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杨桥:在西邱,遇到编织|散文

姜广富:蹊跷的命案|故事

图文/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西邱的乡情工作室,我被满屋的编织品惊呆了。

大小的箩筐、挎篮、提篮,各色的簸箩、簸箕、篓子,甚至茶几、笔筒、花瓶、收纳筐,圆凳、藤椅、席地而坐时的蒲毯,细条的粗枝的,或端庄大气或小巧玲珑,都是柳条、藤条、菖蒲等编的!农村蒸馒头用的箅子、盖垫、软帘,是高粱秸秆编的,爱美的女子用的大小挎包和饰品是玉米衣和彩绳编的。总之,这些田野里的原生材料,被一双双巧手左缠右绕,就成了器件,成了实物,既是生活用品也是艺术品。在农村,美与实用就是这么完美结合。

农村有很多宝贝,它们来自田野,生长自然,遇到能工巧匠,绵延传承千年。小时候,我们村里也组织过编织班,用柳条编筐,用玉米的贴身外衣,编成草垫或者蒲毯去卖,补贴家用。更有手巧的姑姑姐姐们,编成女包和拖鞋。后来分产到户,编织小组就散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再去想编织,好像很久以前的一个梦了。

穷有富梦,丑有美梦。人生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农人有一个丰收的梦,军人有一个安宁的梦,读书人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国家有一个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梦。

陈敏有一个编织的梦。行伍出身的陈敏,退休不褪色,本来是去西邱养病,结果被时任第一书记的战友感动,这些年拖着病躯四处奔波,就是为了带领西邱村通过编织技能脱贫致富,为了编织这项非物质文化技能得以传承。

她四处拜师学艺:赴临沭拜柳编大师杨进邦为师,学习柳编技能;赴博兴拜民间草编阿婆为师,学习草编技能。一双琴棋书画的玉手,变成了粗糙的草柳编巧手。学成后手把手免费教给西邱的留守妇女和孩子。有时授课中疾病发作,不得不去卧室灌肠治疗,稍有缓解,立刻出来继续教学。
有几次由于劳累,半夜病重,是村妇女主任和第一书记抢救住进医院。治疗的医生听说她的事迹后,都深受感动。可病情一好转,她又赶回西邱。陈敏身上有着将军父亲的倔强和无畏,还有军人对国家对百姓的那份深沉的爱。

这些年,陈敏先投资20余万元,成立西邱乡情工作室,免费培训留守妇女草柳绳手工编织,传承非遗文化。又投资60余万元,建设乡村民俗,探索乡村振兴路子,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她计划一手抓传承,一手抓经济。一方面从娃娃做起,让他们学习这个民族优秀的非遗传承,追古思今,温故知新;一方面保护好绿水青山,因地制宜走致富道路。
我望着陈敏,想象她娇小的体格下,无私高尚的灵魂。伏天炎热,她额头上已经有细微的汗珠儿。她顺手拿了两把蒲扇,递了一把给我。是蒲草编织的扇子,仔细闻,蒲草的清香氤氲。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灵草,可除疫辟邪,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一提菖蒲,总想起苏杭一带,端午前后,家家门口悬挂的菖蒲和艾草;想起孔雀东南飞里那句: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想起那句诗:一生清瘦知何用,只得清名垂万年。蒲草编成的扇子,柔软、柔韧、耐用,扇起来一种大野天然的清香味道。

在西邱,遇到陈敏,遇到一个奇女子的大爱。
在西邱,遇到编织,遇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编码。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年蒲草情
寒冬,如何照顾你心爱的菖蒲?
蒲草丨闲说蒲香
大龄菖蒲上盆要领
闲冬话蒲
菖蒲一月(公立)养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