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十二、大汉王朝


楚汉这点事,两千多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两个故事高潮。头一个,韩信擒魏、捉代、灭赵、下齐。第二个,楚霸王受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这两段故事被小说家们演绎的够够的了,唯独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到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这段历史无人提起。刘邦怎么就当了皇帝?汉国怎么就变成了汉朝?诸侯王们到底怎么得罪刘邦了?这些故事,非常有意思。

先说项羽被杀以后,刘邦在鲁县为项羽以鲁公的身份举行了葬礼。刘邦向世人表达了他忠于义帝熊心的那份情操。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会儿也没有民主共和的概念。所以谁是下一任中华大地上的皇帝,非常的重要。

诸侯和群臣一致推戴刘邦,为什么呢?实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刘邦当皇帝符合礼法。当年秦末革命,革命家们共同认定了两点共识。第一,秦朝是反动王朝,必须推翻。第二,义帝熊心是合法的天下共主。后来楚霸王项羽之所以成了独夫民贼,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害死了义帝,变成了楚霸王反动派。刘邦诛灭了反动派头子项羽,推翻了项家王朝,理论上熊心还是天下共主。但是熊心死了,还没有后人,省去了刘邦的很多麻烦。义帝时代合法的王爷分别是齐王田假、齐王田儋、赵王歇、燕王韩广、魏王咎、韩王成。后来义帝又用生命坚持着分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秦王。如今经过楚汉之争,义帝时代的王爷,只有刘邦一个了。那刘邦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熊心在的时候,恢复的是周朝体制。如今项羽死了,也应该恢复周朝体制。如果恢复周朝体制,那乐子就大了。大汉初年的王爷们,没有一个是周朝诸王的后裔,所以周朝体制不能恢复。诸王当中,张耳先走一步,去跟陈馀到阴间掰扯谁不义气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继承赵王爵位,他和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是刘邦封的王爷。燕王臧荼是归顺刘邦的王爷。剩下的就是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尉,这俩身份特殊,待会儿再说。韩信(前韩王)、彭越、田横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型的疑似王爷。

所以大家一致推荐刘邦当天下之主,让刘邦分配利益的蛋糕。老规矩,刘邦推辞三次,群臣劝进三次,刘邦这才勉为其难的当了皇帝,定都洛阳。刘邦为什么推辞三次?仅仅是作秀吗?不是。这件事的意思是:可是你们推举我分蛋糕的,我说我不当,你们偏让我当,我当了怎么分你们都得听我的,谁不满意都得忍着

那么说刘邦怎么分蛋糕呢?这学问,比项羽当时分蛋糕的时候大多了。头一个,齐王韩信。根据之前的约定,陈县以东到大海“与”韩信。刘邦说了,楚地应该封给义帝的后人。可惜的是义帝没后人,齐王韩信是楚国人,那干脆把齐王韩信迁徙到楚地,改封为楚王。楚地与了韩信,齐地那就不给了。毕竟刘邦给项羽在鲁县发丧的时候,夺了韩信在山东的军队。第一块蛋糕分好了,楚王韩信。

论实力,彭越仅次于韩信。淮阳往北到谷城,之前说好的给彭越,现在给了,这多敞亮。第二块蛋糕分好了,梁王彭越。

当年荥阳大战,刘邦跑路,纪信替刘邦死在了项羽手里。随后荥阳城破,守将韩王信投降。没多久韩王信又背叛了项羽,又回到了刘邦帐下。这一来一回,这位同样叫韩信的韩国人还是韩王吗?现在刘邦给了明确的答复:第三块蛋糕是你的,韩王韩信。

下一位,英布同学,这是囚犯中的骄傲。英布自从跟了刘邦,一直是很尴尬的存在。韩信兵围垓下的时候,刘邦为了拉拢英布尽力,封英布为淮南王。如今大汉王朝成立,淮南王英布理应分走一块蛋糕。

臧荼,这是当初项羽册封的王爷。韩信灭赵以后,臧荼投降了韩信,继续享受王爷待遇。臧荼和刘邦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臧荼位置敏感,位处边关。所以,臧荼,这块蛋糕是你的,燕王臧荼。

