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总是大哭大闹、乱扔东西、乱发脾气,怎么办?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医学博士斯蒂文·谢尔弗所写。美国儿科学会拥有全美最优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和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在作者主编的这本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这本书的育儿经验非常值得每一位家长研究和学习。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四个理解孩子的认知,分别是:孩子的界限、管教的本质、期待式教育和管教前重点。

孩子的界限

家长对好和坏、外人和家里人、可以做和不可以做有着清晰的界限。但是那只是长在你脑子中的界限。

伴随孩子整个的成长历程,就是他不断学习界限的过程。因为在孩子眼中没有大人眼中的对错和人际敏感度,只有自己的欲望是否满足了。比如,他看到别人的玩具会迈不动道;他看到一个小吃会不依不饶;他和别人玩得正好,是不会跟家长离开的。

这时候,你可能会跟他说,“那是人家的玩具,咱们不能拿”“那个吃的你前几天刚买过,咱们今天不吃了”“天快黑了,抓紧回家。”但是抱歉,这样的话,孩子要么听不明白,要么完全听不进去。

即便你换了态度和语气,用善意的引导“我们要回家啦,你的肚子应该饿了吧,我们回家做饭。”他也不会理会。因为他当下的第一需求没有被满足,你说什么都不好使。

管教的本质

不少人认为管教是惩罚,小戒尺、面壁,都是家长常用的管教方法。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不对的。事实上,管教的意思是教育和指导。惩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孩子信服你的指导,听从你的教育,这些都源于你们的关系,即你是否在相处中对他表达过爱。

也就是说,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你经常对孩子表达关爱和尊重,他也会对别人表达关爱和尊重。

比如,你可以做一份爱的日记,记录你对孩子的表扬与疼爱,或者惩罚与批评。当你表达的爱远远多于责怪时,他才会表现得更积极。

因此,你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行为,不要对什么都视而不见。及时鼓励可以激励孩子遵守你定的合理规矩。

期待式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探索世界。他探索的行为往往会违背家长的期待。

比如,你想让他乖乖坐好,他就想在凳子上滑滑梯;你想让他乖乖吃饭,他就想玩玩小汽车;你想让他上厕所向你汇报,但他小便前从来不打招呼。

所以,你要做的是反复强调你的期待,不要指望说一次两次他就会听。因为,他的好奇心太重了。即使你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也需要了解你的期望是什么。你需要将你的期望明确告知孩子,而且你需要重复多次,他才能记住。

即便如此,他还是需要通过尝试和犯各种错误,来完全理解你的期待和规矩。

比如,起床后,你要跟他说:“我希望你想小便时,先告诉我。”;出去玩之前,你要跟他说:“我希望你知道出去后,别人的玩具我们不能直接拿,要征求别人的允许”等等。

管教前重点

不要总觉得孩子在跟你对着干,因为他不理解什么是“对着干”,那是你对他的强行解读。

有的时候,他不是故意不好好表现,不是故意让你为难或者难堪,他的行为也不能证明你是失败的家长。

他突然涌现的坏情绪很可能来源于生理不适,比如劳累、饥饿、口渴、困倦或处于陌生环境中。换句话说,管教前,如果你没有解决这些底层需求,你的任何劝说、引导都是无效的。

管教前重点就是要帮孩子解决他的隐形需求,这样他才有更多的自控力听你的安排。

总结一下,小孩子都会乱发脾气、都会觉得别人的玩具好、都会有大哭大叫的时候。这考验的是你对他理解有多少。你越明白他想要什么,他更接受怎样的教育方式,他的成长就会越快,越不让你操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大多时候正面管教,真的比训斥和惩罚有用
对孩子三不管两不惯,孩子将来更优秀!
说100遍孩子也不听话,这些惩罚孩子的方法比“打骂”更管用!
如何不通过打骂管教好孩子?值得学习!
3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期, 家长用“这4招”, 孩子以后好管教
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溺爱型父母的教子方法(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