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怀扬《糖担子》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怀扬

【作者简介】王怀扬,曾用名王怀阳,江苏省淮安市人,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生,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上学期间就喜欢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爱好读书,一直有将自己的文章与大家分享的梦想,多年来的生活坎坷并没有湮灭心底梦想的火苗,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拾旧梦,陆续有多篇散文见诸媒体,得到读者的认可,《那件白衬衫》获首届“中华文韵杯”全国微型小说大奖赛三等奖,《海河文学》和《东方文韵》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梦里水乡》。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周末,超市里人头攒动,很多年轻的妈妈正领着孩子购物。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小朋友们欢快地跑来跑去。触景生情,儿时老家的糖担子又在我眼前晃悠……

我的老家在淮安的流均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然而,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人们也曾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在计划经济的后期,统得过死的政策开始解冻。农村已经出现零星的小生意人,像箍桶的、补锅的、铲刀磨剪子的等等。糖担子就是那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在老家,糖担子也叫“糖挑子”、“敲糖担子”、“换糖的”。卖货郎用一根弯扁担挑着麦芽糖、针头线脑等走村串乡做小生意,糖担子因此得名。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卖货郎挑着两个竹编的大筐。在大筐上面,一头铺着一小块木板,板上面放着一大块麦芽糖,麦芽糖上面蒙着一块白色的布,麦芽糖的边上放着敲糖的刀;另一头放置一个木匣子,木匣子又被分割成很多小格子。小格子里盛着钮扣、缝衣针、松紧带、洋红洋绿(一种染料)、红头绳、小玻璃球等各式小商品。木匣子上面通常是用玻璃罩着,也有那简易的,就用一块塑料薄膜蒙着。

  “咣!咣……”糖担子进村照例是要敲一面小铜锣的。听到锣声,大人和孩子纷纷从家里面跑出来,团团围住糖担子。卖货郎放下担子,把扁担头分别搁在两只大竹筐上,做起了生意。一般情况下,卖货郎会把糖担子停在村口的大柳树下,或是住户集中的巷子口。很快,这里就成了水乡小村落的“市中心”。

原来,糖担子都是收购废品的。破铜烂铁、鸭毛鹅毛、牙膏壳子(铝箔)、甲鱼壳、鸡冠皮都是可以拿来换糖换东西的。于是,逢年过节杀鸭杀鹅剩下的鸭毛鹅毛被孩子们晾干收好;牙膏还没挤完,孩子们就惦记上牙膏壳子了;从水荡里捕捉的甲鱼吃完了,甲鱼壳也被孩子们精心地收藏好;杀鸡时,鸡肚子里的鸡冠皮是一定要收好的,就连那猪头骨也舍不得扔――这些糖担子都收的。

  “咣!咣……”糖担子的小铜锣又响了。这孩子拎着鸭毛跑来了;那孩子拿着甲鱼壳、鸡冠皮跑来了;还有的提着一卷破烂塑料薄膜跑来了……“我要炒米团子!我要换薄荷糖!我要……”孩子们团团围着糖担子,叽叽喳喳叫着,卖货郎手忙脚乱地忙起来。很快,这个含着麦芽糖,那个举着小糖人蹦蹦跳跳地跑开了,欢声笑语开始在水乡小村子里回荡,而那些没有废品换糖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了……

有时候,刚刚换好糖兴高彩烈跑回家的孩子像个泄气的大皮球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又回来了。“你看看,那么多东西怎么就换这点糖?”

走在前面的大人向卖货郎“发难”,“不换了!把糖退给他!”可是,糖已经含化在孩子的嘴里,怎么退呢?

卖货郎赔着笑脸,赶紧拿起刀又敲了一小块麦芽糖塞给孩子,“捞一块!捞一块!”(捞是老家的方言,补偿的意思),这才平息了大人的怒气。

糖担子凝聚了我们太多儿时的欢乐。在我的记忆里,糖担子卖的玻璃球和橡皮筋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在老柳树上扳一个小树丫,拾掇拾掇,再在糖担子上买些橡皮筋,绞成“皮筋绳”,系在丫上——一把弹弓就做好了。那年头,弹弓可是一个男孩子的标配武器。它不光是我们打鸟的利器,还是我们“战斗”的重要兵器。至于滚玻璃球则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我记得那时我的裤子囗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全是玻璃球。常常邀上三两个小伙伴,或匍匐在地或半跪半蹲,滚得昏天黑地,甚至忘记了饭点,害得母亲喊着我的小名到处找:小三子!快家来吃饭哦……

卖货郎大多是外乡人。他们挑的大竹筐里除了货和收来的废品,还有简单的行囊。天黑了,他们就在农户家的厨房或柴草房里打个地铺过夜。晚饭后,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卖货郎,听他讲一路上的奇闻轶事。小煤油灯昏黄如豆,孩子们个个竖着小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那年头,糖担子成了我们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两天看不到糖担子,我们心里面就会空落落的――一个小小的糖担子竟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寄托。所有的废品都被精心收好,只为等待那熟悉的铜锣声。除此之外,孩子们还竭尽所能,寻找糖担子收的东西。夏日的水乡,一大清晨,薄雾缥缈。在小河边在小树林里,经常会有三三两两的孩子拿着竹竿寻找着什么――孩子们在找知了(蝉)壳。知了壳是一味中药材,糖担子是收购的。知了半夜从土里钻出来,往树上爬。在爬的过程中,知了是要蜕皮的。蜕了皮的知了爬进树枝深处,白天开始拼命地嘶叫,却把它的壳留在了树干上。一个、两个……随着袋子里知了壳的增加,孩子们找的更起劲了,因为这就是小糖人和玻璃球啊!

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糖担子慢慢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超市。但是时至今天我仍会时不时想起糖担子,想起那份甜蜜与欢乐……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杨曙明作品《远去了的货郎担》
远逝的货郎鼓声
那些童年里熟悉的叫卖声,你还记得多少?
那年,你吃过三分钱的“辣椒糖”吗
“糖三饶”
货郎的担子,一头挑起欢喜,一头挑起艰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