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绪emo怎么办?|觉察日记70

今年十月份王敬伟老师的督导班,我做了个案。本来想处理自己生存焦虑的议题,怎么的,就跑到了和一个重要他人的关系上。做到了我和他关系的演变,也不断在靠近我一直回避的现实:有些关系,就是再也回不到过去。我只能去接受这个丧失。

在触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非常悲伤。“像个孩子失去了心爱的玩具”,杨坤的歌词写得一点也不差。以前我体会不到丢了玩具是什么感觉,因为听歌的我是一个大人。但当真真切切感受到失去,并且不逃避,直接面对时,就觉得这句话特别贴切。孩子失去了心爱的玩具,那份悲伤,就是特别纯粹,特别沉浸其中的。除了好好哭,也别无他法。

做完个案的第二天,开车去上课路上。蒙蒙细雨,我的心情又忧伤了起来。这雨势也是刚刚好,不大,细细的,掉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像心田上也在下着雨。车里很安静,我却觉得四周都充斥着悲伤的背景音乐。一路上都很低落,到了教室里,也提不起劲。和老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状况,老师也说到了丧失事件的几个阶段。知道自己会在悲伤的状态里待一段时间,直至最后彻底绝望,彻底接受。

虽然早已经知道丧失后的几个过程,但听老师又重复了一遍这个过程,又多了一些心安。来什么就去面对什么吧,跟着走就好。

顺便分享一下丧失的六个阶段,即失落理论。丧失,失落,指的是失去一份重要的______,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者关系,或者时光。当我们失去时,一定会陷入以下几个阶段:

否认

不愿意相信,觉得“失去”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那个人并没有离开。尽管意识也知道,但底下就是不愿意相信。有时候否认的过程会经历很长很长时间。

讨价还价

是否还有其它转圜的余地?不能像过去一样是夫妻,情人,可以做朋友吗?或者,虽然你逝世了,是否可以在我的梦里出现?

愤怒/内疚

对身边的人,包括离开的人的愤怒。气身边的人没有努力挽回,气离开的人就这么走了,扔下我一个人。气自己。怪自己过去没有做好,所以才会变成这样。

悲伤

彻底的悲伤。越来越发现已经无法挽回,真的要失去了。开始不断去触碰这个丧失。

绝望

没有用了,不会再有转机了。

接受

完全地接受。接下去就是要过没有这个人的生活了。

这几个过程会不断来来回回进行。大致是这样的顺序,但也会反复。

因为十月份我事情特别多,上完督导班我就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一个是每天的咨询,一个是我从十月初就开始准备的情绪音频课程。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回家就陪孩子。之前的悲伤也慢慢淡化,不怎么进入我的注意力了。

所以说,忙碌可以掩盖______,空白处可以填很多内容啊!比如我,就用忙碌来掩盖悲伤了。

但因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自己的情绪,所以,情绪还是会在各种缝隙中冒出来。每次出来,我都会感慨:啊,对,你还在,悲伤还在。

等忙完十月份,进入11月份,我的空闲时间多了一些。此时我就看着悲伤开始继续蔓延,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看着悲伤在这个时候流动,我还是很感谢我自己的,不管是情绪还是身体。它们真的特别好。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时候,就静静地呆着,配合我完成当下的工作,生活;有空间时间了,就出来提醒我:我还在这里呢!

所以11月份我就比较emo。没事就躺床上,也开始少一些注意力在孩子,家人身上,更多照顾自己,想干嘛就尽量去干嘛。有时候会给自己放一些悲伤的音乐,这时候去感觉这些歌的歌词,才发现说的都这么好,这么应景。作词人应该是在一定情绪情境下写出来的。

这个悲伤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在试图讨价还价,还是会有愤怒,内心波动起伏比较大。随它去。我能做的,就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容器,你想要怎么样,都可以。

所以,当我们emo的时候怎么办?以及当我们生气,恐惧的时候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害怕情绪,是因为情绪很像一个开关,它会开启很多东西。

比如,会开始启动我们的不合理认知:我还在难过,我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一点小事,有什么看不开的?/看,我又生气了!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冲动!/这有什么好害怕的?这么不不勇敢吗?!

这些不合理认知使得我们开始攻击自己,带给我们的伤害早已经超越情绪本身了。

除了这些自我攻击,不好的情绪也会让我们开始攻击别人。比如,觉得都是因为你,所以我才这么痛苦。于是就开始抱怨,指责,吵架,使得关系受到影响,双方都很痛苦。

因此,如果我们没有那么hold得住,让我们难受的就不仅仅是情绪,还有情绪带来的一切。

我是在实践中慢慢开始练习,不断看到情绪带给我的其它部分。如果有对自己的攻击和对他人的攻击,就去疗愈。肯定还是有很多创伤,议题没有清理好,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不合理认知才会被情绪带动起来。最后,慢慢地,只是聚焦在情绪上。

当我们只是聚焦在情绪上时,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是看怎么做对情绪更好。情绪很难通过压抑和转移消除的,现在这些情绪就是过去压抑和转移后一直留存的。又出现了,那就尽量不再压抑。如果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无法照顾情绪,那就给自己留一点交代:我会找时间来看你的,等我。

情绪出来的时候,给它空间和时间,就只是很纯粹地去经历。

就像一个孩子,当他失去了一个心爱的玩具,大哭,他不会一边哭一边骂自己: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只是充分地去哭。哭完了。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当然,我们长大以后的丧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和接受,那就给自己这样的时间和空间。

总结一下,当我们情绪emo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做:

1

辨认出这个情绪。也许是悲伤,也许是愤怒,委屈,恐惧等等。如果可以知道来自于哪里,会更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前期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帮助我们探索。

2

给这个情绪时间和空间流动,甚至让它吞没我们。这个过程很困难,所以需要不断练习。如果愿意,可以试试看。做法就是不去对抗,在痛苦里熬着。其实不对抗的时候,情绪也就那样。真的没那么痛苦。很多时候痛苦来自于我们的对抗。不对抗,就是顺势流动。悲伤就好好悲伤,愤怒就找枕头打,恐惧就抱着枕头躲起来发抖……无妨。

3

如果能做到第二步,情绪所带来的自我攻击和攻击他人相对会少一些。如果做不到,我们也随之会启动很多不合理的认知和不适当的行为。比如骂自己,骂别人。试试看,停下来这么做,回到第二步。

4

情绪该走就会走,还留着是因为还有留着的理由。比如我的状况,离最后的接受虽然越来越靠近了,但还有一些距离。那就继续在第二步呆着吧。如果很难受,回到第一步,找合适的咨询师支持你。

说了以上4点,其实也就是一点,那就是别憋着,别忍着,去经历。对情绪确实可以有多一些认识。如果愿意,可以试试我近期推出的十节情绪音频课。可以说我这十几年的情绪学习和实践都整合在这十堂课里了。(点击链接可跳转课程介绍)

一个关于“情绪”的伪命题却是停止内耗的关键

虽然我一直在实践情绪管理,但该有的情绪一样也没少。我现在的状态是好好去享受这些情绪,因为随着成长和疗愈的不断推进,情绪只会越来越少,人只会越来越平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陷入emo,如何走出来?
内省---自我安抚
情绪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穿越孩子的愤怒
需求和期待未被满足的时候,你还敢再提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