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之弑杀曹髦(四十七)
谁是忠诚谁是奸臣,想必曹髦比谁都清楚,但这事不是曹髦说了算,淮南第三叛之后,曹髦很识趣地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司马昭九次推辞,这件事停了下来。
曹髦聪慧好学,这段时间他主要在太学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且很有成果。司马昭越来越不把曹髦放在眼里,曹髦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最终以死来反抗这种屈辱。
这天,曹髦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王经劝说:您这样做祸患难以预测,应该重新加以详细研究。曹髦从怀中拿出诏书扔在地上说:"就这样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王沈、王业跑出去向司马昭告密,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不去。
曹髦随即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卫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这是一次自杀式的起义。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遇到曹髦的军队,曹髦左右人用皇家的威仪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
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战曹髦,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退却,贾充的手下成济问:"事情紧急,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
司马昭闻讯大惊,跪倒在地上。叔叔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司马家的人都是很会演戏的。
司马昭流着泪,对陈泰说:"天下人将怎样对待我呢?"陈泰说:"杀掉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考虑了很久说:"你再想想其他办法。"陈泰说:"我认为只能是这样"司马昭就不再说话了。陈泰因过于悲恸,不久吐血而死。(陈泰本来就病重)
随即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旨,大意是说:曹髦情性暴戾,数次呵责都不奏效,我早已想废立他,但大将军司马昭宽厚,认为他年幼无知,还可以雕琢,没想到他得寸进尺,出兵入西宫杀我。幸亏大将军及时知道,而他自己混杂在士兵之中,被大将军的将士杀死。曹髦被褫夺皇帝封号,以平民之礼下葬。
太后的诏书堵不住悠悠众口,曹魏群臣与百姓非常激愤,要求司马昭交出凶手,何况弑君这个罪名也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最后成济成为替罪羊,被灭三族。成济兄弟不服,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
王经因为没向司马昭告急,被诛杀。王沈、王业被升了官。(王沈的儿子后来还参与了八王之乱)
之后,曹奂以魏明帝曹睿养子的身份入继大统,成为魏国最后一任皇帝。其实曹奂是曹操的孙子,与魏明帝曹睿郭太后是同一辈人,从伦理上不符,但是司马昭说行就是行,这次郭太后没有提出反对。
司马昭统治魏国的几年,堪称中国历史上再黑暗的时代,士大夫们要么闭嘴,要么归附,稍有不慎,就被猜忌,被怀疑。为了篡权夺位,更是继承了他父兄的残忍。
郑小同教授曹髦《尚书》。一次郑小同拜见司马昭,司马昭有机密公文尚未收拾而去入厕,司马昭返回后,问郑小同有没有偷看公文,郑小同说没有,但司马昭仍然不放心,于是将其毒杀。司马昭在杀害郑小同时曾说:"宁我负卿,无卿负我。"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一些士大夫们不愿意与政局同流合污,他们喝酒,吃药(五石散,相当于一种毒品)纵歌,肆意酣畅,装疯卖傻,以此逃避现实,于是有了竹林七贤这样的团体。
他们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他们的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王戎、山涛投靠司马朝廷,七贤分崩离析。
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觉得他就是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后刘伶不再出仕,最终老死家中。
司马氏掌权后,嵇康拒绝出仕。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向来友好,但是后来兄弟反目,吕巽诬告吕安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出面为吕安作证,嵇康向来与钟会不和,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嵇康死后,向秀迫于强权的压力,受司马昭接见,司马昭问向秀说:“听说你有隐居不仕之志,为什么今天却来见我了呢?“向秀说:“我已了解帝尧求贤若渴的用心,隐居的生活并不值得羡慕。“ 向秀后来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虽然身在朝廷为官,但或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尸位素餐。
山涛曾推举阮咸掌管选拔人才之事,但是,武帝司马炎认为阮咸沉溺于饮酒,言行虚浮,并没有任用。
与竹林七贤对应的还有一种清谈家,他们是当时的士大夫,他们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等玄学,被称为"清言"。
这种"清言"在当时很流行,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
注:当然这种风气从汉末就开始,曹睿时期曾打压过,只是固化的士大夫阶层,腐败的政治形成的局势是一人之力无法改变的。

上篇:三国之司马昭平叛(四十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谈误国”——曹魏南北朝时的士风,国无锐气,断送国运的危机
先睹为快:两晋五胡——竹林七贤之《竹林盛宴》画稿图
令人心驰神往的魏晋风骨,终归只是文人们永远不愿醒来的一场梦!
竹林七贤的结局都是怎样的?同游竹林,结局却天差地别
名士们的怪癖,一个比一个牛
竹林七贤VS建安七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