼中今有子,匡时才略足超群。”“不作人间第二流,奔涛万里驾轻舟。苍茫谁尽东西界,门户终分上下游。千古文章心自得,五洲形势掌中收。头衔何必劳人问,一笑功名付马牛。”“老来百亨久心灰,惊见宏文绝点埃。海内一头应子让,诗中生面独君开。陈琳河朔谁知己,庾信江南自述哀。如我飘零安足问,不禁为国惜人才。”

按,吴广霈赠王韬诗,见《剑华堂诗录》,题作“投赠天南遁叟王韬,即题其《蘅华馆集》”。王韬和答吴广霈诗,《瓮牖余谈》题作“答吴瀚涛少尉即步其韵”。

王韬《东瀛才女》:“己卯春,天南遁叟航海作东瀛之游,道经神户,与琴溪子游涉山林,行歌互答,偶登诹访山浴温泉,归途遇二女子,目而艳之。(《淞隐漫录》卷十一)

23日,王韬赴东京,前往送别。

王韬《扶桑游记》:午前,往署辞行,枢仙、瀚涛、芝轩馈以洋酒果饼。枢仙并以长歌见贻。……午后登舟,德澄、友琴皆来送余。瀚涛、季方、芝轩则送之轮船。

4月,日本囚禁琉球国王尚泰,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亡。吴广霈《感琉球事》、《秋兴述怀(时琉球国亡)》诗感其事。

《秋兴述怀》(四首选第三首):“天涯木叶动微凉,万种秋声入画堂。羞听秦庭余血泪,似闻楚户剩元良。名王有昔难勾践,猛士于今阙鲁阳。我有羿弓能射日,为谁引满向扶桑。”

约6月,王韬自东京寄七律四首,吴广霈有诗答之。

《遁叟自东京寄诗四什,即步原韵奉酬,饯之于布引山楼》(四首选第三首):“湖海元龙意气豪,眼中今日见王韬。论心不觉倾三雅,养勇何妨挫一毫。(君诗云:“今日逢君让一头”。)醉卧有时怀管乐,笑谭无语及萧曹。东方桃李君栽徧,赢得浮名北斗高。”

 按,王韬寄诗未见。吴广霈此答诗亦见《蘅华馆诗录》卷首《赠诗》,题作“从神户寄和弢园老民”。

约7月初,与梁炜煌游明石看古炮台。

《偕梁伯乾游明石看炮垒》:“袅袅纤云卷,秋风趁晚晴。爱兹佳日永,聊为乐郊行。团扇抛犹未,罗衣试乍轻。蓬壶三万顷,何处着浮名?”

梁炜煌,字伯乾。明石,在神户西南,为大阪湾咽喉。

7月8日,王韬途经神户回国,吴广霈有诗赠别。

王韬《扶桑游记》:

清晨,舟抵神户,朱季方已遣人来迓,盖冈文助先往言之也。晨餐既竟,往访芝轩。时芝轩已迁于别墅,距领事署数百武而遥,因折简招吴瀚涛小尉俱来。二君为饯别于凑川酒楼。时天气炎熇,殊不可耐。剖瓜食之,凉沁肺腑。移坐与瀑布相对,静坐小憩,胸鬲殊爽。瀑布处男女裸体往浴,是亦此辈避暑快事,然未免为山灵所笑矣,傍晚,阵雨忽作,凉飙徐来。雨止,虹挂阁外。谈兵说剑,余为之罄无数爵。瀚涛与席上作诗赠别云:

王郎着意问归程,烟雨高山一送行。回首风波极绵邈,入秋云物杂阴晴。长虹贯日疑兵象,急瀑奔崖作怨声。霹雳无心惊屋瓦,等闲失箸莫关情。

酒酣复作短歌云:“白云忽起清风扬,山头送客情何长。碧翁似亦解人意,雷公击鼓虹腾光。嗟君此去意何极,万里风涛等闲别。别来肝胆倾向谁,笑把吴钩淬霜雪。淬霜雪,光不灭,剑上斑痕心上血。海上伫立一销魂,不知今夕是何夕。”

