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废,有仁义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大道被废弃,才提倡仁义;聪明智巧出现,才盛行伪诈;家庭不和睦,才主张孝慈;国家昏暗混乱,才能出忠臣。

赏析

这是《道德经》里讲“大道废,有仁义”的一句话。
实际上,在最早的郭店本,表述更接近老子的本意,原话是: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后来由于出现了儒家,并且倡导“仁义”,故而道家将老子的原话进行了重新表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对儒家采取的攻击姿态。
老子认为,大道被废弃了,哪有什么仁义可言?六亲不和,哪有什么孝慈可言?国家混乱,哪有什么忠臣可言?
到了西汉,为了避讳刘邦,则将“邦”改为“国”。
并且,将大道废弃的责任推给了儒家,正是儒家提出了仁义,国家的大道才会更加混乱。
正是因为儒家分出标准,分出智慧,大伪之人才会横行。
正因为儒家孝慈标准的提出,才会有家庭的不和。
正是因为有儒家分出所谓的忠臣,国家才会陷入混乱。
如果没有儒家的一套标准,“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又怎会如此大乱。
这样的见解是带着偏见的,不像老子是站在倡导仁义的角度。   
西汉的道家故意曲解老子的本意,旨在攻击儒家。
归根结底,是道家倡导自然,而儒家倡导仁义导致的的纷争。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西汉道学家在排斥儒家时,同样保留了老子的辩证哲学。
故而,今人读来,“大道废,有仁义”,与“大道废,安有仁义”,一字之差,意思相反,却又似乎可以向着对立面转化。
在道家看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家标准,只有合乎天地的自然大道。这才是真理。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德经》杂谈:真 伪
唯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道德经第18章解读
我读老子之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