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厂:南社主盟柳亞子的“紅”詩太過諂媚了

丕謨《古今書法名作鑒賞大成》收入柳亞子的書法

最早知曉柳亞子的名字,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剛皈依佛門之時。當時寒家推崇弘一法師,有關法師的詩文書畫皆搜求拜讀。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弘一法師》一本中,有一篇柳亞子的《懷弘一上人》短文,文末有曰:


弘一遽擯日妾,入西湖大慈山為僧。余亦自此不復見弘一矣!戰事(指抗日戰爭,筆者注)既興,弘一閉關閩海。度其六秩世臘。李生芳遠馳箋索詩,余壽以偈云:

君禮釋迦佛,我拜馬克思。

大雄大無畏,跡異心豈殊。

又云: 

閉關謝塵網,吾意嫌消極。

願持鐵禪杖,打殺賣國賊。

見者縮項咋舌,顧弘一不以為忤,亦報余一偈云:

亭亭菊一枝,高標矗勁節。

云何色殷紅,殉教應流血。

嗚呼,洵可謂善知己!


那時感覺,柳亞子的詩偈過于膚淺直白,缺乏文人士夫的詩情蘊藉,更觉太“紅”並有殺氣,不敢想象曾經的南社主盟竟寫出這種低俗赤殺、劣质打油般的诗,讓人厭恶。又有《賦寄毛主席》詩云:“世界光明兩燈塔,延安遥接莫斯科。”又有《贈毛潤之老友》:“闊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中山卡尔雙源合,一笑昆侖頂上頭。”等等,這類詩皆是讓人忍俊不禁的。南社作家鄭逸梅評柳氏的詩“他作詩不大喜歡集句,因其缺乏性靈”。再如鄭逸老所云:“他(指柳亞子)在重慶時,和毛主席有過二次交往。解放後,應毛主席邀請,前往北京,在途中他有一詩:'六十三齡萬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風破浪平生意,席捲南溟下北溟。’⋯⋯中央曾派一位警衛員李全然為他服務,非常周到。亞子有詩:'此是人民新戰士,老夫耄矣合低頭。’⋯⋯等等。”柳亞子的一些詩太把對新政治、新社會的喜悅之情付諸詩中了,大眾化過了頭,有諂媚之嫌,失卻了詩人的清髙古風。不過,有詩人名頭的柳亞子還是大有好詩留存的,比如《元旦次天梅韻》:

鐵鑄已教成大錯,是誰卷土誓重來。

頭顱血淚都孤負,閑煞中原舊霸才。 

又,《海上贈劉三》:

齊梁樂府舊東平,郭解朱家俠氣橫。

我亦恩仇心事湧,告君多恐未分明。

又:《消寒》:

袁安高臥太寒酸,黨尉羊膏未盡歡。

願得健兒三百萬,咸陽一炬作消寒。

等等,皆為引經據典,激揚沸騰的好詩。

真正“認識”柳亞子,是在本世紀初年。因為當時熱衷南社中文人的書畫作品庋藏,而柳亞子正是南社的三位創始人之一(另兩位陳去病、高天梅),並且柳亞子為南社盟主。南社名稱的由來,“南”是反對北方清王朝的暗喻,也是“操南音不忘本”的含義所在。

與柳亞子的直接緣份,是2002年在上海朵雲軒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參舆競拍過一副渠之七言楹聯,盡管最終没有拍到手,但亦略算是與柳亞子的書法沾上了點緣份,为撰文需要,還是把這副楹聯來叙説一下。

于建華《南社名家書畫鑒賞》收入柳亞子的書法

此聯134X31cmX2的尺幅,行書紙本。上聯“洞垣早飲上池水”,下聯“著手能回大地春”;上款“燕山先生屬書”,落名“柳亞子”,鈐印“柳亞子”(朱文)和“南社主盟”(白文)。“燕山”是否醫家?因為此聯語句為醫學內容。《史記·扁鵲傳》有句“水飲上池,洞垣一方”,傳說扁鵲早年受學于長桑君,並服所授之藥,飲以上池之水;一月後能隔牆視人,以此診病,盡見五臟癥結,而成一代名醫。清代陳士鐸有醫書《洞垣秘笈之洞天奧旨》,也講及“洞垣”。

