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解剖学 | 经下丘脑的切面:视前区和视上区

神经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按照神经系统概述、局部神经科学和系统神经科学的顺序进行了分类编排,使读者可以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了解复杂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系统功能

扩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同时添加了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在信号传递、转录因子、干细胞、诱发电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等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突破,进一步阐释了神经系统在正常和病理状况下的特点

附加显微图像、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切片染色图,为学习神经科学提供了全面的视觉辅助从睡眠障碍到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从癫痫的生物学基础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新增的“临床意义”板块简明扼要地展示了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在神经科学中的结合

经下丘脑的切面:视前区和视上区

图片来源: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视前区的主要神经核(切面1)包括视前内侧核和外侧核

终板血管器(OVLT)位于下丘脑区域, 属于室周器官(不含血脑屏障)

视上区(前区)的主要神经核(切面2)包括视上核(SON)、 室旁核(PVN)、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区以及下丘脑外侧区(LHA)

有些核团,如室旁核(PVN), 具有许多亚区(如大细胞和小细胞区),这些亚区包含许多具有独立投射和特殊功能的化学能神经元(20个或更多)

这些神经元有时会相互混杂在一个神经核亚区内

临床意义

下丘脑和脑干结构参与睡眠 - 觉醒周期的调节

视前区的消融损伤会导致失眠

一部分视前神经元在睡眠时被近乎最大限度地激活,用以抑制下丘脑后区神经元(如结节乳头神经元)等有助于清醒的神经元

下丘外侧区 (LHA) 也通过分泌一种活性神经肽-下丘脑分泌素参与觉醒

LHA激活结节乳头神经元以及脑桥蓝斑 — 一群去甲肾上腺素能细胞,投射纤维至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所有区域,对唤醒起到重要作用

早期曾流行的昏睡性脑炎(昏睡病)表现为患者中脑和下丘脑后区受损的症状,这一现象体现了下丘脑后区在交感神经激活和唤醒中的作用以及前区和视上区在副交感神经激活和安静、修复、稳态维持中的作用

嗜睡症包含周期性发作的压倒性白天嗜睡以及突然发作的昏睡,这种突然发作甚至会发生在正在进行活动时

患者会在发作后醒来并达到觉醒

夜间睡眠可能会易醒,但这并不是白天睡眠发作的原因;嗜睡症患者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只需要几分钟而不是几小时

很多刺激因素(如:强烈的情感、兴奋、大笑)可能会导致猝倒症的发作,期间膝关节瘫软、跌倒,后紧随突然的睡眠发作

睡眠呼吸暂停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常伴随肥胖

临床表现包括长时间憋气后深呼吸、 睡眠不安和重度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视交叉上核 (SCN) 位于视交叉上方,包含中枢神经系统中作为起搏器控制昼夜(或昼夜节律)的主要神经元

从对生活在没有外部光源的穴居人群的研究中发现,这种内源性的起搏器周期比24小时稍长;然而视网膜到视交叉上核的传入信号可以将昼夜节律调整为 24 小时

昼夜节律调节许多激素代谢水平(如:傍晚时皮质醇含量低,在早晨起床前含量高;褪黑素在晚间含量最高)和生理功能(如:清晨时血压和中心体温最低,下午时最高)

这些昼夜节律的叠加受到更加广泛的因素的影响,如睡眠 - 觉醒周期、生活压力、活动量和其他环境因素

睡眠对调节皮质醇节律尤为重要

睡眠障碍或睡眠不良会打乱皮质醇的昼夜分泌节律,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引起脂肪在腹部沉积,还有可能会导致代谢综合征,伴随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IL) -6]水平升高以及心血管疾病、卒中 2 型糖尿病和多种癌症风险的增加

SCN可被边缘系统和其他前脑因素叠加影响的昼夜节律所干涉

反之,SCN 向下丘脑、蓝斑和边缘系统其他区域发出的轴突投射可对相应的激素分泌和生理功能进行昼夜节律调节

参考文献

[1] 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 第3版)

编辑

作者:小赵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脊柱实际上是练脑
【引用】下丘脑
为什么吃饭有饱的感觉,而睡觉却有时总也睡不够?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科学家顺藤摸瓜找到了那条神经通路...
下丘脑的解剖及其主要核团
主题:下丘脑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