张敖作为赵王张耳的传人,于情于理都应该在大汉王朝建立后分走一块蛋糕,赵王张敖。

下面要说的两个人更有意思了,当年项羽分蛋糕的时候,南方三王除了英布以外,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是俩另类。他俩不怎么打仗,也没参与楚汉之争,却一直高居王位。共敖属于项梁的人,当过楚国的上柱国。公敖在项羽的授意下,参与了刺杀义帝熊心的活动。后来共敖病死,其子共尉继承了王位。吴芮是周朝吴国的王族后裔,他也曾参与刺杀义帝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了,理论上英布、吴芮、共尉都是阶级敌人。不过英布投诚早,属于进步人士。吴芮啊,有点像三国时代的马超。大家熟悉的马超镇守西凉,羌胡不敢造次。西域胡人不服什么曹操、诸葛亮,就服气神威天将军马超。吴芮也是这个特点,当年的江南地区是百越人的地盘。百越厉害着呢,大秦帝国动用了五十多万军队才征服了百越,期间还战死了一个国尉。但是在吴越地区,越人不管中原谁是秦始皇、项羽、刘邦,他们只服吴芮。所以,吴芮作为刘邦的统战对象,分走了最后一块蛋糕,长沙王吴芮。

共尉呢?不好意思,革命时代既没有投诚表现,又不具备统战的资格,那就随意了,奶油都不给他一块。共尉不服,宣布临江国独立。刘邦当然不允许两个汉朝或者一汉一临的情况发生。马上派出卢绾和刘贾这对老搭档攻打共尉,结果久攻不下。猛将靳歙火线增援。这才活捉了共尉,押送洛阳接受人民的审判。

等等,还有一位疑似王爷眼巴巴等着呢。这位就是田横,梁王彭越的好朋友。对不起,田横是彭越的朋友,但却是楚王韩信和赵王张敖的敌人。虽然田横对革命有功,但是看在楚王韩信的面子上,田横只能委屈了。

外人委屈就委屈了,自己人可不能委屈。刘邦的庶长子刘肥接手了韩信的齐王爵、嫡长子刘盈封皇太子。另外刘邦还准备了一堆儿子等着当王,一场刘姓王取代异姓王的政治运动即将展开。

刘邦分封异姓王,是那个时代老刘不得不做的妥协。当年让人家帮忙革命来着,如今分给人家利益,也是当初说好的条件。但是刘邦对异姓王不信任,这七王里面,刘邦一个都不信任。刘邦知道异姓王厉害,因为他自己就是楚朝异姓王颠覆政权的典型案例。所以怎么干掉异姓王,是接下来刘邦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历代王朝,从秦朝开始,只要是统一的大王朝,都对开国君主登基前的同行大加排斥。

秦朝是王国取代宗主国的典范,所以秦始皇大刀阔斧的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隋朝是丞相(上柱国)篡位的典范,所以隋文帝杨坚施行三省六部制来分相权。唐朝是关陇贵族做大产生的王朝,所以从唐高祖李渊到唐高宗李治都在想办法削弱关陇贵族的实力。宋代是典型的武将篡权夺位的王朝,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搞了杯酒释兵权夺了武将的兵权,又开创文官带兵的先河,设立枢密院以文制武。元朝靠快马弯刀夺了天下,所以有元一代对民间武器的管控空前的严格,六家合用一把菜刀还得实名制,家里藏副盔甲都是死罪。明代是典型的农民逆袭王朝,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考八股、建特务机构、地方设三司衙门,桩桩件件都是在防止农民造反上做文章。清朝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全面逆袭建立的王朝,所以清朝的最根本国策都用在了如何削弱游牧民族上面。比如把喇嘛教定为国教在蒙区传播,比如分化蒙古族,比如在蒙区实行盟旗制度和计划生育制度,还不许人家随意科举。

    再看汉朝,那是典型的异姓王造反成功,所以刘邦一定要剪除所有异姓王。至于这招怎么玩,下节再聊。

写有态度的文章

坚守最初的梦想

是我的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最初封了8个异姓王,为何最后只有这位异姓王得以善终?
刘邦接连斩杀异姓王爷,此人做法让刘邦刮目相看,封国传承了五代
登上皇位后,刘邦杀绝了异姓诸侯王,却为何唯独不动他?
最早杀功臣的开国皇帝
两千年前的一代战神,背负了汉朝最大冤案
刘邦死前才明白,当年项羽在乌江岸放弃逃生,是有大智慧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