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熊: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

陈静:九寨的秋|诗歌

图/文 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17年9月22日,一座“慰安妇”纪念雕塑在美国旧金山圣玛丽广场正式面世。该雕塑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分别代表中国、韩国以及菲律宾的“慰安妇”受害者三名少女;另一边是站在一旁凝视三位少女的一名老年女性。这是全美第八座“慰安妇”纪念物。这一天距离2017年9月19日旧金山市议会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慰安妇”纪念物的决议案,已是整整两年。

2018年的夏天,我在南京学习,中午时分的一个偶然,看见路口几栋黄颜色建筑非常好奇,同行的小蒯老师告诉我是“慰安妇”主题纪念馆,上次曾经有过匆匆一瞥。于是我们一同前往。

这是中国大陆首座经“慰安妇”亲自指认的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这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现在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原由国民党中将杨普庆于1935年至1937年间陆续建造,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名为“普庆新村”。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之后,将利济巷2号改造为“东云慰安所”,将18号改造为“故乡楼慰安所”。

1949年之前的民国时期,南京有一条从下关通向城南的小铁路“京市铁路”,利济巷2号建筑群慰安所就在沿着小铁路的旁边,这一带过去还有操场、水塘,现在地势地貌已面目全非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90年代,一位韩国当年曾在南京做过慰安妇的朴永心对慰安所的回忆就是“很大,附近有操场、水塘,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路。”

2003年11月21日,在中日学者的努力下,朴永心老人来到南京,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她认出了这里就是她1939年被诱拐来做了3年慰安妇的地点,利济巷2号楼上第19号房间正是她当年被拘禁的地方,她们当年使用过的洗脸间、洗澡间都原样保留着。

2004年下半年,因为慰安所旧址不属于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文物保护条例并不适用,拆迁人员进场,居民收到了拆迁通知书。后来拆迁中断,但老房子长期缺乏保护,部分建筑构件坍塌,楼顶有多个破洞,楼内到处是垃圾,污水横流。而后的2008年,因为燃放爆竹,慰安所旧址发生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将旧址的一栋三层高的房顶、楼板烧塌,损毁严重。

2013年,经南京五位专家学者以普通南京市民的身份,正式提出将“利济巷民国建筑群”认定为文物建筑的申请,学者们积极参与该旧址保护的研讨、论证和评审工作。这处见证慰安妇血泪历史的民国建筑将会得到妥善保护,向世界讲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2014年6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增补“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受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历史档案和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4年6月25日,各界人士代表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揭碑。不到20天时间里,文物标志碑就落成了。这组见证慰安妇血泪史的建筑群历经沧桑命运多舛,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控诉日军侵略历史的重要物证。

2015年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利济巷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

利济巷一带的慰安所旧址包括:利济巷2号的“东云慰安所”,又称“东云旅馆”,关押朝鲜籍妇女,主要接待日本士兵;利济巷18号的“故乡楼慰安所”,住着日本籍慰安妇,主要接待日本军官;还有科巷南寿星桥口的“吾妻楼慰安所”。史学界认为,利济巷的慰安所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亚洲建立的最大规模、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据南京工业大学相关调查显示,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设立的慰安所多达40余处,现多数已被拆除。

陈列馆由八幢淡黄色的两层建筑组成,其中六幢为展陈馆,两幢为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B栋旧址陈列馆的外墙裸露着约一平方米的墙体,由内向外展示了对旧址墙体的保护。旧址原有青砖墙体,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在原有的青砖墙体外侧,分别是钢丝网片加固层和钢板带加固层。外饰面层按照传统工艺、材料和做法,恢复了原先的淡黄色小拉毛粉饰面层。这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的保护性修缮工作。

楼前庭院的“慰安妇”主题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创作,以二战时随军记者拍摄的中国战场上怀孕的朝鲜籍“慰安妇”朴永心照片为创作原型,由三位“慰安妇”组成,其中身怀六甲的“慰安妇”为主要人物,她身形虚弱,一手护住腹中胎儿,一手搭在另一妇女背上,显得无力、无助与无望。整组雕塑体现了罪恶的“慰安妇”制度给无辜妇女们带来的灾难性悲惨生活,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肆意践踏和给妇女带来的苦难与伤痛。

雕塑的背后,是一整面墙的眼泪。13颗硕大“泪滴”,参差洒在斑驳陈旧的墙面,凝重而悲怆。在右侧的另一面墙上,密密麻麻拓印着当年“慰安妇”的黑白头像照片,每一张脸上都是屈辱和愤怒,每个人的眼里都含着泪水。这面墙下面,辟出一小块裸露的黑土地,时间的年轮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慰安妇”幸存者的眼泪却从未休止,浸湿了这片记录下日军滔天罪行的土地。

陈列馆共展出1600多件文物展品、400多块图板、680多幅照片,陈列分为A区、B区、C区三个板块,各有侧重,用五个“泪”作为主线,串起整个展陈,设计了“泪洒一面墙”《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展示日本军国主义以欺骗、掳掠、强迫等手段,为远离本土、数量庞大的日本军队配备从各国强征的大量年轻女子,建立完备的“慰安妇”制度,使无数的妇女成为性奴隶的历史真相;“泪湿一片地”题为《金陵梦魇--南京日军慰安所与“慰安妇”史实展》;“泪滴一条路”,分为《专题陈列之一:沪城性奴泪》,《专题陈列之二:遍布中国的日军慰安所》,《专题陈列之三:伤痛记忆与控诉》,《专题陈列之四:众多国籍的性奴隶》;以及A区展览厅序“无言的泪”及“流不尽的泪”五大部分,这也是整个陈列馆展陈的灵魂,以此刻画慰安妇受害者的这段历史。

观看这样的展览心情无比沉重,压抑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和小蒯老师几乎从进去之后就没有说过什么话,出来之后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恢复谈话交流。中国是二战中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20万以上的中国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惨遭日军的蹂躏与摧残,这一历史事实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残忍和暴虐,是世界妇女史上最惨痛的一页。中国“慰安妇”的血泪记忆不容忘却,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开创和平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探寻南京民国建筑(77)--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博物馆语境下创伤记忆重构——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为例
从御道街到利济巷
1938年3月23日,与倪金成结婚还不到两年的周粉英被日本人抓走
是不是20万条人命,也换不回一声「对不起」?
消失的慰安所“海乃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