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议收藏!一学就会的助便儿推手法,小宝宝吃不了食疗方,这么做更有效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除了食疗,我们还可以采用推拿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的便便不畅。

小儿推拿,不仅减少服药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

如果是在腹部操作的推拿手法,还可以促进肠道运动,进而缓解便秘。

很多3岁以下婴幼儿宝宝便秘,食疗方不宜服,小儿推拿其实是更优选择。

之前我们说虚证便秘和实证便秘的调理方向是不一样的,因而治疗虚证便秘和实证便秘的推拿手法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来详解3套小儿推拿手法:

✔ 日常预防便秘的推拿手法

✔ 实证便秘的推拿手法

✔ 虚证便秘的推拿手法

1

预防、保健的助便儿推手法

可给孩子日常做

容易经常便秘的孩子,无论过往是实秘还是虚秘,都可以用以下手法日常保健肠胃,预防便秘:

0清大肠经:清大肠湿热

清大肠经可以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可以缓解孩子湿热、积食,身热腹痛,大便秘结等状况:

清大肠经:2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在食指桡侧面,自指尖向虎口呈一直线;

操作:自虎口推向指尖;

功效:清大肠湿热。

02 揉龟尾: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揉龟尾穴能通调督脉之经气,有调理大肠的作用,对止泻、通便都有一定效果:

▶ 揉龟尾: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位于尾椎骨末端,但临床多取长强(尾骨端下的凹陷中);

操作:将指端置于尾骨前方揉之;

功效:通便。

03 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强身健体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

▶ 按揉足三里:3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孩子四个横指的宽度),离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按揉;

功效:健脾和胃,强身健体。

04 揉中脘:消食和中

揉中脘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泄泻,呕吐,腹痛,腹胀,胃痛、积食、食欲不振等:

▶ 揉中脘:2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中脘在肚脐眼上方4寸处,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

功效:消食和中。

2

实证便秘推拿手法

▶ 实证便秘症状:

病程短、病情轻;大便多干燥坚硬、腹胀拒按、口苦口臭、食欲不佳、睡眠不安。

实证便秘多是因为积滞郁热、燥热内结。所以治疗的重点要放在顺气行滞,清热通便上。

01 清脾经:和胃消食,健脾胃

清脾经具有清热利湿,消食化积的功效:

▶ 清脾经:2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在拇指螺纹面;

操作:循拇指桡侧缘,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功效:健脾胃。

02 清胃经:健脾和胃

清胃经具有清热化湿、泻胃火、和胃降逆、除烦止渴等作用:

▶ 清胃经:1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胃经指从大鱼际桡侧边白肉际掌根至拇指根部;

操作:用推法,用食、中二指螺纹面或拇指螺纹面,从掌根推至拇指根部;

功效:健脾和胃。

03 推下七节骨:泻热通便

推下七节骨能导滞通便,可用于便秘,伤食泄泻,口臭等,多与清大肠、清脾经等合用:

推下七节骨:100下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七节骨在第四腰椎至长强连成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的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

功效:泄热通便。

04 清天河水:清热凉血,利尿除烦

天河水,性微凉,具有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

▶ 清天河水:1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功效:清热除烦。

05 揉天枢:理气消滞,调理大肠

揉天枢具有梳理大肠、理气消滞的作用,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 揉天枢: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天枢在肚脐眼外侧旁开2寸的部位;

操作:用食、中二指来揉天枢;

功效:理气消滞,调理大肠。

06 推(搓摩)两胁肋:消积滞

《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述:“摩左右胁:左右胁在胸腹两旁胁膊处,以掌心横摩两边,得八十一次,治食积痰滞。”

▶ 推(搓摩)两胁肋: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胁肋在两边肋骨,从腋下到两肋至中枢处;

操作:用两手掌从两胁下推至天枢处;

功效:消积滞。

3

虚证便秘推拿手法

▶ 虚证便秘症状:

病程长、反复;大便不是特别干结;有便意却排不出或排出不畅;腹胀喜按;脸色苍白黯淡。

虚证便秘大多是由于气虚血亏,肠道失于濡润,因而无力传导大便,归根到底就是脾虚。因此治疗的重点要放在补虚上。

01 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证:

▶ 补脾经:3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在拇指螺纹面;

操作:循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

02 补肾经:滋肾壮阳,固涩下元

补肾经具有壮命门之火,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等症:

▶ 补肾经:2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肾经在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从小指掌面指尖推向指根;

功效:滋肾壮阳。

03 推上三关: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推上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孩子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可以用:

▶ 推上三关:100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三关在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功效: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04 捏脊: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捏脊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理脏腑的作用。

▶ 捏脊:5次

图片来源:网络

位置:脊柱位于腰背部正中间,从颈部的大椎到下腰底部的长强,两个穴位的连线呈一条直线;

操作:以捏三提一的手法自下而上作捏提;

功效:调和阴阳,理气血,增强体质。

4

摩腹有讲究

方向不同效果不同

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孩子日常保健儿推,还可以加上摩腹一项。不过,摩腹还有顺逆之分:

顺时针摩腹为泻法,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积滞的食物排出,适合因积食导致的实证便秘

逆时针摩腹为补法,有健脾的功效,适合用于中气不足导致的虚证便秘

▶ 摩腹:3~5分钟

用手掌或者四指按压小孩肚脐,按摩约3~5分钟。

顺时针摩腹:

图片来源:网络

逆时针摩腹:

图片来源:网络

总结 - 调理便秘小儿推拿法

▶ 预防便秘的保健手法:

清大肠经200次

揉龟尾1分钟

按揉足三里3分钟

揉中脘2分钟

摩腹3~5分钟

▶ 实证便秘推拿手法:

清脾经200次

清胃经100次

推下七节骨100下

清天河水100次(有积热时)

揉天枢1分钟

推(搓摩)两胁肋1分钟

▶ 预防便秘的保健手法:

清大肠经200次

揉龟尾1分钟

按揉足三里3分钟

揉中脘2分钟

摩腹3~5分钟

如果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小儿推拿,家长可以先不做全套,从一两个手法开始做起,动作更轻缓些,次数适当减少一些,等孩子适应了再慢慢增加。

此外,日常要多喂孩子喝水,吃清淡、较软、较稀、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太寒凉,还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和晨起排便的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再配合食疗和推拿,如此才能更好地缓解孩子的便秘!更多小儿肠胃问题,还可以购买相关课程系统学习:

 推荐课程 ▶

家长有得聊

本周“家长有得聊”话题互动开聊啦!欢迎大家根据话题自由讨论和分享~

每周将选取3个“有料”讨论,奖励许教授的面诊机会(周日公布)!

很多妈妈都在新手阶段手足无措,肯定也获得过身边经验宝妈的热情帮助。

让我们把这份热情传递下去,分享你的养娃经验,帮助更多的“新手妈妈”☟

本周话题:

给孩子缓解便秘,你有哪些小妙招?

欢迎在推文下方留言区留言支招,开聊前记得在留言前加上【本周讨论:】标记哦!

对本期推文的疑问

近期想看的育儿话题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一起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推拿学
孩子积食不吃饭,8个推拿小动作,强健脾胃,宝宝一天比一天健康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厌食症 38 例
冬季也要小心孩子积食呢!
推拿小妙招缓解小儿便秘
宝宝积食不要让他天天吃山楂,而是赶紧找中医推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