柳亞子的書法,多是以行書面世,書法落紙運筆速度很快,所以有時感覺過于草率和頗有些意到筆不到。似乎渠在碑帖上也著力不多?書中古人和碑碣的面目不明顯,是屬于純粹文人騷客式的遊戲筆墨。並且有時渠之書法難以辨認,這大概又是一則草法不嚴謹,再則運筆速度過快有“偷工減料”之虞。柳亞子自己也說過:“我的字,弄得不好時,是什麼人都不認識的。”又說:“我寫字的毛病,就是太快、太隨便,倘然把一個一個的剪碎了,連我自己也會不認得的,這如何要得呢!有書畫家樓辛壺批評我,說我的字是意到筆不到,此語我極佩服,但寫時總是貪懶,貪快,不肯病改。簡琴齋說我是唐人寫經體,講笑話吧。”不過雖然柳亞子的書法“貪懶、貪快”,但氣韻很好,布白妥帖,很具文人書法的韻致。鄭逸梅嘗言柳亞子的書法“行格氣息都很好,所以他在重慶曾訂潤例賣過字”。十幾年前出版的《民國書法》有收柳亞子的書法,云其書法“疏落閒雅,饒有書卷氣”。先師洪丕謨教授在其所著《古今書法名作鑒賞大成》巨著中也有收進柳亞子的書法,稱其“以詩人而作書法家,所以他的書法,不拘古人繩墨,寫得瑰麗詭異,別繞姿趣⋯⋯他的《七言律詩軸》,雖說寫得是行書,卻並不好認,頗有瑰味和詭味,代表了他平時書寫的大致情況”。此副對聯,算是柳亞子書法中寫得溫潤平和的,也很容易辨認,但上下款就又“貪懶、貪快”了。柳亞子嘗云:“旭初(汪東字旭初,詞人,章太炎高足,精音訓、訓詁、文字之學,亦工書畫。筆者注)先生對我批評'個性極強’四字,深得我心,我非常高興。”這“個性極強”四字也可移用至柳亞子的書法上。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人。乳名慰寶,幼名禪儿,後名慰高(通作原名,含慰高祖意),字景山,後自改字安如,改名人權,號亞廬,亦作亞盧(隱喻“亞洲盧梭”之意),又稱亞子(當年高天梅曾對他說,盧字可作大字解釋,亞盧豈不成亞大,不如叫亞子為佳,子是男子之美稱。于是朋輩皆呼為亞子。此後就作正式名字。抗戰後期,凡撰文作詩,都署此名),自號棄疾(因仰慕宋代愛國詩人辛棄疾而號),又取筆名青兕(青兕,古書中雌犀牛,原為辛棄疾的綽號),南明遺民。因與唱和紅色政權領袖毛澤東《沁園春·雪》,詞中有“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句,故又有上天下地之廬别署,毛澤東親筆為柳亞子题寫“上天下地之廬”匾額。16歲中秀才。此後,加入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中國同盟會、光復會。關於“辛亥革命”(1911)之前柳亞子的生平行跡,筆者錄出柳亞子在《南社紀略》上寫過的一篇自傳式文章(鄭逸梅“把它簡略一些,偷工減料”),人傳不如自傳的正確,這是第一手資料:

我是江蘇吳江縣北庫鎮大勝村人。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權,字亞盧,再更名棄疾,字亞子,現在卻名號統一,只以亞子兩字作為我的符號了。我的高祖古楂先生,諱樹芳,曾祖蒔庵先生,諱兆薰,祖父笠雲先生,諱應墀,都是以文章道德,望重一鄉的。我的父親鈍齋先生,諱念曾,清廩生,能寫小楷,散駢文和小詩都可下筆。我的叔父無涯先生,諱慕曾,是以酒量、書法、算學三項著名的。我生平倔強的個性,遺傳于父親者為多。我母親姓費,名漱芳,晚號德圃老人,從小跟一位女先生徐九如讀書。這位女先生,便是乾嘉時代吳江名士徐山民先生的女兒,她的母親吳珊珊,還是隨園主人袁子才的女弟子呢。我母親雖然後來廢學,但《詩經》和《唐詩三百首》卻滾瓜爛熟得能夠背誦,我小時候讀唐詩,就是在她膝下口授的。我們的家族,世居大勝村,清光緒二十四年秋,才搬到黎里鎮上來。那年我是十二歲,記得先前一兩年,就學做詩文,到這時候,可以寫幾千字的史論了。父親頭腦很新,戊戌政變時代,左袒康、梁,大罵西太后,我受他的影響很多,我曾有擬上光緒的萬言書。光緒二十八年,到吳江縣城應試,始和陳巢南相識。我的父親和叔父都是長洲(今吳縣)大儒諸杏廬先生的弟子,而巢南曾從學于杏廬先生,所以從輩分上講,我還是應該叫巢南做師叔呢。光緒二十九年春,我因巢南和同邑金鶴望先生的介紹,加入中國教育會為會員,到上海進了愛國學社,認識章太炎、鄒威丹、吳稚暉、蔡孑民幾位先生。愛國學社解散,我回到家里閑住了半年。光緒三十年,到同里金鶴望先生所辦的自治學社念書,醉心革命。光緒三十二年,又到上海,進鐘衡臧先生所辦的理化速成科,想學造炸彈,結果生了一場傷寒大病。後來想進健行公學讀書,卻被高天梅拉去教國文,就在這個時候,加入中國同盟會。同時,復以蔡孑民先生的介紹,加入了光復會。這年舊曆九月九日,回到鄉下和鄭佩宜結婚。光緒三十三年冬,薄遊上海,偕劉申叔、何志劍、楊篤生。鄧秋枚、黃晦聞、陳巢南、高天梅、朱少屏、沈道非、張聘齋小飲酒樓,便孕育了南社組織。直到宣統元年(1909)十月一日,這晚清文壇上的怪物,居然呱呱墜地了。

南社籌備于1907年,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1923年柳亞子又改組成立新南社,任社長。1924年柳亞子加入改組後的國民黨,歷任監察委員等職。1927年以後,主要從事反對蔣介石的民主革命活動及抗日救亡運動。曾任上海通志館館長等職。《辭海·柳亞子》:“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抗戰勝利後,在香港繼續從事民主革命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所作詩詞,具有反對舊傳統、歌頌新社會的愛國精神。曾著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另有《柳亞子詩詞選》行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歷史與空間:緬懷法海奇葩——弘一大師
【龍社社課】壬寅年第04期(總第64期)
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书法碑帖散论选录
志士文豪合一身--张夷《陈去病诗注析》读后
弘一大师书法选集
豐子愷創作《護生畫集》時發生的奇異之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