余读此歌,以铁如意击铜钵,鸣咽怆恻中,顿作别离声,亦濡毫泼墨,作四律赠之云:“回帆重复指神山,前度欢悰今别颜。转忆离愁辞阆岛,怕听哀调唱阳关。流泉鸣咽飞悬练,阵雨溟濛失远鬟。草阁一觞同话旧,长虹天际忽弯环。”“平生豪气俯凡流,今日逢君让一筹。举世岂真无北海,论交当自有南州。从兹一别七千里,此后重逢五大洲。天下事今犹可挽,出山霖雨为民谋。”“晚来一雨嫩凉生,爽气成秋入酒觥。垂死雄心王景略,一生低首谢宣城。即看痛哭狂歌地,弥见忧时愤世情。久薄微官等匏系,黄山归去好躬耕。”“慷慨论心意气豪,忘年直欲缔深交。眼中龌龊空余子,世上模棱笑汝曹。使酒谈兵与俗忤,哀丝脆竹要才销。黄河泰岱他时事,今日先占(《蘅华馆诗录》卷四作“觇”)立品高。”

瀚涛今世豪杰士也,年少而才奇,识见超卓,志量恢扩,当今殆罕其俦。前日余道经此间,九日中游屐所至,欢若平生。今得续前游,非偶然也。……夜月皎洁,银河欲流,偕季方诸人送至江干,执手作别,余遂登舟。

约8月,识日本隐者吴莱安。

《赠日本隐者吴莱安》(四首选第三首):“日出房栊静,水木何清漪。妇子出中闺,雅乐聊相怡。超超太古音,岂随郑卫靡。曲罢一相劳,门外知音稀。(吴能作古乐。)”

作《述怀》古体诗六首,以抒郁郁不得之意。

《述怀》(选第四首):“我有金错刀,羞为醯鸡割。我有衣光珠,不为缀履饰。矫矫云中凤,岂共凡鸟食。灼灼园中花,必遇清风发。王道日幽邈,下士逞邪说。挟策千人君,被刑余寸舌。杀身求富贵,徼倖希一得。堂堂朱轮催,须臾成白骨。仪秦竟何在,腾笑颏每脱。振古成狂愚,书空增咄咄。”

10月,足有小恙。廖锡恩、卫铸生等游岗本,恨不能同行。

《廖枢仙探梅岗本,余有足疾不偕,赋诗纪恨》:“春风回鸾驭,煦然从东来。阳和一再扇,万树梅花开。神山多异种,岗本尤其魁。横斜数十亩,仿佛孤山隈。廖子别罗浮,香梦时萦回。公余结清讌,共覆花间杯。贱子适婴疾,足茧难追随。偃卧梅轩中,胸臆生尘埃。妒杀看花人,同道咏花回。何当选佳日,策杖重相陪。新诗吐白雪,美酒倒金罍。大笑问缟仙,谁是调羹才。”

11月,吴广霈祖母去世,曾有回国之行。

黄遵宪致王韬函:“瀚涛之太夫人亦仙游,亦匆匆束装而去。同行十九人,弟最所爱赏者风流云散,此情岂何以堪!……(光绪五年十一月)廿一夜三鼓,公度又书。”(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手稿,转引自吴振清《黄遵宪致王韬手札》一文,《文献季刊》200年10月第4期)

是年,吴广霈遵例在天津晋赈新局报捐,由县丞指分直隶试用。

光绪六年庚辰(1880)  二十六岁

2月,回日本,购得康熙林佶写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

吴广霈题识:“此刻近时绝不一见,板已毁于兵火间耶?剑叟记。”“光绪庚辰春仲,剑华道人得此本于扶桑大孤新斋桥书林之中,卷首犹有钱序并题词,中土近日所难购之物也,故特志宝贵之意于卷端空纸。” 钤印:剑华堂藏书印(朱)、耕烟阁藏版(朱)、古猷州吴氏瀚涛藏书(朱)、吴氏藏过(白)、吴广霖印(白)、吴灏私印(白)、瀚涛(朱)、楳云阁(朱)、梦井生(朱)。

是书十卷,每卷卷首署“门人候官林佶编”,卷末题“门人监察御史昆山盛符升、国子祭酒江阴曹禾同订”,并由林佶亲笔书写上版。

约本月底,仍回国守制。其文案一职,由张芝轩接任。见李筱圃《日本纪游》

3月1日,黄遵宪在日本,与友人笔谈,曾提及吴广霈,可推知其当于此前归国。兹将其谈话内容节录如下:

公度(黄遵宪):近又有一好事人曰陈曼寿来神户,能诗能书。

省轩(日人龟谷行):吏乎?游客乎?上海人乎?

