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邻居邻居》(二十二)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邻居----分析

张松的情绪好了许多,可以还了部分借款,他的压力少了不少。

加上丁眉的低头,丁眉能主动带着婆婆儿子去看他,就是一个姿态,这一点还是令张松感到了温暖。

张兰感到了轻松,其实她和田厂长的工资加在一起,也不算少,总是中等人家,可是田厂长的爱好,太花钱,好兰花就是贵,最初张兰也喜欢兰花,也愿意欣赏,后来看到花,一想到那不菲的价格,她就失了雅意。说起来,还是她俗气。

这一年限制了田厂长,幸而田厂长还是配合的,通情达理,这一点算是不错了。

张兰想了想,女儿大了,而且一年后上大学,花费肯定比现在多,田然不一定在本地上大学,开销更大,自己家里是要存些钱。

张兰和田厂长商议,田厂长的爱好,她不能完全限制,但费用要控制,她决定一月给田厂长二百块钱,由田厂长自己决定怎么花。

田厂长听了妻子的分析,想想女儿的未来,只好点头。

邻居---打算

马老师也有打算。

她估计刘文静的成绩,本科线勉强,既然刘文静不打算复读,那么就在本地上大学,也许是大本也许是大专,花销还少些,如果不住校更好些。

大学的开支,肯定高过现在,而且大学生了,衣服更定要花费些钱,不像在高中,同学们忙着读书,学校也不许同学们打扮。

马老师还是从前的节俭,幸而她现在外面教课,有些收入。

现在亲戚朋友借钱,她都推了,大家都知道她和大姑子那场官司,也都理解,马老师说,上次的事,让她一下子拿几千块钱出来,她也是借了钱的。

有一次是刘师傅的一个发小来,一张口一千,马老师马上沉了脸,说上次为了大姑子的事,她和别人借的两千块钱,还没还清,这几年,估计都喘不了气。

刘师傅一直低了头,挺不好意思,对方走了。

刘师傅叹气,上次的事,总是他姐闹出来的,他问马老师,我发小想做生气,买车,能少借点吗,马老师笑笑,和你姐商量去。

邻居---懂事

刘文静安慰马老师,妈,过几年我上班了,我也能挣钱。

马老师苦笑,满打满算,最快也要五年后,我可指望不上你。你这五年,还是花钱的时候多。

刘文静安静的写作业去了,刘师傅也不敢再张口了。

刘师傅送朋友去车站,一直低了头,对朋友说,实在是没办法,我们的收入都是死的,一月开销花下来,就存不了几个钱,加上去年的事,弄成了这样子,而且这几年孩子大了,花销大,明年一考大学,更是如此。

朋友很失望,叹口气,也是没办法,要不然也不会打车票来你这,钱没借到,还耽误一天时间。以为你们在外面,挣钱路子多,原来也是这样没本事。

刘师傅有些生气,刚想张口,后来想想,也是没帮上忙,就不说话了,到了车站,给朋友买了车票,本想聊几句,一看朋友的脸色,干脆说了单位有事,转身走了。

刘师傅本想磨磨马老师,看能挤出些钱吗,不想朋友说他没本事,他也懒得求马老师了。

心里想,我一个工人,就是没大本事,可我也没求你呀,你还说我没本事,我还真是没有挣大钱的本事。

邻居---郁闷

刘师傅心里不高兴,索性真的去单位了。

在工厂里转转,他是高兴的,在这里,他工作了二十来年,心里还是踏实的。

他们同批进厂的,都在车间,他进了行政科,大家还羡慕他呢。

通常他进了车间,工友都拉住他聊会,这时候,他也不用掏自己的烟,都有人给他烟。他在厂子里多抽几根,回家就不敢抽了。

他在车间消磨了一下午,晚上才回家,马老师绷着脸,她担心刘师傅啰嗦,这一层是刘师傅的习惯,刘师傅通常不会拒绝别人,拒绝了不安心,总感觉亏欠人似的,怕人家说他,不念乡情,刘师傅最讲情份。

马老师教育刘文静,别学你爸爸,心太软,做人要清醒,有多大本事办多大事,别人的事能帮就帮,不能帮拉倒,是人家求你,给你带来了麻烦,不是你给别人找事。情份,也要看本事,那些人拿那些你办不到的事情,烦你,也没体谅你。

刘文静点头,她也感觉父亲是个好人,可是并不快乐。

如果一个人帮了别人,自己不快乐,好吗,她在日记中问自己。

她明白母亲的话有道理,可能这就是生活吧。

邻居---成长

刘文静现在会思索了,有些事,别人说了,她会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遇了这样的事,怎么办。

