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打疫苗?疫苗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疫苗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疫苗被发明之前传染病导致无数成人和儿童致残和死亡,他们没有免疫防御能力来对抗他们。

通过将他们暴露在能引起强烈免疫反应的物质中,接种疫苗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感染或严重疾病。

因为消除了曾经可怕的传染病天花,白喉,和小儿麻痹症,疫苗被誉为现代卫生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早在11世纪时,我国就有通过从天花感染者身上提取结痂组织,在常温条件下贮存一个月,在研碎并与植物混合后,用鼻子吸入所得的粉末,这就是最早的概念疫苗接种和免疫接种。

免疫系统如何工作的呢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有几道防线,有助于抵御疾病和抵御病毒感染. 它们大致分为两部分: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先天免疫

先天免疫一般指非特异性免疫,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个先天免疫系统包含为自身提供的抵御疾病的前线防御系统,由一旦出现病原体便会立即激活的细胞构成。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病原体;他们只是“知道”这种病原体不应该存在并发动攻击。

SEM下的树突状细胞

防御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尤其是树突状细胞,负责将病原体呈递给免疫系统,以触发下一阶段的防御。

适应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也被称为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系统对前线防御者捕获的病原体作出反应。一旦出现病原体,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疾病特异性蛋白质(称为抗体)攻击病原体或招募其他细胞(包括B细胞或T细胞淋巴细胞)为身体防御。

SEM下的战斗中的T淋巴细胞

抗体被“编程”以识别其表面的基于攻击者的特定蛋白质抗原. 这些抗原用于区分一种病原体和另一种病原体。

一旦感染得到控制,免疫系统就会留下记忆B细胞和T细胞,作为防范未来攻击的哨兵。其中一些是持久的,而另一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并开始失去记忆。

记忆B细胞

疫苗接种的工作原理

疫苗可以训练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对抗特定的致病微生物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然后,它们会留下记忆细胞,一旦病原体卷土重来,这些记忆细胞就会发动防御。

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疫苗可以对许多传染病提供保护,要么完全阻断,要么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通过自然地将身体暴露于日常的病原体中,身体可以逐渐建立一个强大的防御系统,抵御多种疾病。或者,身体可以免疫的通过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包括引入一种被人体识别为病原体的物质,先发制人地引发疾病特异性反应。从本质上说,尽管疫苗本身不会导致疾病,但疫苗“欺骗”了身体,使其认为自己受到了攻击。

疫苗可能涉及病原体的死亡或衰弱形式、病原体的一部分或病原体产生的物质。

一种较新的技术使得新疫苗的研制成为可能,这种疫苗不涉及病原体本身的任何部分,而是向细胞传递基因编码,为细胞提供如何构建抗原以刺激免疫反应的“指令”。

疫苗种类

虽然所有疫苗接种的目的都是相同,都是以触发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为目的,但是疫苗的工作原理却不相同。

一般疫苗被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

根据传统和习惯又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含多肽疫苗)、类毒素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活疫苗使用一个完整的,已经削弱毒性的活体病毒或细菌,以使其无害的人与健康的免疫系统接触。病毒或细菌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最接近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因此,减毒活疫苗往往比许多其他类型的疫苗更持久,甚至不需要加强免疫。

减毒活疫苗可预防以下疾病: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轮状病毒、风疹(德国麻疹)、水痘(水痘)、水痘带状疱疹、黄热病。

不过人们通常不建议使用减毒活疫苗,因为这种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在免疫力差的部分个体可引发感染;突变可能恢复毒力 。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

灭活疫苗也被称为全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采用的是非复制性抗原(死疫苗),因此,其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也变弱,往往必须加强免疫。虽然病毒不能复制,但人体仍会认为它是有害的,并启动抗原特异性反应。

灭活疫苗用于预防以下疾病:甲肝、流感(具体来说流感疫苗)、小儿麻痹症、狂犬病。

亚单位疫苗与多肽疫苗

DNA重组技术使得获取大量纯抗原分子成为可能,亚单位疫苗只使用一片细菌或一点蛋白质来激发免疫反应。肽疫苗通常由化学合成技术制造。其优点是成分更加简单,质量更易控制。

因为它们可以不使用整个病毒或细菌,所以副作用不像活疫苗那样常见。尽管如此,疫苗通常需要多剂量才能有效。

亚单位疫苗预防的疾病包括:乙型肝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人乳头瘤病毒、百日咳(百日咳)、肺炎球菌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类毒素疫苗

有时候,你需要面临的不是细菌或病毒,而是病原体在体内产生的毒素。

类毒素疫苗使用一种被称为类毒素的弱毒素,帮助身体在这些物质造成伤害之前学会识别和抵御这些物质。

可使用的类毒素疫苗包括:白喉、破伤风。

载体疫苗

载体疫苗将抗原基因通过无害的微生物这种载体进入体内诱导免疫应答。它的特点是组合了减毒活疫苗强有力的免疫原性和亚单位疫苗的准确度两个优势,也可以同时构建一个或多个细胞因子基因,这样可增强免疫反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方向。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也称之为DNA疫苗或裸DNA疫苗。它与活疫苗的关键不同之处是编码抗原的DNA不会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核酸疫苗应包含一个能在哺乳细胞高效表达的强启动子元件例如人巨细胞病毒的中早期启动子;同时也需含有一个合适的mRNA转录终止序列。

mRNA疫苗

较新的mRNA疫苗涉及一种称为信使RNA(mRNA)的单链分子,它将基因编码传递给细胞。编码中有关于如何“构建”一种称为棘突蛋白的疾病特异性抗原的说明。

mRNA被包裹在一个脂肪脂质壳中。一旦编码被传递,信使核糖核酸就会被细胞破坏。

可食用疫苗

此类疫苗的载体是采用可食用的植物如马铃薯、香蕉、番茄的细胞,通过食用其果实或其它成分而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植物细胞作为天然生物胶囊可将抗原有效递送到粘膜下淋巴系统。

疫苗安全性

尽管有各种索赔和过敏反应的报道,疫苗还是有效的,除少数例外,是极其安全的。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疫苗在送到当地接种点或防疫站之前必须通过多项测试。

在获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许可之前,制造商要接受严格的监控临床研究阶段以确定他们的候选疫苗是否有效和安全。这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涉及大量试验参与者。

疫苗获得许可后,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批签发机构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审核、检验。

即使在疫苗获得批准后,它仍将继续受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测,使疫苗能够根据需要调整。

群体免疫

作为一个个体,接种疫苗可能会保护你,但它的好处和最终的成功是共同的。在一个群体中,有越多的人接种了疫苗传染病对这种疾病易感和可能传播的人就越少。因为,疾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群体中有抵抗力的个体数,而且与群体中个体间接触的频率有关。

如果接种足够的疫苗,整个群体就可以免受这种疾病的侵袭,即使是那些没有收到过感染的人。

不同疾病感染的“临界点”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我们必须为相当大比例的人口接种疫苗,以发展群体免疫。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早期的研究表明大约70%或更多的人口需要接种疫苗,以发展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是导致人类根除天花等疾病的原因,虽然天花曾导致数百万人的死亡。即便如此,群体免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条件。如果疫苗接种不坚持下去,疾病会再次出现并在人群中传播。麻疹就是一个例子,2000年美国宣布该病已被消灭,但由于儿童疫苗接种率下降,该病正在卷土重来。

而在疫情二次爆发的现在,只有全民继续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才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疫苗的概念和范围
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不在屁股上打疫苗?
笔记|《医学免疫学》免疫学防治
疫苗工作方式与原理
接种疫苗,小心过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