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附答案)试试能100分吗?
七八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
1-6年级所有古诗,所有数学公式
尖子生晚上都是这样学习的!
小学英语语法知识详解
小学语数英期末复习攻略
人教版数学1-6年级期末考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帮助转发,您的转发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八年级生物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马    B.海葵  C.海蜇     D.珊瑚虫
2.下列动物都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①涡虫②水螅③水母④河蚌⑤绦虫⑥血吸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③⑤
3.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体节组成
C.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D.体表有角质层
4.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昆虫体表有外骨骼
B.昆虫身体分节
C.昆虫有翅膀能飞行,有足能爬行或跳跃
D.昆虫适于陆地生活
5.在农村的夏天,常可看到黎明时分渔民们用长竿拍打鱼塘。其目的是
A.驱使鱼儿多活动,以多吃饵料
B.振动水面,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C.拍打水面让鱼儿躲在水的深处
D.让鱼群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6.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淡水鱼由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A.青鱼、草鱼、鲤鱼、鲢鱼
B.青鱼、草鱼、鲤鱼、鳙鱼
C.草鱼、鲢鱼、鲤鱼、鳙鱼
D.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7.各种动物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蚯蚓——细长柔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蝗虫——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C.鲫鱼——用鳃呼吸,鳍游泳
D.家鸽——前肢特化成翼,骨中空,身体内有气囊
8.蛇是爬行动物,它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的作用是
A.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保温作用
C.形成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
D.保持恒定的体温
9.很多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与孵化时的温度有关。下表为不同温度下三种爬行动物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其中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物种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36 ℃
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绿草蜥(%)
52
49
50
48
47
51
50
A.密西西比鳄
B.红海龟
C.绿草蜥
D.密西西比鳄和红海龟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11.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1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生降低了后代的成活率
B.哺乳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
C.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D.牙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13.鱼、鸟、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是
A.都能生活在陆地上
B.用鳃呼吸
C.都用肺呼吸
D.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4.如图,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15.大象行走、袋鼠跳跃、鸵鸟奔跑,这些运动方式有利于
A.扩大陆生动物的活动空间
B.获得食物
C.躲避敌害
D.以上三者都是
16.动物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对于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水螅捕食水蚤
B.草履虫对盐水、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
C.蚯蚓会爬离强烈的阳光
D.被臭鼬用臭气喷射过的掠食者,再见到臭鼬后避开
17.一般情况下,狗即使走很远,也能顺利地返回家,令狗返家的信息来自
A.沿路的风光
B.沿路的花香
C.沿路狗的气味
D.主人的呼唤
18.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B.草原上生活的狮群
C.一个蚁穴的蚂蚁
D.同一蜂箱中的蜜蜂
19.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20.人类对细菌的利用非常广泛,下列哪项不属于对细菌利用的实例
A.制作酸奶    B.制作泡菜   C.制酱    D.制甲烷
21.小玲做实验时,用无菌棉擦拭指甲缝,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她观察到下列菌落中不属于真菌菌落的是
A.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B.菌落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C.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菌落比较大,有时表面呈不同的颜色
2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东北虎
B.流感病毒
C.泰山迎客松
D.蘑菇、木耳
23.如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正确的是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
B.菜豆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C.蝶形花科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少
D.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的亲缘关系远
2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很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基因组成、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B.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很少
C.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
D.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差异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25.生长在我国南部常绿阔叶林中的红豆杉,千百年来未被人们注意,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从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乳腺癌功效的紫杉醇,从而备受瞩目。结合这一事实,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关爱身边的生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B.一些无名植物和动物对人类价值不大
C.生物自生自灭,人类无能为力
D.人类现有认识足以评价各种生物的生存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4分)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同学们认为上述动物可以根据它们体内有无________,将其分为两大类:E和CDF。
(2)小组讨论中,阳阳同学认为,图A比图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图B所示植物用________进行繁殖,而图A所示植物是用________进行繁殖。
(3)明明同学说,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其幼体用________进行呼吸;成体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辅助呼吸。
(4)青青同学认为图E所示动物,其体表的__________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5)真真同学说,图B所示生物和图C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图C生物缺少图B生物细胞中________结构。
(6)圆圆同学说,图C所示动物,前肢变为________,体表被________,能更好完成飞行。
27.(14分)如图是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2)黑猩猩摘香蕉是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学习获得的。黑猩猩营群体生活,因此也具有________行为。
(3)动物的行为要通过动物的运动来实现,美国红雀靠________来捕食,鱼儿通过________浮到水面上来取食。
(4)黑猩猩搬箱子、摘香蕉等行为主要通过________系统来实现,该系统由骨、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28.(12分)如图所示为四种生物细胞(或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图③是________的模式图,它与图①、②的相比,在细胞结构上虽有DNA集中区,却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是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组成,不具有__________结构。
(3)上图中单细胞生物有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可用于酿酒的是______(填序号)。
(4)枯枝落叶可被这些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吸收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29.(10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面积1000多公顷,以前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后因水质污染,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水葫芦,原产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大部分省市河流、湖泊和池塘中。上海崇明岛也已成为水葫芦重灾区,不仅鱼类、贝类大量死亡,岛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锐减。
材料二: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共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在这里广泛分布。鸟类有26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金雕、大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其中鹤目鸟类7科20属48种。
(1)材料一显示,云南滇池和上海崇明岛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水葫芦的疯长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画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多样性。
(3)分析资料,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4)有人说:“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就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二生物丨期末真题试卷(附答案)覆盖全部重难点,考前必做!
2018届中考生物复习课件考点必背必记部分 卷三 八年级上册 (共20张PPT)
初中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初二生物上册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上册生物提纲
「衡水内部」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