这件事,她明白母亲是对的。

母亲说过,别人如果是生病,这要帮忙,或者是上学,可是做生意的事,本来就有赔有挣,这钱借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了,还有些人,借了就没打算还。

况且总要量力而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家着实不容易。

尤其是大姑的事情之后,马老师在伙食上更加精打细算了,而且母亲要面子,有时候让宋芙蓉和田然过来吃饭,菜要另买,这个时候,刘文静也能沾光。

马老师说,人家东门和西门都给着东西,有时候是菜是肉,有时候是刘文静的衣服。别的不说,李芬给宋芙蓉买了红大衣,也给刘文静买了一件天蓝色的,那大衣马老师一看就是好料子,她是舍不得给刘文静买的。

宋芙蓉说她妈妈从上海买来的,样子很时尚,穿上去很漂亮,刘文静只有过节的时候才穿,她真是舍不得,那是她最好的衣服。

邻居---傲慢

宋芙蓉的歌唱比赛拿了奖,这对她高考有帮助。她对文化课更不上心了。

干脆对不喜欢的课也不去听了。

班主任打电话给李芬,这时候,李芬已经办了手机,是为了和家人联系方便,一听就知道女儿的老毛病又犯了,心里着急,只好提前回来。

李芬回到家,看见宋芙蓉在家,她盘算时间,这个点宋芙蓉应该还在学校,就问宋芙蓉,你这么早回家,是不是又逃课了,宋芙蓉看见母亲也吓了一跳,她忙说,有些不舒服,就提前回来了。

李芬坐下来,一脸怒火,宋芙蓉感觉到了,忙说,我是偶尔一次。

李芬冷笑,偶尔,偶尔你班主任能给我打电话。

宋芙蓉低了头,这个家里,还是母亲可怕。

李芬叹了口气,你不要骄傲自满,你考大学,文化课是要过的,你现在这样子,如果过不了文化课,怎么办。

宋芙蓉说,我拿了奖,也许能走特招,李芬摇头,特招的指标那么少,不一定有你,如果不能特招,你就要复读,复读的条件你也看了,到时候吃苦不要怨人。反正你是必须考本科的。

宋芙蓉低头。

邻居---商议

宋主任进门时已经十点多了,看见妻子回来,有些吃惊,你不是下周才回来吗。

李芬有些生气,你天天这个点回来吗,你女儿整天逃课,你知道吗,老师给我打电话,我才赶回来的,你在家,什么也不管,也不操心女儿的成绩。

宋主任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芙蓉胆子这么大,有些心虚,只好说,也不是天天这么晚,这几天有点事。

