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日历 |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多情之人热烈情感一时无法表达却总好像无情之人一样冷漠,只觉在践行酒桌前没办法笑着祝福。
蜡烛好像通人情意舍不得分别,替分别之人一直流泪到天亮。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赏析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送别诗。
这首送别诗,以其细腻的情思,巧妙的角度,勾勒出恋人分别之时心中的复杂情感。
题目“赠别”,点出了全诗的写作背景,即送别恋人。
一二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是说,多情之人热烈情感一时无法表达却总好像无情之人一样冷漠,只觉在践行酒桌前没办法笑着祝福。
恋人分别,自然心中有千言万语,可是一时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特别是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那种炙热的情感只能埋藏心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正如有些人暗恋一个人一样,心中早已波涛汹涌,脸上却依旧风平浪静。
爱到深处,连言语仿佛也是多余的了。如果你懂我,我也懂你,有的时候一个眼神就够了。
而在别人看来,我们这种静默,这种“笑不成”,仿佛是一种无情的表现。
实际上,恋人分别,又有几人能够笑着说再见的呢?那些能够笑着说再见的,大抵也不知何为真爱吧。
“多情”,“无情”,本是相反的一组词,却被诗人用一个“似”联系起来了。“无情”反而成为“多情”的一种表现,多么新奇的语句。
三四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说,蜡烛好像通人情意舍不得分别,替分别之人一直流泪到天亮。
如果一二句是写诗人内心离别感受的话,三四句则通过拟人、烘托的手法来写离别之苦。
蜡烛本无心,却一滴一滴,宛若眼泪,而人格化了。
这样贴切的拟人,真是天地间情景相融的最好表达之一。
诗人不写人落泪,而写蜡烛流泪,让这蜡烛的背后,坐着一个伤心之人。这蜡烛就不再是简单的蜡烛,而是暗藏着深刻寓意的蜡烛,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蜡烛,是一个会说话的蜡烛。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蜡烛无心,蜡烛无泪,但我们就是能够理解,能够读懂诗人的表达,因为但凡有一个不眠长夜,总是蜡烛灯光陪着一起度过的。
谁发呆的时候,没有认真看过蜡烛滴蜡呢?
那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多情”的生动诠释啊。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千古爱情名句,千载而下,不知打动着多少恋人的心,陪伴他们渡过一个个漫漫长夜。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赠别》之二赏析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赏析
杜牧一首赠别诗,以蜡烛喻人,不言人而言烛,衬笔绝佳!
杜牧最经典的一首诗,一开头便惊艳了世人,令人赞不绝口!
典◎多情却总似无情
此诗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都离不开愁,28个字成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