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点套路,用复杂打败复杂

前几日和大家推荐了万维钢先生的《万万没想到》,随后又买了他的另一本书《智识分子》来读,因为台风的关系今天放假就把它读完了,同样的推荐。读他的书,第一个感觉是说话痛快,把问题摆出来一层层拨给你看;第二个感受是惊叹于他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跨学科跨流派,把读过的书揉开又重新组合,这本书的一半部分都可以算作是他的读书笔记。


他在自序里说这本书的任务是给读者带来启发 -- “如果现代世界的智识是我们追求的月亮,这本书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为了把这一点做好,这位专业研究物理学的大叔说:“我能保证的是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有趣的”。尽管他这样说,书中有一些话题对我来说是无趣的,但是这个应该怪我自己水平还太低,知识储备太少,不足以能够和他谈笑风生。

这个标题的灵感是来自这本书的自序,我很喜欢,于是把它总结成了“多点套路,用复杂打败复杂”。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我和大家主要分享前三部分的几点记录和感悟。

第一部分的大标题叫“世界观祛魅”,我一开始不太确定“祛”这个字怎么读,搜索了一下,意外发现这个信息:

“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In the modern age we are witnessing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with the rise of science and the declining influence of religion.),汉语也可译作“去魅”、“去魔”、“解魅”、“解咒”,是指对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型转型中。(来自百度百科)

Wikipedia上是这样解释的:

In social science, disenchantment (German: Entzauberung) is the cultural ration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 of mysticism apparent in modern society. The concept was borrowed from Friedrich Schiller by Max Weber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 of modernized, bureaucratic, secularized Western society, whe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is more highly valued than belief, and where processes are oriented toward rational goals, 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society where for Weber "the world remains a great enchanted garden".

简单来说这个板块是“试图向读者介绍一个跟传统看法不太一样的世界”,例如他提到了以下这些“反常识”的观点:

  • 并非万事皆注定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人的素质,归结为领袖人物,甚至归结为阴谋论,好想什么都是注定的一样,而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偶然而已。

模仿者效应(copycat effect)

我们买iPhone 7可能只是因为别人在买,那些走上街头去抵制肯德基、砸日本车人可能只是在模仿他人的行为,为了参与而参与。新闻报道中时常有“某男子模仿电视剧中的霸道总裁强吻同事” “某青少年模仿小说中的黑社会惨遭不幸”... 这都是模仿行为。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容易对号入座,去模仿,一不留神就近墨者黑了。


            

  • 世界其实并不公平

根据一些实验数据,“研究者们公认一个事实: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群比普通人更自私” -- 得到“好报”的往往并不是“好人”。去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 -- 世界是不公平的。

作为好人,就算不信什么宗教意义上的因果报应,我们也通常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好事有很大可能性会得到回报,别人做了坏事也有很大可能性会收到惩罚 --  换句话说,我们认为世界是公平的。但这恰恰是个错误的世界观。事实上,心理学家甚至对这个错误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公平世界假设”(just-world hypothesis, 也叫just-world fallacy)。

经典批判性思考入门书籍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中提到了wishful thinking, 即:我希望X是对的,因此X是对的。然而,我希望如何和事实上如何是毫无关系的。


既然有道德对取得世俗的成功并没有好处,那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有道德人呢?下面这段话非常喜欢:

除了对世界投其所好曲意逢迎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成功方式。这就是你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冒了别人不敢冒的风险,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责任和代价,去做一件事。你敢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你精心算计过成功概率,而是出于自己信奉的某种原则和责任感,认为这件事应该做。


第二部分的标题叫“流水线时代的英雄”,谈的是教育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这些:

  • 高中的最根本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而是把人分类

  • “教育强才能国强可能是一个误解

  • 对聪明学生来说,上不上名校并不重要

他还做了几个案例分析:

  • 美国名校的问题

  • 美国是如何通过教育帮助穷人取得成功

  • 追求成功和追求崇高

在做了这些铺垫后,他用大笔墨来讨论在教育这条流水线上,谁是英雄?他说这条流水线上默认的生产目标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打磨和挑选“器具” -- 不是去主动的改变世界支配别人,而是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等着被支配、去适应上层阶级的规则。一般来讲,家庭出身决定了你能走到什么程度,我们说“你以为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人也很难突破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是不按这个剧本演出的,他们有强烈的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 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所谓英雄,就是超越了阶层出身、超越了周围环境、超越了性格局限,拒绝按照任何设定好的程序行事,不能被大数据预测,能给世界带来惊喜,最不像机器人的人。


