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日历 | 杜甫《孤雁》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小嘉

译 文

一只孤雁不饮水,不吃食,它只顾飞着、叫着,找寻失散了的伴侣。

有谁怜爱它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投下一小片淡淡的孤影;相望雁群不知所踪,和它相隔似远在万里重云之外。

它奋力飞寻着,望尽天际,虽未见失散的伴侣,但觉得犹如已见一般;它哀鸣声不缀,虽回音邈邈,但总似已听到了同伴的回应。

野鸦们却一点也不理解它急迫、哀切、执着的心绪,只管吵吵嚷嚷纷纷乱乱、聒噪不已。

注 释

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望尽:望尽天际。

意绪:心绪,念头。鸣噪:野鸦啼叫。

自:自己。一作“亦”。

赏 析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夔州时作的一首咏雁五言律诗。
诗歌的题目与起笔皆用“孤雁”二字,这样的作诗方法叫做作明起。
刘公坡在《学诗百法》里说: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虽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
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是说,一只孤雁不饮水,不吃食,它只顾飞着、叫着,找寻失散了的伴侣。
“念群”二字,回答了孤雁“不饮啄”的原因。不吃不喝,只为了追寻远去的伴侣。孤雁的执着精神,一下子就被描绘出来了。
它不但不吃不喝,还要边飞边鸣,这就通过视觉、听觉传达出了孤雁急迫的心理活动。
“念群”二字,也被浦起龙称为这首诗的“一诗之骨”。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是说,有谁怜爱它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投下一小片淡淡的孤影;相望雁群不知所踪,和它相隔似远在万里重云之外。
“谁怜”对“相失”,“一片影”对“万重云”,对仗工稳,对比强烈。
一片影的孤苦伶仃,万重云的山长水阔,这其中描写的似乎不仅仅是一只孤雁,更是诗人自己漂泊无依的一种真实写照。
他在夔州同时期的一句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可作为对于孤雁般漂泊生活的应证。
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是说,它奋力飞寻着,望尽天际,虽未见失散的伴侣,但觉得犹如已见一般;它哀鸣声不缀,虽回音邈邈,但总似已听到了同伴的回应。
“望尽”“哀多”,足见孤雁“念群”之急切,思念之深沉,心情之悲痛。
这情绪背后,不禁让人想起在夔州江畔登高的杜甫,吟诵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背影。
杜甫一生的悲哀,仿佛都融入进这只失群的孤雁身上。
“似犹见”,表明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渴望,与亲朋团聚的渴望,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清人浦起龙对此联评价道: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 “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
然而,贫困交加的诗人,始终没有丧失去生活的热爱,对家园的思念。
他用一颗永动着的诗心,书写着感人的诗篇,激励那些生活在孤单之中的人们,勇敢向前,勇敢去爱,去生活,绝不向命运低头。
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是说,野鸦们却一点也不理解它急迫、哀切、执着的心绪,只管吵吵嚷嚷纷纷乱乱、聒噪不已。
此联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不继续写孤雁,而是通过写野鸭的“无意绪”来反衬孤雁的急切心理。
一边是悠闲自得,鸣噪纷纷,一边是奋力飞鸣,不饮不啄。自己的世界,别人永远不能理会。自己的人生,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虽然没有写孤雁,却反衬了孤雁执着的意志,反而更加深情感人,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浦起龙给这样的结尾取了个名字:“借结法”。要求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
纵览全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夔州时候的心境,以及内心的彷徨与孤独,他多么渴望战火早日结束,能够回到家乡,安度晚年啊。
诗人,不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漂泊在西南的天地之间,他的身影是那样的寂寞,那么的凄清。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背诗 | 孤雁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律·孤雁·杜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78首
杜甫 《孤雁》 赏析
《杜甫在夔州》之羁旅思归篇
秋天的大雁,一边歌唱,一边飞远|读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