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防止盗蜂?

在蜜粉源缺乏的季节,有些蜂群的工蜂会趁其他的蜂群戒守不严,进入其他群,偷盗蜂蜜回本群,这时被盗群工蜂往往会与盗蜜的工蜂发生厮打,被盗群巢门口有死蜂和正在厮杀成团的工蜂。

盗蜂一般发生在相邻蜂群之间。

有时两个相邻的蜂场,由于饲养的蜂种不同,或群势相差悬殊,也会发生一个蜂场的工蜂飞 去盗另一蜂场的蜂群储蜜的情况。

在一个蜂场内,如果多数蜂群起盗,称为全场起盗。

被盗群常是弱群、病群、无王群和交尾惫。一旦发生盗蜂,轻则被盗群的贮蜜被盗空,重则大批工蜂斗靈杀死亡,蜂王遭围杀,而引起全群毁灭。如果全场起盗,损失更加惨重。盗蜂也会传播疾病,引起疾病蔓延。因此,防止盗蜂,理:是蜂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1.盗蜂产生的原因

1.1.外界蜜粉源短缺。

当外界蜜粉源短缺时,外勤蜂缺少了工作的对象,本能促使它们到处寻找可以带回蜂巢的蜜粉,这时候偷盗行为也就开始发生了。

1.2.饲养管理的失误。

如果有发生盗蜂的危险,处理蜂群时应注意:谨慎小心地打开蜂箱,避免由于开箱引起的蜜蜂骚动;操作迅速,减少由于开箱而引起的其他蜂群的注意;不把有蜜巢脾暴露在外面;多余的蜂箱、巢脾摆放有序,不留有缝隙,以免招来蜂群偷盗;掌握好饲喂时间,避免糖水到处洒落。

1.3.种性的原因。

盗性的强弱因蜂种不同而不同,一般黄色蜂种比黑色蜂种易盗,浆型蜂种比蜜型蜂种易盗,多交种比单交种易盗。

1.4.蜂群的大小及蜂脾之间的关系。

蜂群群势的不同及蜂脾间的关系也是引起盗蜂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弱小的蜂群是被盗取的对象,由于它们的防卫能力差,护脾力低,抵挡不住外来蜂群的攻击;脾多于蜂而引起的盗蜂是由于蜜蜂护脾能力低造成的。

2.盗蜂发生的前兆与盗蜂的识别

2.1.作盗群。

据观察,作盗群一般是强蜂群,其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在自然界缺乏蜜粉源,同时巢内又缺乏饲料的情况下,尤其是秋季,在蜂群的越冬准备期,作盗群具有大量储备饲料的“欲望”。

2.2.被盗群。

被盗群一般是弱小蜂群,箱内脾多蜂少,守卫能力差,容易诱发盗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蜂王产卵力弱、质劣,群势发展非常缓慢,工蜂采集力差,或是病群;二是交尾群或新分出群,蜂王质量很好,发展势头好,只是暂时弱小;三是蜂群强大,但出于管理失误造成被盗。

2.3.盗蜂发生进程的观察。首先看绕箱飞行侦察蜂的数量,数量多,声音频率高,表示攻击性强,被盗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数量少,飞翔声音小,被盗的可能性就小。侦察蜂绕箱飞行,先是探寻入箱之门,伺机入箱。此时若养蜂人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如缩小巢门或改装防盗巢门等,可能会阻止“战争”的发生。

2.4.盗蜂的识别。

盗蜂多为老蜂,体表绒毛较少,油亮而呈黑色,飞翔时躲躲闪闪,神态慌张,飞至被盗群前,不敢大胆面对守卫蜂,当被守卫蜂抓住时,试图挣脱。作盗群出工早,收工晚。进巢前腹部较小,出巢时腹部膨大,吃足了蜜,飞行较慢。如果巢门前有三三两两的工蜂抱团撕咬,一些工蜂被咬死或肢体残缺,就是盗蜂发生了。在被盗蜂群的巢门前,撒上一些白色的滑石粉或灰面,观察带白粉的工蜂的去向,即可以找到偷盗群。

3.盗蜂的预防

3.1.选择蜜源丰富的场地,坚持常年养强群,是预防盗蜂的关键。

3.2.加强饲养管理。

在断蜜期,要缩小蜂箱巢门,糊严箱缝。检查蜂群时目的要明确,速度要快,尽量不在白天开箱检查。检查蜂王和饲料储备应根据经验迅速做出判断,目的达到后立即停止检查,恢复原状。检查蜂群时应在蜜蜂停止飞翔时进行,在傍晚加脾饲喂,先喂大群后喂小群。箱外或场地上如果洒有蜜汁或糖浆,及时用布擦净或用土盖严。不给蜂群饲喂气味浓的蜂蜜和用芳香药物治螨。

3.3.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

俗语说得好,“饥寒起盗心”,所以充足的饲料也是止盗的一个好方法;蜂群内的饲料储备对蜂群的采集力有较大的影响。

3.4.合理调整蜂群,保证蜂脾相称。

紧密的蜂脾关系是防止盗蜂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群内蜜蜂充足,蜂群内部压力减轻,才能保证大部分蜜蜂投入到保卫蜂群的活动中,减少外来的偷袭,这样才不会发生盗蜂。

3.5.更换蜂种。蜜蜂的盗性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这跟其种性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种间差异、种内差异、长期近交、种性混杂等诸多因素而引起的盗蜂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一旦蜂场形成盗性种蜂,就要及时换种,减少由于种性而引起的盗蜂。

3.6.蜂巢、蜂蜡和蜂蜜切勿放在室外,不要把蜂蜜抖散在蜂场内。

3.7.中蜂和西蜂不能同场饲养,西蜂场应离中蜂群较远。

4.盗蜂的制止

4.1.—旦出现盗蜂,应立即缩小被盗群的巢门,并在巢门前放上卫生球等驱避剂。如果还不能制止,就必找到作盗群,关闭其巢门,捉走蜂王,造成其不安而失去盗性。或将被盗蜂群迁至5千米之外,在原处放一空箱,让盗蜂无蜜可盗,空腹而归,失去盗性。如果已经全场起盗,则应果断搬迁场址,将蜂群迁至有蜜源的地方,盗蜂自然消失。也可以安装盗蜂预防器,如图5-3、图5-4所示。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如果有价值,请点

并转发,就是最好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蜜蜂养殖: 中蜂与意蜂混合饲养, 盗性与温驯性
养蜂技术材料
养蜂心得综述(网上摘录)
初学养蜂者专业基础知识1
养蜂杂谈
《养蜂十大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