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 | 引发胃出血、肝损伤……退热药岂能想喂就喂?!


宝宝发热,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又比较棘手的难题。

家长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药娃先给小伙伴看2个例子!

也许有的小伙伴要说了:那都是偶然好不好?

诚然如此,多数家长在给宝宝退热时,确实存在很多误区哦!

今天药娃就带宝爸宝妈们了解下儿童发热及退热药的世界,带您走出使用退烧药的误区!

什么是发热?

发热(又称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昼夜间波动超过1℃即为发热。

按体温状况(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一种症状。

其原因可能是感染所伴发症状,也可能是非感染的继发后果。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产生的抗体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但另一方面,发热会消耗体力,患者会感觉不适,甚至发生惊厥等。

高热不退对儿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或热度上升过快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

抽搐的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细胞损伤,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

退热药怎么选?

我们常说的退热药医学上称之为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大剂量服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导致无痛性出血以及肝肾损伤等。

目前儿童常用的退热药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热药)。

目前常用的为二者的口服剂型和栓剂。

相对于口服剂型来说,栓剂属于直肠给药,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更适用于呕吐、不易灌喂、服药时易哭闹(可能造成呛药)的宝宝。

退热药怎么用?

给药时机

宝宝发热时建议多喝水(利于发汗散热),必要时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只是一种辅助措施)。

用法用量

务必准确核对药物剂量,做到不超量用药。一般每4~6小时给药1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每天给药不超过4次。

擅自加大用药量及给药频次,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及肝肾损伤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退热药不宜连续服用超过3天。服药后应密切关注宝宝体温及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治疗。

注意事项

不推荐退热药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一种退热药就能缓解病情,同时用多种退热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持续高烧不退,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少间隔为4小时。

口服剂型宜在餐后服药

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不宜空腹服药。

儿童不用成人药

成人用的药物,即使在减小剂量的情况下,儿童也不宜服用。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发热时宝宝的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宝宝呼吸道及皮肤蒸发掉水分,退热时也以出汗方式把体内积蓄的热能散发出去,所以发热时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药娃温馨提示:

退热药用于退热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

由于服用退热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应引起重视。

宝爸宝妈们,宝宝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哦!

本文由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范小飞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吓出冷汗,半瓶退热药被宝宝一饮而尽!
布洛芬为啥不能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吃?看完这些弊端,终于全明白了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宝宝发热了,必须吃药吗?
儿童退热药,您用对了吗?
家长必知!关于儿童退烧药的十个热点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