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争夺注意力的时代中,这才是孩子真正的竞争力和起跑线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美国新方向婴幼儿大脑开发研究所创始人吉尔·斯塔姆所写。作者拥有近30年婴幼儿大脑研究经验,他发现开发孩子大脑的不是所谓的“教娱”产品,或者各种奇怪的教具,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孩子光明的未来不在学校,而在每位家长的手中。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三个认知,分别是:注意力机制、形成注意力和强化注意力。
 

注意力机制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会下意识地带他到窗前往外看。
当孩子争抢东西时,家长会给他拿一个别的玩具代替。
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家长会给他放动画安抚情绪。
 
一直以来好像都是这样,家长总会下意识做些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而且非常有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跟大脑的注意力机制有关。
 
俄勒冈大学认知和决策科学的团队,和心理学家迈克尔·波斯纳博士,通过大量的脑扫描实验,最终发现激发注意力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是:机警。想要引起一个人的注意力,一定是现有让他感兴趣的事出现;
第二步是:转移。大脑和视觉逐渐都转移到了新事物上。
第三步是:保持。这件事让我们能够忽视其它刺激、想法和情绪。
 
2岁以下的孩子注意力焦点主要在外部。因此,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通过偶然的机会,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正好撞对了注意力的机制,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形成注意力

从生理上讲,孩子的机警性和注意力转移的能力,都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个月内形成的。这一时期,他的持续力还非常差。再好玩的东西,他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大脑抑制。
 
也就是说,保持大脑专注有一个充分条件:你必须能够抑制自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
 
比如说,你正在电脑屏幕前办公,不仅需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事情上,还需要阻止其他会干扰注意力的信息来刺激你。
 
短信息、新闻弹窗、邮件、电话、周围环境的异动和异响,对于这些干扰,你要做到自动屏蔽,才能保证一段时间内的专注。
 
对小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对于注意力的前两个要素,他们四个月可以发育完成。但是对于持续力而言,他们却需要很久的时间来增强。一般到7岁,才能基本完成发育。
 
因此,注意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觉得孩子小,你就可以不管他,自顾自地玩手机。在不会说话和走路前,他的注意力就已经开始悄悄“生长”了。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这点,总是打断他要做的事,或者他正专注的事,未来他的注意力就不会很强。
 
 
强化注意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注意力已经成了一种经济产品。在各种新兴产品中,用户注意力停留时间已经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在家里凡是能吸引你注意力的商品,都是新型产品:手机、ipad、VR眼镜等等。就连生活必须的做饭这一项,都被外卖软件承包了。
 
想象一个画面:吃完饭后,你往沙发上一躺,拿起手机划了起来。这些事情对你而言非常自然,那么抱歉,孩子也会觉得很自然。
 
当他看见父母们总在上网,他的大脑就会认为:“哦,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网上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挣扎着在手机上刷来刷去。大家都夸现在的孩子太聪明了,其实他只是在模仿家长。
 
也就是说,当你和孩子一起玩耍、休闲、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远离电子设备。或者你要主动创造一些“无电子设备的时间段”,让孩子看到正常的生活节奏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个刚会走的孩子,不是生来就宁愿用小手划手机,也不出门玩沙子、踢足球。电子设备不仅取代了他对于多样性生活的追求,而且让他很难在长周期的事情中找到乐趣了。
 
克制的家长可以养出专注的孩子,放任的家长只能让孩子没了专注力。
 
总结一下,孩子的起跑线根本就不是分数和各种兴趣班,而是融入骨血的习惯和持续力。分数至上的教养,只能养出为98分哭泣的分奴,养不出有坚韧性格的小牛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培养孩子专注力,很多父母都输在了起跑线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蔡丹: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评价
《最强大脑》魏坤琳:孩子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别再打搅他了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师和家长会这样做……
一年级上期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