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因他人的话善待我,必定会因他人的话来怪罪我。

赏 析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品读法家的经典句子。法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非韩非子莫属,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韩国国君之子,因而终身仕韩而不背韩,然韩国没有采纳其法家思想,倒是出使秦国后,秦王嬴政爱之“君王之法”,以其“势”“术”思想治国理政,秦国越发强大,最终统一六国。

韩非子之所以相信人性本恶,是认为利益才是维护人们之间最根本的东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君王如果以一己爱好统治国家,国家必然混乱。而以法治统治国家,则会赏罚分明,国家必然强盛。

墨子虽然提出了“尚同”思想,但仅仅依靠“兼爱”的思想,不足以实现,而必须采用法家“刑法”来约束才能奏效。不相信人治,而相信法治,对于中国政治法律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

韩非子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与慎到的“势”融为一本,构成了自己的一套完备的法学思想。

韩非子的思想,往往蕴含在一些小故事中,他并不跳出来说话,而是让你自己从故事中领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而让人们相信人性的脆弱,而法治的先进。

其代表作《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共计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艰,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因秦王嬴政害怕韩非为韩国所用,指派李斯杀其于秦国,终年47岁。

这是韩非子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句话。 

这则故事可以概括为“鲁丹三说中山”。

鲁丹是个人名。鲁丹,多次劝说中山国的国君,而中山君不接受。鲁丹于是分送五十金,讨好中山君左右的人。

当他再次拜见中山君时,还没说话,中山君就赐给他酒食。

鲁丹出来后,不返回住处,就离开了中山国。

为他驾车的人问:“一见面,国君就开始对你友好,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鲁丹说:“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治我罪。”

鲁丹还未走出国境,中山国的公子就中伤他说:“鲁丹是为赵国离间中山国的。”

中山国国君于是就下令搜捕他,治他的罪。

这则故事无疑讽刺了君王轻信近臣,不分对错 ,听信谗言,而无己见的行为。

其核心思想则是治国不应该相信人治,而应该相信法治。

人治,就会有偏私,就会影响判断,做出错误决定,而唯有法治可以公正无私,保持客观中正。

一切治国理政之要,唯有信守“法治”,才可避免执政者轻信近臣,不分对错 ,听信谗言而犯下大错。

道家尚“道”治,儒家尚“德”治,墨家尚“义”治,此三家皆为“人治”,尚“贤”;唯有法家重“法”治,尚“法”,这是法家与前三家治国思想最大的不同。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说我听:韩非子为“用术”准备的民间故事(19)
关于古代人治的两个小故事
浅析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法家思想(其二)
东堂策企业管理系列谈: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领悟的十个成语
浅析法家韩非子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