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罢 倚松 玩鹤

昨天看到一篇写西泠印社高式熊老人的文章,忽然想起来我还欠人家一篇西泠印社的稿子,这篇算是还债,虽然当初拜托我写稿的人自己估计都不记得了。

缘起大概要追溯到我在杭州短暂工作过的两年,13年春节接了父母来杭州小住,周末就带着他们游山玩水,父亲爱书画篆刻,孤山西泠印社自然要去,那天很冷,大雪纷飞,几处山茶似火,红白相间煞是好看,更兼满山梅香,冷冷清幽,那时父亲还没生病,身体硬朗,记得他看着长廊上的碑文对我说,这里大概是中国文化最高点了,也是杭州最值钱的地方。我那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西泠印社了解并不多。

没过多久,偶然认识了一位西泠印社工作的朋友,他当时正读某名校EMBA,需要写毕业论文,但他觉得自己从事行政工作日久,笔下生疏,想拜托我代笔,适逢元旦他们组织去灵隐寺听主持讲法过新年,于是带着我蹭了一堂课,这欠了人情倒不好推脱了,还不敢马上答应,偷偷回来上网搜资料,这一下倒引起了我的兴趣,觉得西泠印社太值得写了,太值得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西泠印社的故事了,于是爽快答应。

我当时最想写西泠印社的精神,就提出要求,采访几位还在世的西泠印社名家,朋友第一个推荐的就是高式熊先生,也是社长,住在上海,结果打电话过去,说老人最近身体不好,不接受采访。(注:高式熊老人2019年去世,享年98岁,也是一位金石大家。)

仅凭案头资料我可不敢动笔,后来我回沪,工作又忙,这事就搁下了,但心里是一直记得的,我确实想为西泠印社写点什么,虽然我不懂篆刻。但西泠印社在我心中,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文化中,都早已超越了仅仅是一个爱好印学的民间社团的影响力,值得更多人知道它的故事。

西泠精神最让我感佩的有3点:

1、君子不争。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可就是这样誉满海内外的名社,四位创始人除了争着出钱出力,捐出自家房屋地产,捐出自己毕生收藏和作品,奔波劳碌为印社筹钱,在国破家亡之际省吃俭用托付可靠之人护社之外,他们都不想当社长!你相信吗?印社曾经长达十年没有社长,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今天还会不会发生?

今天受欢迎的是宫斗剧,是向上管理,是为了去掉职务上的“副”字削尖了脑袋,甚至不惜买凶杀掉正职,而就在并不遥远的百年前,就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几个名正言顺的创始人,争着出钱出力,却不争社长之名,这是西泠印社的DNA,干净纯粹,他们就是单纯地痴迷篆刻,爱好金石,他们真的做到了“给石头以人格,给人格以石性。”

创始人的君子之风,定了西泠印社的基调,后来人都自觉传承沿袭,一百年都没变调。

他们的一生,真金石之交也

而那时的高级官员,也能做到不争。当时的孤山都是私人地产,印社曾经因为侵占了旁边大户人家的房地而引起纠纷,这大户人家就是晚清首富盛宣怀,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就是他创办的,本来盛宣怀很生气,但当听说是印社后,不但不打官司了,还主动把房产捐给了印社。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这样的佳话吗?

桃李不言而成蹊,西泠印社的外国学生,也不争。西泠印社深刻影响了日本篆刻界,日本的西泠印社成员小林斗庵将自己不惜重金购得的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先生的“西泠印社中人”印章捐献给印社。

小林斗庵

这枚印章有多宝贵?

小林购得后曾写下:“吴缶庐先生所作'西泠印社中人’一印,余丁丑正月购得于沪上,无量欢喜,为斗庵藏印中瑰宝。”但他不是为了私藏,却是为了送印回家。

2、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延续文脉的使命感。

西泠印社成立存续期间,也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激荡之际,大好河山被列强蹂躏瓜分,我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人醉生梦死,有人投敌卖国,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人推广白话文,高喊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在此时回到故纸堆,回到秦砖汉瓦,回到甲骨文,回到文字的源头,没有骨子里真正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为千秋万代延续文脉的使命感,怎么能在颠沛流离中初心不改?

就像钱穆先生在抗战时期坚持写《国史大纲》,就像鲁迅先生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他们是柔弱的江南文人,也是“士不可以不弘毅”。

3、生活的艺术

印社有许多名家印品,但最打动我的是六个字,琴罢、 倚松 、玩鹤。中国文人,大概是最懂生活艺术的一群人吧。

宋徽宗贵为天子,他理想中的生活却是松下抚琴,二三知己雅集而已。

宋徽宗《听琴图》

乾隆自号十全老人,平生无遗憾,他却要宫廷画家郎世宁画出儒生的他,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脱下龙袍,只能在画中偶尔逃离,他真正羡慕的也不过是文人生活罢了。

皇帝们羡慕文人墨客,文人们向往谁呢?

孤山上有一座墓,中国人都会背诵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句子无人能超越,因为无人能像他一样梅妻鹤子,他是林逋,传说他梅妻鹤子,人们为他筑墓,也为无数文人的小心思筑梦。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的长子文彭,曾任国子监博士的”文国博“,他觉得琴为心声,松为品格,鹤为自由,人生最好的时光,也不过就是一曲琴罢,起身倚松,逗弄仙鹤罢了。

在普遍焦虑的当下,谁能闲适我们上一次安静听琴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倚松而立是什么时候?上一次看到仙鹤是什么时候?

不争的君子之风,埋头苦干的金石品格,为往圣继绝学的从容和使命感,悠然物外的闲适心境,集于一身一生,这是我爱的西泠印社精神。

就像父亲所说,西泠印社是中国文化最高学府,我只是在院墙外溜达,更多故事,留待来日我稍有长进再继续写。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

2021-5-28于柔慈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遗]金石篆刻(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高清西泠印社收藏印选下集欣赏
丁辅之 篆刻《耦杲夫人检点金石记》芙蓉石印
西泠印社藏先秦及汉魏铜印选
参观《鸿雪留痕 金石情深——西泠印社藏李叔同印刻展》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