英雄毕竟是少数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存在,要知道我们自己也有可能成为英雄 -- 如果还不能舞刀弄枪的话,就扎好马步把拳练好,做好一件件小事,完成一个个小挑战。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第三部分教“智识分子的十八般武艺”,讲的是当前学界流行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解释世界的方法,他说“科学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固定的知识,而在于获得这些知识的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提到了“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他说自己英文水平其实拿不出手,但是读英文书还是有些经验的。他的方法是:先突击基本功,再突击准备考试。考试过后继续练功,最后用经验把这些基本功联系起来,把它们实用起来。

他说“学英语不是一个修身养性的长期活动,要争取在短期内突破”:

有人建议每天背20个单词,或者时不时看两个英文句子体会其中精妙用法,试图日积月累,这是拿英语当健身项目了。正确的做法是找本托付或者GRE的单词书,每天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背300-600个单词。不是30-60个,是300-600个。

看到这里我想你或许会有些吃惊:这怎么可能!

我想补充的一点是,他这里提到的是“基本功”,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大三的时候我还在准备考第三次大学公共四级,我买了两本四级单词书,一本是正序,一本是乱序,两本穿插使用,用了20多天的时间把里面的词背到差不多知道是在第几页的第几行。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可以读得懂考试题了,做了几张真题后我考过了四级,有了点信心。

然后我如法炮制一次考过了六级和公四。准备专八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叫百词斩的app,每天斩500多个词,我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我一天背10个词的话,我可能能记住6个;如果我一天背100个呢,可能我记不住60个,但是一定会比6个多吧。每天的500多个词中并不全是生词,其中大部分我都已经认识了,所以在每天的“特训”中我还能复习一下。

学习单词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有关背单词,语法,中式英语的回答

那个时候的我真觉得背单词让我快乐,那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学英语,背单词就成了我的突破口。有时候走在路上,脑袋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词却忘记了是什么意思,就赶紧拿出手机来查,有时候忘了拿手机就半路回去取手机。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兜里始终揣着一个小本子,把在课堂上、街头上、广播上听的英文记下来,等到方便的时候就去查一下。有时候开车听广播,听到一个熟悉的词却一下子忘了什么意思,我会把车停到一旁查一查。

在美国读书时随身携带的小本子

单词量是一个基本功,我现在的词汇量大概有3w,依然有好多不认识的词,读不懂的句子,依然有很多词只是认识而没有完全掌握(例如熟词生义以及一些灵活用法)。有了这个基本功后就能品词了,用单词学单词 -- 不认识也没关系,见多了就认识了。

万维钢的经验是有了基本功之后就要找本真正的英文书来读,这里的“真正的”意思是不是那种中英对照,不是简读本,不是经典名著什么的,而是“最新出版的、人们正在谈论的、正常的美国达人读的书”。他的方法简单粗暴:不认识就查(屏幕取词之类),不管这个词的精细用法,不用生词本,一本心思把书读懂和读完即可。

这个做法我是非常赞成的 -- 注意,这是针对刚开始对英文书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读进去读完,不要产生挫败感。前期的基本功过关了的话你遇到的生词不会多到根本无法阅读,这时候面对生词查一下就好了,这一点可以利用Kindle上的Word wise功能,只是我建议你要把它的提示调到最低。刚开始读可以从fiction读起,配合audiobook还能顺便练练听力,这样读上个一两本就收获了读英文书的自信,然后就可以读书,顺便学点英文了。


最后一部分“未来,已经到来”,提醒我们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我们自己的创造性优势,如何做出应对。

这篇读书笔记只是抛砖引玉,书中的精彩之处和引人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自己去读才行,欢迎大家也分享你的读书笔记给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英语的42个经典要诀
阅读英文原版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如何轻松读完N本英文原著 词汇量暴增
干货分享|如何利用业余时间阅读114本英文原著
精华回顾 | 如何用业余时间读完114本英文原著成为大牛
整理:《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