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革命志士张海,顶天立地一英雄


顶天立地一豪雄

文/张德湘
投笔从戎,舍身报国。年少满怀热血奔赴延安,以谋求全人类的幸福为已任!      

 抗日志士张海

1917年4月的一天夜里,婴儿的叫声响彻小山窝——蛟子隆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他就是小华清。参加革命后更名张海。
他父亲张子江,为了家庭生计,在汕头原志平路的  “英昌行” 当总管, 帮人打理生意。母亲谢氏在农村老家照顾小孩,耕几块薄田度日。
有一天,张海听到鸡在窝里叫,就问他母亲:“ 妈妈,鸡鸡为什么老在叫?”张海母亲告诉他:“ 鸡生蛋啦!”接着去鸡窝里捡鸡蛋。张海又问他母亲:“妈妈,是不是给我跟姐姐妹妹吃的?”他母亲说:“不是,是拿来生小鸡的。”张海又问母亲说:“妈妈,我是怎样来的?”他母亲说:“妈妈生的呀!”张海说:“我知道是妈妈生的,我是说妈妈怎么样生来的呀?”问得他母亲不知道怎么说好,“哦  哦……”张海见母亲为难了,也就不再问了。
张海,从小天资聪颖,话题特别多,常常问得母亲不知如何回答。张海母亲心想,儿子也6岁了,该上学的时候了,可村里的路道不好走,不是坑坎上,就是河边上,怕不安全。三个小孩,又要忙农活,真的有点照顾不过来,老是麻烦兄弟子嫂帮忙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她跟丈夫联系,征求他的意见,可否将张海带到汕头去读书。张海父亲考虑到妻子实在辛苦,心想汕头读书也方便,便答应妻子送张海到汕头。
张海到了汕头,人又乖巧,其父亲的同事都很喜欢他。他常常帮父亲店里打扫卫生。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回到店里,认真做好作业,同时还预习好明天的功课。常常深夜还点着油灯看书,要其父亲催促睡觉才休息。
1927年9月24日,星期六,那天张海吃了早餐,不用上学,跟他父亲说:“爸爸,我今天作业写完了,想到店外面街上走走。”他父亲听了说:“好,小孩子不要走得太远,注意安全。”同意了他,张海便走出店门到街上逛逛,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一群群穿着没有见过制服的武装人员,心里有点着惊,但定神看了一下,那队伍里的叔叔们跟街上的叔叔阿姨打招呼,看上去很和善的样子,跟原来的那些武装人员完全不一样。张海父亲告诉他:“那是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张海:“啊!……”从此,“共产党”三个字就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随着知识增加,分析能力增强,张海多次向《汕报》投稿,发表反日言论,抨击日寇的野蛮行为,批评政府不抵抗日寇侵略,宣传人民抵制日货,不向日寇出售木材、铁矿石,要求政府“枪口对外”。 
少年张海笔露锋芒,受到《汕报》主编张怀真(注1)的赏识。从此,多次到张怀真的办公室相会、饮茶,有时还听张怀真谈论国家、社会大事。张怀真说:“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未来就靠你们后生人去完成了”。张怀真还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年少有为,追求上进,将来是国家的人才”。 
张海在张怀真的指导下,思想上和写作能力上受益匪浅。 
(注1)张怀真(1871年~1941年),广东梅县人,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梅州同盟会秘书。为人忠厚、和善,爱护进步青年,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仇恨日本侵略者。 
1907年,张怀真与叶楚伧等人在汕头创办《汕报》,任总编辑。在他笔下,《汕报》敢为民说话,敢于抨击社会弊端,先后三次被国民政府抓捕,时人称张怀真为“报界之宗”。
18岁那年,张海从汕头回到家乡桃源村,乡亲们见了都十分高兴,看到他风华正茂,谈吐文雅,都亲切的说:“华清,你长大了。”听到的乡亲们都拥前来见他,他很高兴。
第二天,桃源公学校长张理明带着几个父老乡亲来到张海家,张海及家人热情的招待大家,让大家坐下喝茶。片刻,张理明校长开口说: “华清,你回来家乡,乡亲们听了你的说话,都觉得你的学识不错,家乡桃源公学正缺少老师,你是否可以留下家乡任教?!”张海听后,想了想,回来看到家乡确实落后,乡亲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想要改变家乡贫穷的落后面貌,乡亲们切实需要提高文化知识。但偏僻的小山村要想从外面聘请教师,确实也难。于是,张海欣然接受了父老乡亲的请求说:“好吧!留下来家乡任教,深感荣幸,谢谢父老乡亲们的关爱!”大家听了,非常之高兴。他父亲知道了,也表示赞赏。还对张海说:“你长大了,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全民抗战的号召,张海与桃源公学教师及村中青年张春汉、张炯光、张衍元、张鉴、张维粦、张维良、张维可、张秉忠、张兆庆等人,组织起"桃源堡青年抗敌后援会",张海任主任,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在星期六晚或星期天休息时间,张海经常邀集张鉴、张维粦、张兆庆、张维良、张维可等人到自己家(蛟子隆背“承美楼”,因那离村子里有几百米,较为偏僻)里,进行研究抗日救亡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总结经验。
