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心建议!不要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大家好哇,我是小序。
本周的一期一会要跟大家聊的一个话题是“信息过载”
你会不会经常跟我一样:
拿起手机想要做xx事,但很快被其他信息吸引,最后也忘记要做啥;
收藏了很多文章、视频,却一直在收藏夹吃灰;
没事就刷手机,刷着刷着一两小时就过去了;
对某件事本应有判断,但信息看多了就没主见了,很容易人云亦云......
更可怕的是,似乎永远在追热点、追新鲜的东西,常常感到焦虑但又缺乏行动力,大脑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迟钝。

1

比起信息闭塞,「信息过载」更致命

之前看过一篇讲“信息差”的文章,核心大意是说,很多人因为信息闭塞,让别人赚到了认知差之外的钱。

但我必须说,比起信息闭塞,信息过载真的更为致命。

我们能消化和利用信息的效率,远低于获取信息的速度,这就是「过载」——

我们储存的信息、资源,远远超出了我们能负担的范围。

信息的海量,并不意味着「可用信息的海量」。

事实上大量信息,至少对你的当下并没有什么帮助,最多你会把这些放在收藏夹储存起来,以备「以后也许可以用到」。

但大多数情况,在信息轰炸中,你大概率会不停地往里装,然后最终遗忘。

来自一个收藏夹一大堆有的没的,但不知道啥时候链接就失效的人(就是我)的自我反省。

而信息过载带来的坏处之一,就是信息焦虑

对信息高刺激的依赖,睡前大量刷视频看文字,睡觉的时候更难平复心绪,反而带着一种更大的空虚和焦虑以及负罪感。

对信息刺激,极端敏感,极度依赖,甚至我们连睡前片刻的「屏蔽」,短暂地脱离,都做不到。

害怕不了解网络世界发生了啥,担忧自己错过了很多信息差;

总是期望下一个“猜你喜欢”就是你喜欢的...

信息过载的坏处之二,就是无法专注

醒来第一件事往往是打开手机刷朋友圈,结果一个接一个地吃瓜,最后到真正学习工作时却因信息过载精神疲惫、精力涣散,恶性循环。

太关注别人的生活,明明和我毫无干系;太容易被骂战吸引,不停地消耗情绪;

而远超我们大脑能处理的信息,让我们不断在焦点中转移,寻找多样性和刺激性信息。

严重损害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夺走了支撑我们耐心和长时关注的“深度注意力”

大数据精准判定的“猜你喜欢”,很容易让你陷入「信息茧房」。

接受碎片化信息,以为收获很多,其实都是大量低密度无意义的信息;知识层次和眼界格局被封闭在小圈子里

又因信息过载导致缺乏主见,缺乏深度思辨能力。

长此以往,拒绝输出,懒得思考

对接受的信息总是囫囵吞枣,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以为自己学了很多,实际是人云亦云;

大脑越来越混沌、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降很快。

然后发现自己变得不爱思考,不爱动脑筋,变笨了。


2

对信息的迷恋,是存在性焦虑

学者刘擎在一个访谈中提到,

“年轻人一面喜欢独处,一面又热衷于获取信息,担心自己 out了,这是存在性焦虑的一个征兆。”

这戳中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痛点。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获取信息呢?
因为,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有一种快感:「我得到了这些东西」。
「得到」本身,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就是一种奖赏,而且轻而易举可获取。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用「收集」这个行为,代替「思考」和「使用」。
曾经我有一段时间,对信息的焦虑夸张到,从早上睁开眼睛到睡着之前,耳朵里都得有声音...
不管是听网课还是刷社交媒体,似乎眼睛、耳朵,总有一官要处于运作状态。

它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永远沉迷在碎片化信息里,每天花大量时间找要看什么;
没认真看完一本书,因为总有更多书被推荐;
看过的文章,有用的知识,根本没时间消化吸收。只有浅薄的输入,但有价值的自我输出依然表达不出来。
当我意识到自己时不时的焦虑,来自沉迷社交媒体后的罪恶感;
常常一不小心被分去过多精力,在信息洪流中忘却了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事。
我想,是时候信息极简了。
不排除人生需要适当放松娱乐,需要关注身边和世界,但如果你也有更重要的事去完成,就不要让自己被外界过多干扰,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
我们必须做减法,从同质信息的迷恋和娱乐围猎中跳出来,才能获得新知。


3

不要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有句话说得很好: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时间和注意力分配的过程。你所专注的一切,反过来定义了你是谁。

猛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每天都会刻意提醒自己减少精力分散的时刻

分享几个我觉得很有用的方式:

1、不主动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每天发生的无数信息,但90%的都与你自己无关。

但却在不经意间占用你的大脑,浪费你宝贵的时间,甚至引起你的焦虑情绪。

不要看与自己无关的信息,少看微博、朋友圈,少刷短视频。

关注过多无用的娱乐和社会新闻。

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

给自己设定时间,定期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把时间和精力都专注在自己身上。

人最顶级的能力是屏蔽力。

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2、针对性查找信息

被动接收信息很容易让人丧失思考能力,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主动去搜索,有针对性的主动查找信息,而不是习惯被推送、被喂养、被收割。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内容,然后主动搜索,而且不在无关的信息上做停留。

主动寻找和当时需要,才不会让自身丧失在冗杂信息的泡沫里。

3、关注附近的生活

在数字时代,人们前所未有地依赖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真实的社交逐渐稀缺。

社会学家项飚认为,社会的原子化导致人们表面上在社交媒体上极为活跃,但又觉得内心孤独无援。

我们总以为逃离现实,就只能去逃去远方,好在如今一切在发生变化

当你开始把目光从手机屏幕上抽离开来,注意力放到了现实生活里来。

去发现附近的生活,逛一逛附近的菜市场,去公园走一走,去参与进去,感知真实的人间烟火,你会有种简单纯朴的踏实感。

去感受,去沉浸,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在附近,就像那句话“人是活在无数个瞬间里的”


生活很美不是吗?

放下那些毫无价值的信息,找回自己的节奏。

分享一段有意义的话:

“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木和山川川湖海,分给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当你开始做时间的主人,你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

共勉!

-   E N D   -


时光序

你终身陪伴的私人管家

一款帮你规划时间

管理生活的全能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力不足。
豆瓣7.4分,这本书治好了我的知识焦虑
不慌不忙,对抗疲劳
绝大多数人会越来越笨,最终大脑内存只剩下1M
信息过载的10个症状以及它如何影响你的大脑和身体
这 5 个行为你以为在休息,其实非常耗精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