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时期拯救人类生活的八大设计 | 走过2020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平台。

 作者 | 富小助

2020年,不少设计的流行是出于令人悲伤的需要,却引发了有趣的创造力。我们盘点了不同场景下10个能够帮助人们远离病毒传播的设计,并通过这些“拯救人类______的设计”回顾这独特的一年。

2020年实在很特殊,我们见识或经历了太多前所未有的伤感之事。在万般无奈之下,“社交距离”、“居家隔离”这些过去很少听闻的词语,也成为了人们在某些阶段的日常。

在2020年结束之际,我们盘点了不同场景下10个能够帮助人们远离病毒传播的设计,并通过这些“拯救人类______的设计”回顾这独特的一年。这些创造于2020年的设计,有些已经付诸实践,有些仍停留在概念阶段。有一些单品虽远不能达到“拯救人类”的级别,但它却代表了我们对其所从属的产品品类的谢意,比如口罩,比如可以在危险区域作业的机器人。

或许它们中的一些会因具有预见性的疫情防护理念而成为2021年的设计趋势,但我们最希望的是,2021年不再有新冠。

01

拯救人类危险作业的设计

由丹麦UVD机器人公司开发的这款机器可以在高传染危险的环境中为空间进行紫外线消杀

在2020年的设计盘点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辅助抗疫战斗的案例必须包括在内。

从年初世界初临新冠挑战时,一些适用于治疗环境的机器人就开始被设计。由丹麦UVD机器人公司开发的这款机器人被用来定期为空间进行紫外线消杀,它可以用来减少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传播,尤其对于医院等高危环境的疫情控制及改善带来很大帮助。

02

拯救人类隔离期无聊感的设计

生活中有很多温情片段,疫情隔离在家的时候也不能将其消磨。比如当遭遇没法出门买家具或者玩具的情况,你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呀。

早在今年四月,疫情席卷全球伊始,三星和设计网站Dezeen就共同推出了一个纸壳创意大赛,主张鼓励不无聊的居家生活,也顺便提倡了循环与环保。

八月,该活动从全球80多个国家1500多个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了Top 5,除美观和创意外,在家中的实操性也被纳入评选标准。这一组设计都体现了人类在隔离期间动手能力的高光时刻。

第一名

由比利时设计工作室Studio Fantasio设计的儿童乘骑玩具,采用了濒危动物的造型——北极熊、黑犀牛以及海龟。

疫情期间没发出去给孩子买玩具,比利时设计工作室Studio Fantasio选择亲手做一个

第二名

葡萄牙的André Cardoso也用瓦楞纸实现了儿童玩具自由,有了这门手艺估计就不必为孩子吵着出去玩而费心了。

来自葡萄牙的André Cardoso也在居家隔离期间靠徒手做玩具实现了哄娃自由

第三名

来自孟买的 Akhil Kumar设计了这个纸质置物篮,据说有着最少的切割和粘合面。

精致且实操性强的瓦楞纸置物篮

第四名

住在斯德哥尔摩的Revaz Berdzenishvili创造了这组阶梯式储物单元,身兼展示与储物功能。

这款瓦楞纸储物盒没有使用额外的胶水粘合,创作者直接靠对原纸盒的二次创造实现设计创意

第五名

英国伦敦的Abigail Whitelow设计了这组模块化的置物台,通过不同模块的灵活搭配,能“变身”成咖啡桌、书架等不同家具,达到不同的功能组合。

学会了瓦楞纸设计手艺,每周都可以拼接出不同的家具搭配

03

拯救乡村采购需求的设计

疫情期间,MUJI的一辆小货车为乡间不便出行的人们带去了购物便利。

MUJI于今年在日本乡间推出的移动贩售

拥挤的公共交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传染新冠的隐患,尤其对于一些居住在偏远乡村的老年人来说,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城采购似乎变得更为困难。这辆专门行驶于日本乡间固定线路的小货车将MUJI化妆水、西式糕点这些在村子里不易买到的产品带到人们身边,保证了即便在快递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也能体面地购得生活所需品。

想要更多了解MUJI的乡间小货车?不妨看看“全现在”此前的报道《化妆水、年轮蛋糕………MUJI的移动杂货店正将它们“带货”到出行不便的日本乡间》。

让人无需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城市,也能在家门口满足购物需求的移动贩售小货车

04

拯救人类泳池自由的设计

2020是设计师们尝试将乳胶这一材质应用于服装设计的一年。

西班牙艺术家SiiGii用乳胶制作了这种可穿戴的充气气垫,虽然这一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对日光过敏的人也能享受阳光与泳池,但在疫情期间却具有了增加社交距离的妙用。这款名为 Floating Above Limits的组合式充气泳衣状似漂浮物,人们可以在头部后方和身体周围的进气口为其充气,可以有效减少人体在水中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