1938年初抗日战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北早己沦陷,华北、山东相继沦陷,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和南京相继失守,华中门户大开,武汉危在旦夕。华南广州,10月21日亦被 日军占领。
张海从报刋得知这些消息后,心想作为热血青年,总不能就这样让人霸占了自己的国土;一定要抗争,到最前线去杀鬼子。到陕北延安去,那里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个为老百姓谋幸福的队伍。早在1927年,在汕头生活时,张海就亲眼见过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他们很亲民,不会像其他武装部队那样,到处横行霸道,欺负老百姓。于是,邀约了同学校的青年老师张兆庆、张维粦及好友村里青年张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他们都表示赞同,并愿意一同前往。张海建议说:“那我们先写辞职书交学校领导,等学校好为下学期作打算;而我们要站好最后一个岗,等放了暑假再走。”大伙听后都觉得这样较为妥当。商定后,各自写好辞职书呈递学校领导,学校不但同意了他们的辞呈,还赞扬了他们的壮举。
当父老乡亲们得知张海他们的壮举,大家都热心资助、慷慨解囊的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早日到前线去杀鬼子。
1938年10月10日,村里父老、同事老师们 为张海他们饯行,乡绅卓民先生赋诗相赠,以壮行色。卓民先生的《抗日行》(七律)写道:“烽火漫天血色红,男儿奋立祖先功,冲冠怒发身当粉,投笔从戎气似虹!万里关山驱陕北,千秋事业著亚东,倭氛扫尽归来日,好向吾乡唱大风”。可见期望之深。
张海日记言:“这次远行,虽然主要是自己坚决的意志,而也幸得各位亲友的资助。我知道,为了祖国,为了大众,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当勇敢地去争取国家的生存,民族的解放!”
 “我当摒弃一切的怀恋,一切的所爱!努力我等事业,以谋求全人类的幸福!以后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个'谜’。不过,我相信是艰苦的。艰苦是年青人应该饱尝的啊!我们应当咬紧牙关,挺起肩膀,去担受一切苦痛!我深深地相信:胜利就在我们的前面。”
 “今天,是我们远行的日子。我们为了挽救祖国的危土,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我们毅然决然,到华北敌后去,和日本鬼子作战去。”
从张海日记之中,可见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念。
1938年10月11日(农历戊寅年八月十八),张海与送行的父亲、妻子按约定时间到桃源公学,与张鑑、张兆庆、张维粦等人会合。本意是向师生们打个招呼告别,可是学校搞了热烈的场面欢送。张海在日记中说: 他们“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鞭炮声中出发了。学校老师送得老远,许多学生一直送到佛子岗,多次相劝,讲了一些勉励他(她)们的话,他们才回去。”
一路上,舟车劳顿,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难险阻,两个多月后才抵达革命圣地延安。
那时候的延安,正成为全国无数知识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那么,延安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延安原本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进驻后,成了革命的圣地。这支队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一番整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闻名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这里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希望的最进步的地方。
据历史学家介绍,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时尚就是到陕北,到延安。其主要是一种信仰,不是为了物质,为了金钱,是以精神追求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是有着无数知识青年热切向往延安,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的壮观场面。当然,进入延安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要有路费,然后是要有路条,即要在八路军各地办事处通过政审并开具介绍信。

