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助你养成好习惯的一个简单策略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脑科学专家鲍里斯·薛瓦勒和神经科学博士马蒂厄·博伊斯冈蒂埃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分享的内容是:“如何养成好习惯。”
 

无动于衷

 
很多人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总想调动自己的理性思考。
 
但其实,这样做是没用的。
 
就拿运动来说,假设你想养成每天都跑步的习惯,不管你有没有主动思考,大脑都会悄悄地权衡这一行动的可行性和自我意愿,也就是“我能做到吗”和“我想做吗”。
 
比如,你在医院的候诊室等待医生时,正好看到一本介绍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的小册子,上面写着每周五天,每天做半小时的中等强度的锻炼,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医生回来后,看到你在看健康手册。他也开始给你讲解锻炼对健康的好处。
 
这时候,你的大脑被理性思考占据了。
 
于是,你走出候诊室,倍受鼓舞,下定决心要去做运动。
 
可是,第二天很快就到了,你觉得自己有点累,或者朋友约你吃饭,你就放弃了运动这件事。

这一次“放弃”,你就很难再拾起运动这件事。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理性告诉你需要去运动,但你始终没有行动呢?
 
因为,“累了”带来的消极情绪和“朋友约吃饭”带来的积极情绪,压过了理性思考。
 

较量

 
我们在各种励志书籍中,都见过一个词,叫:兴趣。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有兴趣,或者一件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才会坚持。甚至有些人建议你,如果你手头做的事,不是你喜欢的,那么你要一直找,直到找到为止。
 
过来人建议我们花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原因在于“自我意愿”远大于“可行性”。
 
或者说,对个体来说,“我想做”比“我能做”带给我们的能量更持久。
 
就像很多年轻人从一些大企业辞职,下海创业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里的环境。
 
可是,站在他们父母的角度,他们应该很满意才对。大企业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
 
喜好压过了理性,甚至压过了父母的态度。
 
这才是一个人能养成习惯的关键。
 
在理性和感性的较量中,理性总是失败的一方。
 

 
失去愉悦,一切习惯都无法建立。
 
一旦积极的情感关联,扎根在我们的大脑中,哪怕再细微的事物,都会自动触发与行为相关联的情感反应。
 
比如我们听到的音乐、去过的地方或者看到的物体,都能让我们回想起与之相关的物品或者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学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排名、考试和来自父母的焦虑,让学习变成了一件没有乐趣的事情。

玩耍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在跟其他人的互动中,总有各种刺激情绪的意外惊喜。
 
总之,我们做不做一件事,基本都来源于我们的大脑提取出存有编码数据的记忆。
 
很多事即便你还没有做,但你只要一想,就有了答案。
 
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所以,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你要给它增加许多愉悦点才可以。
 
就拿村上春树来说,他能坚持几十年跑步,有赖于他的跑步策略。
 
我们知道,在跑步过程中,会进入一个很舒服的阶段,就是觉得自己还能再跑10公里。
 
这时候,一般人都会选择继续跑。但村上春树不是,他会在情绪最放松的时候,停止跑步,让大脑留下对跑步的积极印象。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习惯中能够给你留下积极情绪的时刻。
 
总结一下,很多人无法建立一个好习惯,不是不知道那个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是没有找到它跟自己情绪上的愉悦契合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十几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定律
[荐]十四个很准的心理暗示有助您成功
认识自己,相信自己
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进退有度、令人如沐春风?
我反流性胃炎8年,吃药无用,改掉我的一个坏习惯,当月就恢复正常
五种简单的方式,让你保持大脑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