既防晒又能保证水中社交距离的乳胶“游泳衣”

05

拯救人类户外需求的设计

奥地利“蚊香”公园

这组设计乍看像蚊香,实际上是奥地利工作室Precht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设计的户外公园。这个造型灵感来自于日本枯山水的绿色空间,被一条条90厘米宽的矮灌木隔开,虽然去掉了传统公共空间的中心化与社交属性,但可以保证人们在低交叉感染风险中享受户外自然。

蚊香般的灌木丛公园减少了人们的面对面接触

公园用灌木丛隔出了数条大约有600米长的小径,每条小径的出入口都有门并显示该路线是否有人占用。虽然设计者没有提及,但是这个公园似乎需要遵守“单向通行”的准则以杜绝混杂的人流,同时犹如迷宫般的线路也妨碍了传统户外空间中开阔的视野。

尽管限制诸多,但在不便中尽量保证一定的乐趣与生活需求,也是设计师们在2020年需要挑战的课题。

有效保证社交距离的绿化带

纽约多米诺公园

同样是在户外绿地上保证社交距离,纽约的多米诺公园(Domino Park)没有建造新的区隔,而是通过在草地上画白色圆圈,低廉又快速地保证安全距离。

“这组圆圈间距约为1.8米,成本仅需2名员工的4小时工作时间,及数罐价值99美分的涂料,公众几乎立刻就学会了这些圆圈的使用方法。”多米诺公园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意大利乔托广场

Caret工作室在意大利的乔托广场(Piazza Giotto)也实践了类似的公共社交距离系统,该装置是托斯卡纳地区在新冠封锁后重新激活公共空间的临时解决方案,同样不需要额外的施工建设。

方形的块状图案便于提醒人们保持射角距离

06

拯救人类近距离社交的设计

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场合,口罩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防护

口罩的流行是出于令人悲伤的需要,却引发了有趣的创造力。整个口罩品类都在人们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发挥过重要作用,这款设计尤其保证了人们面部解锁手机时的自我防护。

艺术家 Danielle Baskin 发现人们在解锁手机时往往不得不摘下口罩,这在公共交通或拥挤的室内场合无疑增加了暴露所带来的威胁,因此她将人们被口罩遮住的部分进行3D化的再设计,并印刷在口罩上。同时,这款设计似乎还可以辅助人们在戴上口罩时认出彼此。

不必摘下就能面部解锁手机的口罩,为口罩设计增添创意

07

拯救人类观展的设计

数字时尚设计师Amber Jae Slooten 在今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人们对数字时尚的兴趣在疫情期间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疫情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新的观展方式,比如Kaws等艺术家推出的AR(增强现实)展览允许人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观看数字展品。如同VR看房一样,这些新媒体观展方式提供了接近真实到场的参观体验。

在艺术机构无奈关闭的时候,数字展品为观看展览提供了新的可能

尽管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数字艺术展无论从体量还是精细程度都并不能与亲临展览时的观看体验相提并论,但诸如VR设备的推广,也为人们在无法出门的时候提供一项备选。此外,想看更多2020年数字科技盘点,请看“全现在”此前的报道《拯救2020年的10大数字产品设计,样样与你的生活有关》。

08

拯救居家社交距离的设计

这款有点重口的服装设计因为较大的体积,帮助人们在不得不与家中访客保持一定距离时,也不失幽默感

另一款似乎是男性形象的角色则有明显的忧伤气质

在盘点的最后,我们决定在一组有点重口的设计中开开脑洞。

纺织艺术家Daisy May Collingridge用针织布和棉布缝制了这些造型夸张的“服装”,并用了棉絮、保丽龙颗粒以及沙子填充成层层叠叠的肌肉和脂肪组织形态。目前创作者设计了多个类似的人体形象,并分别赋予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这系列设计的本意是否定“理想体型”的存在,设计师有意通过这组创作鼓励人们勇敢地展示自己“不完美”的身材。如此想来,如果这款设计能够量产成家居服,不仅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性,当有人来访时,肉肉的身躯也可以保证一定的占地面积,以防过于热情的客人靠得太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人“降维”,也让人“升维”,疫情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基因”
【龙泉 · 且行且思】社交距离
用设计,保持距离!
哗众取宠?疫情防护“无用设计”越来越多!各种瞎折腾式设计,让人真正见识了“防不胜防”!
YES|疫情影响下的设计界又整了什么新玩意儿?
曹东勃 | “保持社交距离”意味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