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村落】——大兆街道三联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少陵原东坡半川半塬地带,由强家沟、黄家岩、朱家寨三个自然村组成。强家沟位于村北,黄家岩位于村东南,朱家寨位于村西南,三个自然村呈品字形摆布。村域面积0.147平方公里,耕地1790.57亩,有强、黄、张、田、邓、王、朱、杜、刘、汪、杨、李等姓氏,以强、张、黄姓为主,2011年末8个村民小组、354户、1440人。

1949年6月以前,强家沟、黄家岩、朱家寨是两个行政村,强家沟和朱家寨是一个行政村,黄家岩村和芦家岩村是一个行政村。1957年秋冬,三个自然村联合起来转为高级合作社,“三联”村名由此而来(此年出生的孩子有的还起名叫“转社”)。

三联高级合作社诞生到三联大队成立,没有办公地址,曾在原乡政府办公。1965年建成三联大队部,场地北面是戏楼,坐北面南,大队院子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共计23间瓦房。院内有大队部办公室、合作医疗室、知青食堂、电磨房、电碾坊、压面房、院南两间为拖拉机站。

戏楼盖成后,1968年引镇中学文艺宣传队、秦川机械厂文艺宣传队先后在戏楼演出节目,1972年排演了秦腔《新人骏马》。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大队部成了空院子,后租给强民安办铸造厂。大队有房但没有办公地,到处打游击,谁是村长谁家就是办公室。

2011年在由建筑垃圾填起的原强家沟土桥以西水沟口上盖起五间平房,建成村两委会办公地,外院是村民健身广场,有健身器材12件套。

浐河经三联村段分为两支,分点是王家沟,汇合点在常兴。1936年在两条分支之间有水田250亩,由于浐河常发洪水,1956年只剩下20余亩。1956年冬修筑防洪堤40米(老河堤),1965—1980年修成400米长的河堤(新河

堤)。

1965年对所有耕地和荒地重新调整划分,形成条块田。

以农业种植为主。塬上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河下水田以水稻为主。三年自然灾和食堂化期间,村民生活十分艰难。吃菜疙瘩、麸子疙瘩、糠面、树皮、玉米棒的皮叶洗淀粉,很多人得浮肿病、头盖软化症。社员为了生存,用自行车、拉架子车到西安用大米换粗粮,到渭北高原去换包谷,有的甚至外出乞讨。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落实,粮食自给,连年丰产,小麦产量最高达千斤。20世纪80年代河下还有水田,改革开放后,浐河道沙石采掘场兴起,先后办起几家砂石采掘场,2004年西安市又进行大绿工程建设,河下种了大片的白杨树,结束种植水稻的历史。

三联村被四条沟(铧角沟、黄家岩北岭沟、强家沟南沟和北沟)分割成几块条形西高东低偏坡形带(黄家岩偏坡、强家沟偏坡、康家沟偏坡)。1961年以前,有七处树木成林,郁郁葱葱,沟内常见狼狐出入。

古时蓝田汤峪、浐河沿岸的人们进西安,都是经鸣犊——留公——酒铺——常家疙瘩——油爷沟——甘寨一线去西安,人们都叫官路或大路。路上通过的马帮特别多,一个人可赶三四匹骡子,四五人结成一帮,二三十匹骡马一匹跟着一匹,队伍很长。这条官路,由南向北通过三联村。新中国成立前强家沟沿路有五家店铺,共有6—8个窑洞,每个窑洞都有火炕,窑洞最里边有地铺,供过路客歇脚、喝水和冲炒面时坐。当时几家店铺门前有四棵大槐树,百里外都知道“四个槐树”店。1961年,酒铺公社和鸣犊公社联合将这条路修成砂石路,设养路道班,开通58路公交车,起点大差市,终点鸣犊,后延伸到魏寨。这条路就是现在的马鸣路。

三联村胡家坟坡有无名古坟墓,1961年被毁。

三联村有古庙一座,名曰白庙,是王家沟、卢家岩、黄家岩、强家沟、康家沟、朱家寨六村七社所建(七社为王家沟社、卢家岩社、黄家岩社、朱家寨社、康沟社和强家沟南社、北社),白庙供奉着大禹(也称大禹庙),建于2000年前。清同治元年(1862)被回回(回民)所烧。于清朝末叶重建,新中

国成立后改作白庙初级小学,后改名三友小学。

西康铁路浐河特大桥从三联村东经过,2000年建成通车。二线桥长2067米,65个桥墩,2011年10月2日开工,2012年年底通车。

1949年有古柏树8棵,古槐11棵,古皂角3棵,树龄均在700年以上,胸径均超过0.8米,绝大多数已被毁。

1957年以前,人们的主食是面食,都是通过牲畜拉石磨来加工,生产效率很低,一天一台磨子最多磨两斗粮食。1957年在强家沟村的坡下盖起三间大房,房内安了石磨、石碾,利用水能来推动直径为3米的大木轮带动石磨和石碾转动,人们称水磨。1960年村子通电,大部分家庭用上电灯,大队也购回一台电磨,安装在黄家岩,后迁到强家沟(强家沟乡乡政府),1967年大队部院落建成后,迁入大队部院内。1961年大队办起草袋厂,厂址在水磨房内,后迁到强家沟的北沟(城墙沟)。是大队的经济支柱,

长达20年,土地承包后停办。

1964年以前,运输工具主要是扁担、推车、牲畜驾车。1965年用上架子车,一个生产队只有四五辆架子车,扁担、推车、架子车联合行动,进行农业生产。

牛拉犁的耕地方式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1958年第一次来了台拖拉机深耕(县农机站分配到各村深耕)。1978年酒铺公社农机站为大队开始深耕土地,1971年大队购回最先进的履带式拖拉机,夏天犁地,秋收拉稻子,冬天拉粪。

村子曾办过缝纫厂、制药厂、抛光厂、砖厂,时间都很短。现在有私营养猪场2个、养鸡场3个、铸造厂1个、砖厂3个,有各种运输车辆154辆。

1982年由于常有连阴雨,窑洞塌跨,窑顶陷落,3人遇难。1983年秋开始,村中统一规划,重建新村。

1960年以前,村民生了病,大人背着小孩近去酒铺,远去神鹿坊、春临等地看病。1968年大队成立合作医疗室。现在的医务室在张贤弟家。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子只有一个私塾,学生20余名。1951年迁至白庙内的下殿,学生40余名,来自5个村(以上三村外还有王家沟和卢家岩)。1952年,成立白庙初级小学。1965年、1969年、1970年,三次拆建,学生400名。1980年酒铺公社成立酒铺初级中学,三友小学恢复为完全小学,1990年以后,改造校舍,所有41间瓦房全部拆除,新盖三座两层楼房,有教学班6个,幼教班1个,全校学生120人左右。

1966年以前村中有大专生7名,中专中技学生15名,1966年至1976年有工农兵大学生1名,1978年至2012年,大专生67名,中专中技生50名。

投稿、闲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村落】——大兆街道友联村
【康平地名】康平郝官屯镇村屯名字来源集锦
往事拾零 / 杨少敏
劳苦记忆/张金民
绥德---郭家沟村
岳庄大队草楼村石磙被窃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