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广富:历经劫难的李斯小篆碑 |民间故事

倪熊:途径海南——青海湖之南的藏族自治州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泰山脚下的泰城里,最恢宏的古建筑当数岱庙,天贶殿高大雄伟,庙墙古朴浑厚,壁垒森严,四开八门,碗口大的烫金门钉彰显出固若金汤,庄严肃穆。
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秦代李斯小篆碑,堪称稀世珍宝,可这小篆石碑,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历经劫难,失而复得。

李斯小篆碑,不愧为是一件艺术瑰宝,其遒劲若虬龙飞动,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艺术魅力,石碑历史久远,举世瞩目,被视为珍品,目睹秦代书法艺术,是一种艺术享受。

据传说,此碑是秦朝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最早立于岱顶玉女池上,无非是为皇帝歌功颂德。明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至碧霞祠东庑。大清朝乾隆五年,碧霞祠突遭火灾,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大火过后,一片废墟,李斯小篆碑也不翼而飞,下落不明。
嘉庆二十年,泰安新任知县汪汝弼是个酷爱古文物之人,他早知道李斯小篆碑的珍贵,一直为不能亲眼目睹而遗憾,他来泰安后,张榜告示,“有知其下落者,悬赏重金”。
告示贴出后,泰城一位九十岁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曾做过泥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缺的石碑,被人扔进了玉女池,望大人派人前去打捞,很可能就是您要找的石碑。”

汪知县听了老翁的叙述,猜想十有八九是李斯小篆碑,自然喜出望外,不怕山高路陡,带人前去玉女池,果然从池中找到一截石碑,冲洗干净,石碑上“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确是李斯真迹。汪知县决不食言,重赏了赵氏老翁,在山顶上造房兴宫,在东岳庙筑起精美小亭,取名“宝斯亭”,后来又改为“读碑亭”,李斯小篆碑才又重见天日。
冬去春来,光阴荏苒,道光十二年,李斯小篆碑又遭劫难,因东岳庙年久失修,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倒塌,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县徐宗干得知,连忙派人到瓦砾中找出石碑,安置于岱庙道院壁间。

光绪十六年,李斯小篆碑被爱好古董的日本人川田太郎看中,他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实行文化渗透和掠夺,虎视眈眈,朝思暮想得到李斯小篆碑,窃为己有。他伙同日本浪人,买通了县衙总管瞿立山,里应外合,企图盗走石碑。案发后,尾随川田太郎行踪的山东武侠闫书琴,怕国宝被运走,飞刀报案,即任泰安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泰安县衙捕头王传远,在师兄闫书琴的协助下,调集全部衙役,和日本浪人殊死搏斗,杀死了日本浪人,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夺回了李斯小篆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国家文物。

李斯小篆碑这个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虽多遭劫难,至今仍存于岱庙东御座内,并安装了门式的碑龛,镶装着玻璃罩,严加保护。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熠熠生辉,受到国内外游人的观瞻。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安老故事之李斯小篆碑失窃奇案
国宝巡礼之三:搬来搬去《李斯碑》
篆书《泰山刻石》【高清原文对照本】
“千古一碑”秦泰山刻石
唐代篆书最高成就的李阳冰铁线篆《千字文》【珍藏版】
劫后余生一顽石 泰山李斯石刻的传奇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