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可以边泡温泉边给我做心理咨询吗?

1

1

1

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有过很多来访者问的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想要和我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在一个不同于心理咨询室的场合。

其中有一个女性来访者,在一次咨询后问我:老师,我觉得咨询蛮好的。但是否可以换一个地方呢?更放松的地方。我可以请你泡温泉,然后我们边泡边聊。

我不敢想象我如果答应了,会是怎样一个场景。我俩穿着泳衣,在一个温泉池里泡着。她不由自主想要展示或者遮盖自己的身材,我也总是注意到我身材里碍眼的地方。热气腾腾的温泉,谈到关键时候,不知道是掩饰还是逃避,来访者在池里做着不同的动作。玩玩水,游几下,扑腾点水花。她脸上的是泪水还是水花也分不清。

结束后一起去洗澡,换衣服。

这样的场景真的适合做心理咨询吗?

也有来访者很希望和我在外面吃饭,喝茶,喝咖啡。说那样的环境更放松。

我当然都是一一拒绝,毫不犹豫。

所谓更放松的环境,其实对于来访者来说,是更有掌控感的环境。在这样她熟悉或者选择的环境里,她心理上首先有了掌控感。对于接下去潜入内心深处,似乎有个落脚点,没那么害怕了。

话说回来,当一个人选择温泉,饭店,咖啡厅,茶馆去探索自己的时候,TA真的想潜入内心深处吗?TA真的准备好了吗?

其实,从一开始咨询师答应来访者的这个需求开始,接下去的咨询工作已经开始扭曲了,效果也完全偏离了方向。甚至完全是反效果。因为当来访者的个人意志在主导咨询,而咨询师也顺从的时候,其实这场咨询也还是在走来访者人生模式的老路。

当然,也有来访者只是想和咨询师有咨询室以外的关系,更亲密,或者想把咨询师发展成朋友一样的人关系,以后求助更方便。

这样真的好吗?当咨询师真的成为了更亲密的关系,你还是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更有主动感,掌控感了;另外,是不是我就可以随时找咨询师了?那样有问题也不怕了。有问题就找她。

这样真的对来访者有帮助吗?充其量只是给来访者内心的孩子状态重新找了爸妈,TA还是可以撒手不管,反正有事就甩手给咨询师:你说怎么办?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办?哦,你说第一步先这样,那第二步呢?

不仅仅咨询师不堪重负,来访者也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自我负责,一点帮助都没有。

2

2

1

我从事心理工作,朋友亲戚都知道。也会经常说,来我家看看我孩子怎么了。或者一起吃个饭,看看我家孩子怎么了;或者看看某个成年人怎么了。也会经常推荐来推荐去,让那些人有问题就找我。

甚至有一次,我回老家休假中。某个邻居妹妹知道了,直接上我家敲门。那时候我好像刚睡醒,好像还穿着睡衣在客厅削水果吃。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感觉也不会是我爸妈啊!打开门一看,是邻居妹妹,左手提着一箱牛奶,右手牵着自己孩子,说:姐姐,你帮我女儿看看。

说着把牛奶放在了家里,两个人就进屋来了。

她女儿还小,估计小学一二年级。不知道她尴不尴尬,反正我很尴尬。

所谓的尴尬,并不是因为我穿着睡衣,而是,我们似乎在一个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被推入了一个需要裸诚相见的场景。

不管我和那个孩子是否认识,不管我们的环境如何,不管我的状态如何,你们就去赤裸裸面对彼此吧。当然对于咨访关系来说,更需要的是来访者敞开自己,暴露自己。

作为一个咨询师,当然有同理来访者的能力。知道来访者正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中,我们更是无法无视,直接侵入。

也有朋友会不断推荐她的朋友与我聊一聊。这里面的微妙关系,其实很难言说。

聊一聊,肯定是希望看到她朋友及其家庭怎么了。但说实话,这就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就像一个医生需要诊断一个病人目前是什么情况,就是需要一整套正规流程的检查和分析。我平常在咨询室里去了解来访者,探索他的各项信息,寻找各种线索,形成治疗地图,这是一个很专注很专业的事情。绝不是随便看几下,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当然也可以简单看一下,再三言两语说一说,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用。到底是要给对方一些心理安慰还是双方因为社会关系网以及各种礼仪需要走一个过场?我觉得意义都不大,我甚至觉得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当然,朋友间吃饭,介绍互相的朋友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是专业的判断,分析和干预,绝不是那么随便简单的一件事情。

有的大人带着孩子出席我们的聊天,或者直接说老师你帮我看看他怎么了;或者跟孩子谎称我只是某个阿姨,私底下拜托我和孩子聊一聊,看看能不能改变点什么。

我真的做不到。不是我不愿意或者摆架子,而是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没有和孩子建立关系时,我们无法深入更多的内心世界,根本无法真正看到和解决什么;而真的和孩子建立关系,也需要孩子知情,愿意,双方坦诚相见,真实不隐瞒。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却期待我像一个神医一样马上挥刀手术,不仅仅不可能,没有用,甚至会有很多负效果。孩子更讨厌父母,孩子再也不相信心理咨询师。

03

为什么心理咨询一定要在咨询室进行?为什么心理咨询一定要收费?

首先,这是意愿度的体现,是关系平衡的一个保证。来访者愿意付费,愿意前来一个共同约定的场所,说明ta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探索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像一个在手术台上配合的病人一样,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不然都要开始手术了,还百般挣扎,怎么能好好走好接下去的每一步呢?

关系的平衡很重要。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是付出很多的,最重要的是精力和专业性。来访者能免费得到这些吗?就算咨询师愿意不收钱,来访者也会内疚,觉得亏欠对方。这种情绪会干扰咨询的进行,总有被障碍住的感觉。

而来访者付了钱,这个关系就有了某一个程度的平衡。来访者可以坦然去面对咨询师的给予,也敢于去感受咨访关系带给自己的爱和滋养,也可以心无旁骛地去体验咨询师带给自己的各种启发。

费用保证了一个公平干净的环境。咨询师和来访者反而可以去面对纯粹的关系。

其次,咨询室是一个专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其他干扰,双方都无法随意逃避和转移,只能不断回到核心问题上。咨询师可以安心和来访者建立关系,也可以在这个安全地空间里尝试各种促进疗效的行为。

还是一样的比喻,重要的手术就是要在手术室进行。咨询室有促进咨询效果的各种道具,灯光,甚至颜色。这一切都是一种保证:两个人好好对待来访者的问题。节奏有快慢,但一定是精准高效的。

总而言之,也许来访者有自己的各种考量,希望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靠近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但确实,如果真的要有效求助,就是老老实实去寻找咨询师,在适合的场地,好好去面对和处理。我们在求助时,其实就是已经在迷茫的状态里有一段时间了。迷茫的自己无法给自己指明前路。就是要放下自己的预设和模式,才有更快更好地走出困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无能为力,也是一种置之死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例“逆反行为”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暴力分析≠心理咨询
【督导感悟】(七):我不是“问题人”
当来访者问咨询师是否喜欢自己时,该如何回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