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日历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还是停止向宫廷进献奏章吧,不如归隐南山那破落的茅庐中。
才疏学浅,明君弃我而不用;体弱多病,友人也渐渐疏远。
满头白发,催促年华渐渐老去;新春在望,一步步逼近年终岁暮。
永远怀着万千愁绪,夜不能寐;松间的明月,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注 释

岁暮:年终。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多病:一作“卧病”。
老:一作“去”。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赏 析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岁暮感怀诗。
年终岁暮,每个人都会总结自己一年的所得。孟浩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四十岁的年终总结似乎有点郁闷。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写出了这种年终总结的郁闷与自嘲,却不失含蓄蕴籍、温柔敦厚的高尚品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首联是说,还是停止向宫廷进献奏章吧,不如归隐南山那破落的茅庐中。这是写“归南山之志”。
一个“休”字,一个“归”字,一下子就旗帜鲜明地亮出诗人的主张。辞别京师,回归故里。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颔联是说,才疏学浅,明君弃我而不用;体弱多病,友人也渐渐疏远。这是写“归南山之因”。
这两句写尽了诗人的落魄与绝望。“不才”与“多病”,更多的是一份自嘲与无奈。这两句也是提及孟浩然知名度最高的一句。
据《新唐书》记载,有一天,王维私邀孟浩然进入内署,不一会唐玄宗至,孟浩然藏匿床下,王维以实对答。唐玄宗开心地说:“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令孟浩然出来。帝问他有什么好诗,读来听听,孟浩然再拜,自诵所写之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唐玄宗生气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有的人是一说话就触犯忌讳。这简直就是为孟浩然量身定做的啊。“转喉触讳”的典故也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两句诗知名度如此高,想必与唐玄宗有很大关系。它见证了孟浩然仕途之路的戛然而止,也是李白赞美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隐居人生的分水岭。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颈联是说,满头白发,催促年华渐渐老去;新春在望,一步步逼近年终岁暮。这是写“归南山之时”。
“年四十,乃游京师。”此时的诗人已经满头白发,可是仍然希望博取功名,奈何科举落第,又失去了唐玄宗的赏识,只能在岁暮时节,选择归隐南山。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尾联是说,永远怀着万千愁绪,夜不能寐;松间的明月,映照窗户一片空寂。这是写“归南山之情”。
一个“愁”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愁苦失意的心情。
一个“虚”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院落空寂的事实,又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惆怅,仕途不遂。尾联借景抒情,含义隽永,意境高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后的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遇到了赏识他的襄州刺史韩朝宗,并相约一同去京师,为其举荐,谋个差事。不料,当日好友来访,孟浩然与之痛饮。门人提醒道:“您与韩公尚有约定。”孟浩然斥责道:“现在正在饮酒,哪里顾得上其他?”最后竟然爽约。《新唐书》用五个表明他的态度:“浩然不悔也”。
就连狂放不羁的李白都曾写下:“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孟浩然竟然就这样错过了。诗人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喝酒误事,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也许,孟浩然从去京城落第时,就已经不想出仕也未可知。
纵览全诗,仕途的失意,归隐的愿望,内心的寂寥,夜晚的惆怅,无不一一彰显在诗中,使人感受到怀才不遇的同情与无奈,是为感怀诗中的名篇佳作。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欣赏
极其深刻的一首五言律诗,豁达之外满是悲愤,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孟浩然失意落寞的一首诗,其中两句人尽皆知,你我都不陌生
孟浩然:盛世中的迷途者
孟浩然归隐之作,读来心酸又心疼 | 每日一诗
10首可见白发的诗词:不许英雄见白头,唯有东坡居士豁达依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