李芬皱眉,我出差,你也不管家,这孩子马上升高三了,这情况怎么行。

夫妻俩都有些发愁。

宋主任小心翼翼的说,你看,她还是怕你,我也管不住她,也不好多管,要不你这一年,辛苦一下,少出差,在家管管她,就一年的事,她考上了大学,就行了。

李芬瞪了一眼宋主任。

她真不愿意在业务科,一是不喜欢那的氛围,二是少出差,好几个单子就要出问题,有些客户就要多联系,你盯得松了,就归了别人。

宋主任建议他启用那三个新人,现在也跟着李芬跑了一年,应该能放手,李芬叹了口气,只能如此。

邻居---机会

新人自然是高兴的,现在有机会独立操作了,当然是在李芬的指导下,业务提成算他们一半。

李芬其时有些舍不得,谁愿意把到口的肉给别人一半。

但为了管教女儿,只能如此。

这时候严小惠正在办理退休的手续,李芬想到当年的事,给人事科的人打了招呼,让严小惠多跑几回。

严小惠感觉出了人事科的人刁难,一会儿说格式写的不对,一会儿说,复印件不清楚。

她私下请了一个办事员吃饭,办事员说是你们副科长的意思,严小惠马上明白了。

严小惠现在也聪明了,这时候不去招惹李芬,她不介意李芬,顾忌宋主任。

严小惠拿了烟酒去找科长。

她和科长说了人事部的事,也说了办事员透露的信息,求科长给人事科通融一下。

科长满口答应,科长心想,严小惠到了退休年纪,早晚要办的,李芬这时候,这手段差了些,这厂子里的事,哪里瞒得住,让人知道,反而显得她小气。

科长给人事科长打电话,客气了几句,然后说,严小惠的条件符合要求,能给办就早点办吧,都是老同志了,一辈子在厂子里,辛苦大半生,也不容易。

科长打哈哈说,他们会按要求去办的。

科长放下电话,给办事员说,差不多行了,能办就办吧,再折腾下去,会有麻烦。

邻居---退休

严小惠的退休手续办好了。

科里举行了欢送会,严小惠挺激动,虽然盼着退休,可是到了这天,还是心情起伏,毕竟在这干了一辈子,心里舍不得。

科长让秘书买了手笔,算是一个纪念品。

欢送会上,李芬借故没去,她不想再敷衍严小惠了,她对这个女人气愤不已,吃了几次亏,居然不能找回来,骂不得闹不得。

这种姿态,真不是李芬的个性。

李芬没来,严小惠也高兴,她不想看李芬的样子,她和李芬这几年表面和气,心里更有怨气,看李芬轻轻松松出差,拿提成拿到手软,打扮得和个狐狸精似的,严小惠一百个看不起。

心想,还不是靠了姚强,才接了几个好单子,不一定两人什么关系,也就宋主任天天装着没事人一样,这宋主任也真是能将就。

邻居------放松

退休了严小惠放松下来,准备先回老家转转,看看父母,她老家在南方,很少回去,不像李芬年年都回家过年,她心里对李芬又羡慕又忌妒。

科长到是和严小惠谈过一次,虽然退休了,但是关系都在厂子里,还是要团结同志,科长的意思,严小惠明白,就是不要再针对李芬,科长说,其实李芬这个人,虽然傲慢些自我些,但也没做什么得罪人的事,是个爽利的人。

严小惠心想,李芬可不只是傲慢的问题,那张嘴太刻薄,那眼神和刀子一样,好像她比别人高贵似的。

从心而论,李芬这几年态度要好些,当然这态度也是表面的,但表面也不容易,她唯一羡慕的是李芬眼光好,找了宋主任。

严小惠向科长表态,科长放心,我退了休,也是厂子里的职工,科长的话,我牢记。而且我和科里的人,以后没什么矛盾,不会有纷争。

这后半句,还算是实情。

科长放了心,严小惠的八卦心态,太严重,上次扯出宋主任,真不明智,针对李芬,还有情可原,为了让李芬生气,就攀扯宋主任太糊涂。

当然了因为严小惠针对李芬,科长是坐收了渔人之利。

李芬这样实干型的人,对上级通常不会太客气,当她的直接领导并不舒服。

邻居------新人

李芬为了严管女儿,不怎么出差了,外地的业务都是电话联络,让几个新人继续后面的事宜,她心里并不踏实,对新人的工作能力有怀疑,但是几个月下来,那三个人新人做得都不错,有一个叫李磊的,平时没看出来,他不大爱说话,没想到,做事细致,客户挺满意。

而且李磊还又开拓了一个客户,虽然业务量不大,胜在比较长久。

科长很高兴,请大家吃饭,为李磊请功。

在酒桌上,科长还主动和李磊碰杯,很是器重的样子,李芬有些酸溜溜的,感觉科长在摘桃子。

李磊很感动的样子,一直表态,努力工作,不负领导的栽培。李芬想,是我栽培的好不好,教你们怎么谈判,怎么签订合同。

表面上李芬也要夸奖几句。

回了家,和宋主任嘀咕,科长好似要重用李磊,是不是为了和她唱对台戏。宋主任劝她,别这么想,新人做得好,科长鼓励几句,是正常的。

李芬若有所思,她叹息一声,这一年快点过去吧,新人的能力比她想象的强。

邻居------劝解

宋主任说,你没有当官的心态,你也是副科长了,不一定非在业务前线,你年纪在那,往外跑,肯定拚不过年轻人,就是明年,孩子上了大学,你也不可能和小年轻一样。

李芬一梗脖子,我没多大,四十多一点好不好,还年轻呢,我感觉体力挺好,我比年轻人有经验,我又不是科长,是个副科长,不靠业绩靠什么。再说提成还是实打实的,你以为芙蓉上大学花钱少呀。

一说到钱,宋主任不好说什么,他家里,的确是李芬挣的钱多,他的工资比李芬高,可是李芬的提成是大头,如果没有李芬的提成,还真有些紧张。

想到芙蓉的大学花费,宋主任不得不低了头。

李芬说,我听说一车间主任要退了,你考虑过没有。

宋主任明白李芬的意思,一车间主任的补助高,比这个办公室主任到手的钱多。

宋主任皱眉,他不太适合车间管理,他不懂生产。

李芬说,有什么关系,还有车间副主任呢,领导不一定一定要懂生产呀,孙书记也不去车间呀,生产是田厂长在管。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人,早就命中注定
40岁以后,改变人生的4条建议
人老了,不管有钱没钱,给儿女留下3样东西,就是远见
疫情之下,管好自己(深度好文)
什么是夫妻?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把握人生天道 方能游刃有余-【人生之感悟-15】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