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隔江犹唱后庭花,其中的后庭花,究竟是指是什么花呢?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的泊秦淮,为诗中的最后一句。其原诗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原为花名,是鸡冠花的一种。宋代的文学家、音乐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记载,吴 蜀 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

此花在古代多用于庭院美化,因此被称为后庭花。花开时,有红白两种颜色。其中,白色的后庭花,晶莹剔透,宛如在枝头堆满白雪,又如白玉般无暇,因此称为玉树后庭花。

后庭花又名雁来红,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曾有记载,此花多种植于百姓园圃之中,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

杜牧诗中的后庭花,是乐府民歌以此花命名的曲名。南朝时期陈国皇帝陈叔宝,在原曲的基础上重新填词,创作而成。这首歌,又被称为亡国之音。因为当年陈未灭时,陈后主身为一国之君,不理朝政,整日沉湎声色,召集文臣写诗作词,然后谱曲,与嫔妃们一起吟诗唱歌。而由陈后主创作的这首玉树后庭花,成为当时大热的流行曲,广为传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不是一个成功的国君,但是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颇深。他创作的这首词,哀婉动人。歌词赞美他宠爱的嫔妃,皇宫内,亭台楼阁与芳草树木相映成趣,盛装打扮的妃子们,倾国倾城。她们的面容,仿佛花儿含着朝露,她们的身姿,宛如玉树一般秀丽挺拔。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攻下建康,陈被灭,陈后主被俘。在他被俘之前,宫女们一直在唱着后庭花的歌词,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陈国的命运,正如歌词中的后庭花一样,未能长久。

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李杜”,他博通经史,不仅诗写得好,政治、军事才华同样出色。可惜他一身才华,得不到重用。当时的唐朝,因为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内忧外患。朝廷内,宦官专权,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

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杜牧万分忧虑,他担心国家会步陈朝的后尘,有感而发写下泊秦淮一诗。此时,大唐的国力,今非昔比,日渐衰落,当朝权臣骄奢昏庸,国家的前途岌岌可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河的夜晚,风景如画,热闹异常,他乘船在河上游览,远处卖唱的歌女,哪里知道亡国之恨?依然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担心,不无道理。他在诗中指责的并非是商女,而是依然醉生梦死,不顾百姓安危的统治者。犹唱后庭花,既是回顾历史,更是对朝廷的提醒。

如今权贵们的所作所为,与历史上的陈后主何其相似?长此以往,亡国的历史悲剧,岂不是又要上演?杜牧在诗中的提醒,可谓振聋发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最让人忌讳的诗《夜泊秦淮》,大家都以为读懂了,其实并不明白其中深意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古诗故事】泊秦淮
《泊秦淮》解析鉴赏
杜牧《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