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日历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枣花纷纷,簌簌作响,飘落在衣巾之上。村南村北,响起一片纺车缫丝声。身穿麻衣的老农在老柳树下叫卖黄瓜。

酒意起来,路途却又遥远,只想昏昏欲睡。烈日高悬,口渴难耐,想要喝茶水。敲了一户人家的院门,看看能不能讨杯茶喝喝。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于元丰元年(1078)的一首谢雨词。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词人在小序中有所交代: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是年,徐州发生严重旱灾,作为太守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首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上阙一、二句,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是说,枣花纷纷,簌簌作响,飘落在衣巾之上。村南村北,响起一片纺车缫丝声。

这两句交代了谢雨的时间和地点,即枣花飘落的夏季,从石潭经过一个村庄。

“枣花”二字,可确定写作时间,枣花花期一般在5月至7月,已经飘落,说明已是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

全词最妙的一句,莫过于第三句“牛衣古柳卖黄瓜”。

此句浑然天成,天衣无缝,贴切至极,将瓜农卖瓜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夏日卖瓜本该很辛苦,为何词人笔下却如此悠然?这就回到主题“谢雨”上来了。因为下过一场夏雨,天气凉快了,瓜蔬丰收,瓜农才会开心,怡然自得。

下阕一、二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是说,酒意起来,路途却又遥远,只想昏昏欲睡。烈日高悬,口渴难耐,想要喝茶水。

这是描写词人谢雨途中的辛劳。为了百姓有雨,能丰收,自己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敲门试问野人家”一句,照应了“牛衣古柳卖黄瓜”。一个从听觉角度写辛劳口渴,一个从视觉角度写农民丰收。

整首词意境优美,浑然一体,一幅乡村安居乐业的画卷就在词人笔下徐徐展开,令人读后韵味无穷。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最冷门的一组《浣溪沙》,却写出了千载难逢的官民同乐
苏轼一生名篇甚多,但这首冷门作品更能体现他的可敬之处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词,全文无一“喜”字,却道尽了喜悦之情
苏轼的这首词,看起来很“没水平”,实际上开辟了宋词的新天地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人间瓜果(四十三):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