公度:卫铸生流亚,禾中人。

省轩:吴瀚涛能诗,惜返去。

公度:此人卓荦不凡,不独能诗,年仅二十三四耳。

省轩:诵其诗,想其人,已知其才绝群,憾不一相见也。

公度:今在家庐墓,他日终为有用材,与仆极知好,书法亦好。昨得一书,云躬耕黄山,俟三四年再出。

省轩:守丧乎?

公度:仆若久居日本,必招之再来。

省轩:大好。人有才有识,其诗必好,书法亦随之。徒作书赋诗,亦无益耳。

公度:文章之佳,由于胸襟器识。寻章摘句,于字句求生活,是为无用人耳。(郑子瑜、实藤惠秀编:《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319页)

在扬州,识王仪郑(时居扬州七巷),并以购自日本之宝刀相赠。

《赠二如居士王伯恭并以言别》:“朅来广陵居,闭户绝声气。何期得王郎,磊落吐肝肺。浊世多奇才,翩翩子为最。愿缔平生欢,永言纫兰珮。”“澄澄照胆刀,得自倭中来。……脱手赠故人,斫地歌莫哀。”

王仪郑(?—1921),原名锡鬯,字伯恭,一字伯弓,号二如居士,别署公之侨,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工书。著有《蜷庐随笔》。事见《王伯恭先生传略》(《蜷庐随笔》卷首)

结识何彦升。

《答何秋辇公子》:“通德门庭继起英,不将书卷换弓旌。风云久蕴干霄气,泉石聊怡画荻情。早自燃藜窥秘笈,未甘投笔对长缨。信陵好客非豪举,容得猖狂阮步兵。”

何彦升(1860—1910),字秋辇,江苏江阴人。何栻(字廉舫)子。光绪十五年(1889)副贡生。曾以参赞出使俄国,后历任直隶按察使、甘肃布政使、新疆巡抚等职。

夏,与王仪郑同游金、焦二山。

《同王伯恭登金山寺顶》(二首选第一首):“横江万里雨云开,同上高峰感霸才。千古怒涛自东去,向谁铁弩射潮回。”

《游焦山同二如居士王伯恭》:(二首选第一首)“风急浪花粗,停帆傍石隅。孙郎不可作,祖逖未应无。草木沉兵气,江山入霸图。由来天堑险,莫漫诩吞吴。”

秋,当再有日本之行。

按,吴广霈藏徐道编《历代神仙通鉴》藏书跋曰:“光绪庚辰秋剑华道人购得扶桑神户。”可知本年秋曾短暂赴日。

冬,在扬州读《礼》家居,以书易张翰臣《通鉴纪事本末前编》。

吴广霈手跋:“庚辰冬,在扬州读《礼》家居。有所识张君翰臣者,见余案头《万国公法》及《善法战纪》,悦之,请赠,余未肯即割爱。越日,张以此书乞易。余重其请,乃与二书而得此编。……”下钤“古猷州吴氏瀚涛藏书”朱文方印。

《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十二卷,明沈朝阳撰,万历四十五年(1617)唐世济刻本。

年底,当回泾县茂林度岁。

《将挈家还山,伯恭赋诗送别,作龙凤歌答赠》、《山居寄二如居士代简》:“田家蔬饭见真吾,百里泾川胜五湖。花经眠香开绮席,竹林啸侣佩琼壶。桥浮画板滩痕涨,帘映金钩草色苏。日暮魁峰原上路,倒骑牛背读阴符。”

尝游蓝山。

《游蓝山登李白放歌台,题赠老衲淡云》:“树头晴旭午烟开,策杖重登最上台。俯仰乾坤成独笑,恍疑前夜放歌来。”

(按,本年谱因故未能继续连载,若您有兴趣研究,请与原作者联系。)

(作者吴小元系泾县高铁站职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童达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三首
二府少峰江先生同令弟章山哭其季方文厓上舍得诗二首示及索和赋此 其二原文
王少泉集序
专 栏|廖放鸣:诗 词 两 首
廖晓鹏║《谒和山寺》外四首(诗)
王辉斌 | 清代的海外竹枝词及其文化使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