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玫瑾:孩子“不疯才怪”!5张图让你知道,现在孩子压力有多大?
userphoto

2022.11.22 河北

关注


希望所有的父母,不是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而是支撑孩子前行的力量。

无意间,在网上刷到李玫瑾教授的一则视频,很受触动。

她和女儿聊天时,说:你们这代人比我们这代人厉害,可以天天学东西,真棒!

孩子却说:我们这代人才羡慕你们这代人,你们太幸福了。


李玫瑾问为什么,孩子回答道:

你们感受不到我们的痛苦,每天从早上 7 点 10 分要坐到下午 5 点半,晚上写作业还要写到 11 点半,连周六日也被你们占上了。这不是一天,而是 12 年。


李玫瑾最后评价:这人不疯才怪呢!


平心而论,孩子说得确实有道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愁吃穿,但承受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就我自己来说,女儿今年冲刺小升初,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

虽然我们尽量给孩子减压了,但孩子还是比以前累。

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许比你想象得还大。

01
从来没有一代孩子
要负担这么沉重的课业

《小舍得》热播之后,很多观众觉得疑虑:现在的孩子,真的像子悠这么累吗?


知乎上,一位海淀妈妈给出了回答:现在的孩子,真的这么累。

虽然她不主张鸡娃,但孩子上了小学,也被迫进入寒窗苦读模式。


先说说每天的作业,孩子大致要完成这些内容:

看起来不多,但现实是,一分钟的儿歌打卡,需要半小时的练习,半小时的录制。


各科作业累计起来,再算上复习、预习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工程量真的不小。

有时候孩子做着学校作业,靠着坐姿矫正器都能累的睡着。


这还是一个没有课外班的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弯道超车,还会布置「额外加餐」。

也许有人会说,海淀作为全国的教育高地,学业压力自然比较大。

事实上,现在孩子承受的课业负担,普遍都不轻松。

学得多是一方面,学习的内容,也比我们小时候难得多,孩子们自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消化这些知识。

《2018年中国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孩子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到了 17 个小时,位列全球第一。

有这么几张照片,记录了这届孩子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二年级女孩的手,因为写字太多,小小年纪就磨出了老茧。


太多的作业,太沉重的书包,已经把孩子的脊柱压弯。


深夜,写作业的孩子,打出大大的哈欠,也没放下手中的笔。


原来写完卷子和作业,摞在一起,比孩子自己都高。

以上图片均来自-摄影师张伏麟纪实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

这些照片中,有你的孩子,有我的孩子,它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的生活缩影。

8 成孩子睡眠不达标,儿童近视率上升到了 70.6%,还有 70%~80% 的中小学生体态不良……

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容易,但是容易胖,容易近视、更容易睡不饱。

当大人还在抱怨 996 的时候,可能有的孩子上小学可能就开始了 007。

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的孩子这样,承受着这么沉重的课业负担。

02
从来没有一代孩子
要发展这么多的才艺

前段时间,《卧底鸡娃群》刷屏了朋友圈,里面那份「鸡娃黑话宝典」,让人啼笑皆非。

在鸡娃黑话里,应试教育类的学习,被大家称为「荤鸡」。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艺术、体育方面的「素鸡」。

现在的孩子,为了应试要上补习班,还要发展才艺,上各种兴趣班。

其实我一直觉得,孩子有一两样特长是件好事。

这样孩子在学业之余,在爱好中宣泄压力,也能培养坚毅的品质。

但凡事过犹不及,兴趣班上太多,把孩子时间全部填满的话,只会让他们不堪重负。

在综艺《告诉世界我可以》中,有一个 6 岁的杭州女孩甜心。

妈妈给她一口气报了 10 个兴趣班:主播、模特、英语、滑冰、画画、舞蹈……



一周 7 天,一天 24 个小时,孩子的生活按表掐点,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样被兴趣班填满的孩子,其实不再少数。

他们就像陀螺一样,学校、补习班、兴趣班,天天连轴转,不敢停下一步。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显示:

六成儿童参与课外班,上学日 5 天上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 3.4 小时,周末两天参与课外班的累计时间为 3.2 小时。

退一步讲,即使家长不报班,素质教育的口号一吹响,学校也少不了各种安排。

拿我们自己来说,女儿校内有免费的兴趣班:游泳、冰壶、健美操、乐团……孩子们放学后必须选一个。

再加上各种比赛也是:学科类的,文艺类的、体育类的,艺术类的。

如果再遇上级别较高的比赛:校级、区级、市级;初赛、复赛、决赛……

比赛要花时间,培训要花时间,这么算一算,属于孩子自己的部分所剩无几。

如果说,到这一步,我们和孩子还有一定选择权。

但去年,教育部又宣布:把体育和美术纳入中考范围。


这个消息,不管是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拼文化课的成绩,已经让孩子们疲惫不堪。

但时间再紧张,身体再疲乏,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得挤出时间,迎头赶上。

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的孩子这样,要培养如此多的「兴趣」和「才艺」。

03
从来没有一代孩子
承担着如此大的心理压力

《环球时报》曾写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说:

在中国,最累的是孩子,因为他们很小就已经懂得要强了。

一个孩子懂得进取,有上进心,乍听起来,这是一件好事。

但让人心疼的是,这是孩子被压力「催熟」的无奈心理。

图片来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他们从上学开始,就要面对一重又一重的心理压力。

第一重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之前看过一组数据:2019 年,全国初中毕业生是 1454.09 万,普通高中招生是 839.49 万。

算下来,全国普高录取率只有 57% 左右。

复读不行,择校无路,民办清退……在残酷的现实下,孩子们已经没有后路可退,只能选择背水一战。
第二重是,来自同龄人的社交压力。

一位朋友的孩子,因为没有在学校交到朋友,曾这样对妈妈说:

妈妈,我宁愿多 100 倍作业,也不希望没有朋友。

你看,被同龄人抛弃的孤独感,就足以让人寝食难安了。

图片来源:电影《唇上之歌》

第三重,是来自父母长辈的情感压力。

我们说,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会有一种无条件满足父母的本能。

另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却少了。每个孩子都是被父母、长辈,精心呵护长大的。

因为被承载了太多的心血、精力和资源,孩子们不愿辜负,也不敢辜负这份心意。

如果父母有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孩子就会不断压抑自己,来迎合父母。

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的孩子这样,还没长成,就要承担来自社会、同辈、家人的三重压力。

图片来源:电影《云上日出》

我们常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原来未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甚至更苦。

我们小时候,虽然也抓学习,但还有可支配的时间,也有过肆意欢笑的青春。

但现在的孩子们,连发呆、无聊的空隙都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容易,既然父母子女一场,是我们莫大的缘分。

有爱,有理解,有体谅,我们才能相互支撑继续走下去。

希望所有的父母,不是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而是支撑孩子前行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都是快乐教育?一位远在加拿大的中国妈妈告诉了我们真相
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不是家长必须的选择?
易烊千玺7岁弟弟破世界纪录!高中辍学的妈妈凭什么养出天才儿子
这样上兴趣班,不如不上
育儿之路(二十七)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学生上学途中“崩溃”大哭,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