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月半,宜追先
上元节的夜色,总是带着瑰丽与浪漫。待月上柳梢头时,相约之人就等候在黄昏之后。

然中元节的夜色,却总是带着凄清与鬼魅,纸灰化作白蝴蝶,将漆黑的夜色点亮;水中飘远的一盏盏河灯,将人世的相思带去远方。但人们终究需要这样一个节日,好将往日无法道出口的思念娓娓道来。

中元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因七月过了一半,所以被称之为七月半。此节日本为宗教节日,道教称其为“中元日”,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会”。但无论是哪种称谓,这个节日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悼念亡灵。
道教在中元日时,往往会举行盛大的玄都大献。

据《大献经》所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众圣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也就是说,在中元日这天,信众要向十方圣众和道士贡献饮食和其他的用品,借这些圣众和道士的力量来救济祖先亡灵。

唐人对道教中元日颇为重视,不少诗人都在此日留下诗歌。如令狐楚有诗道:

《日赠张尊师》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此中,他也提及了道教的玄都大献,可见在唐朝时期,这一道教仪式仍然在影响着世人。

不少诗人还在观看这一法事之时有感而发,作诗感慨。如卢拱的《中元日观法事》就详细记录下中元日的这场道教盛会: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气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在这场法事中,诗人恍若已飘然成仙,羽衣飘飞,周游仙境。此处是魏晋游仙诗的延续,也是历代诗人们都无法跳脱的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仙境的幻想。陶渊明曾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正是对死亡的恐惧,才让人间产生了对灵魂不灭的幻想,由此而生出宗教,生出对灵魂世界的构建与信仰。此刻,月满西楼,无数谪居人间之客,都在借此时间,去擦拭那些有关故人的回忆。
同样在此时观法事的,还有殷尧藩:

《中元观法事步虚》
兀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他所在的那个中元夜,天朗气清,一派秋光。而这夜,他带着无尽的回忆漫游于仙境之中,暂忘人间情苦。


除道教外,这一日,佛教也会举行仪式来纪念先祖。佛教盂兰盆会之名,起源于《盂兰盆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因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到处求佛救度。

释迦牟尼则指引他在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便可解救母亲。而到了南朝梁武帝时,佛教开始设置“盂兰盆斋”。在这一节日之中,寺院还会举办诵经法会、水陆道场,组织众人放水灯,以此来为先祖祈福,助其在极乐世界能少受苦难。

然而随着这一节日日渐扎根在百姓心中,这一宗教之节最终被俗世之众接受,化作中国众多传统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日。在这特殊的夜色下,人们经历宗教仪式的洗礼,最终还要回到熟悉的红尘之中。是以,思念先人之外,人们还常常引发出对于现实人生的疑问。这夜,李商隐祭拜归来,转头便陷入对人世虚幻的疑惑与悲叹:

《中元作》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他似乎总是陷在这样虚无的情绪中,即使刚刚还在与先祖用神思对话,可仪式结束,他又回到了对人生无尽的迷惘。他的瀛洲在何处?他的青鸟又何时才来?为了寻找答案,他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可是直到生命终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还是没能发现。

悲伤之外,总有人会发出别样的声音。就如刘禹锡在一派悲秋之声中高喊了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范仲淹也在这样一个泪洒江滩的夜色下,喊出了独属他的昂扬诗篇:

《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在这一夜,范仲淹痛饮三百杯,望着古来月,似乎想起大唐盛世下,也曾有位飘然欲仙的诗人,借醉长吟着惊人的诗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世人的中元夜,是凄恻悲吟,是长忆先人。唯有范仲淹卸去了痛苦的枷锁,明月高楼,他携一壶酒傲然登楼。笛声悠扬,星斗暂疏。西楼上是琼楼玉宇,西楼下是烟火凡尘。


七月半,暑热暂退,桂子中结。夜里的凉风吹动着河上远行的水灯,似乎河流的尽头,便是世人日夜牵挂的故人。

中国人的节日总带着一些让人意外的浪漫,或许仅是因为今夜月色很好,所以国人便发明了需要团圆的中秋。

中元亦是如此,仅仅是因为一场无法宣之于口的思念,人们就将七月十五这天定下,让所有需要思念的人,都能在这一夜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文:霜见

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元将至,过“鬼节”除了烧纸,还有这些知识需要恶补
海南玉蟾宮法會流程
中元节鬼门大开,祭祖烧钱的禁忌
祭祀先人,道场做法,盂兰盆会,这样过鬼节都是为了啥?|七月半
鬼节七月半的由来,古人是怎么过七月半的
被遗忘的节日——中元、盂兰盆、鬼节及目连救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