张海到了延安后,忘我投入新的生活和学习,很快就得到了中共党组织的认可和重视,1939年3月,张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时势造英雄”!这位来自客家梅州文化之乡的知识青年,因学识才华出类拔萃,入党不久就被重用,成了名传遐迩的“抗大”训练部秘书、主任教员。

抗大校长林*(前左1)与张海(二排右3)等人在训练场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后,1940年10月上旬,进入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阶段,八路军各部战斗日趋激烈,时任延安抗大主任教员的张海看到许多学员(其中不乏旅、团等各级指挥员)纷纷赶回前线。便请战上前线,未获抗大批准。无奈之下,当时,肖向荣将军正好在延安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于是,张海找到同是梅县客家老乡的肖向荣将军,表示怀必死之心也要到一线杀敌。最终请战获准,如愿到了山西前线部队,参与了与日军作战。

张 海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因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它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几个月后,张海又奉调回延安留守兵团,随身带回缴获的军毯、军用望远镜、马搭子等战利品(解放后,手枪交公,其它战利品一直留存——如图)。

        
当时有文化的人少,好些资料都要他自己亲力亲为。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以后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海回到延安留守兵团,担任留守兵团组织干事,联防政治部宣传、教育干事等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他深入部队基层,积极努力做好部队基层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常常与基层干部、战士们围在一起聊天,回到屋里经常深夜还在分析问题,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行军中的张海

1947年,张海时任北(北票)阜(阜新)义(义县)县委副书记(3个县合并为一个县政府),兼任武装工作团团长、政委,主要负责袭扰国民党军和当地剿匪任务。
辽沈战役第一阶段,打锦州之前先肃清外围,必须要先攻克国民党军重点固守的义县。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随后,攻城部队的全体指战员怀着对敌人的仇恨,一举攻克了义县县城的国民党守军,解放了义县。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全面拉开了辽沈战役的戏幕。
义县打下后,张海与战友乌兰带领部队打进了海州市(现在阜新市城区)。张海奉命任海州市委书记。不久,张海又调随四野主力入关。
自1938至1949年间,无论是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还是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日子,张海奔走于北国大地,或为保卫延安,担任留守兵团组织干事,联防政治部宣传、教育干事;或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任辽热地区县工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或任海州市委书记;或与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参加了辽沈、锦州、义县、海州(阜新市)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张海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科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处长、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党委(二、三届)副书记、地方工作室副主任、文教干部处处长等职。
1955年,张海回家乡探亲了一次,是他自1938年参加革命后的首次回家乡探亲。他们夫妻俩从北京回到家乡广东梅县松口镇,几天的舟车劳顿,实在有点累了,但到家乡桃源村还有30多公里的山路,夫妻俩决定松口住一宿,明天天亮就出发。当时,张海虽然是九级高干(副部级),却未带警卫,只是政府层层打招呼,派人陪同。第二天天一亮,夫妻俩马上起程。据当时的乡文书张凤兴回忆说:“ 张海他们回到桃源村乡政府时,已是中午时分,他走到茶水柜边,提起大茶壶就往嘴里倒凉开水,弄得在场的陪同人员都感觉不好意思。张海风趣地说:'我们家乡人常常都是这样喝茶。’大家才笑了起来。……”
接着,去看桃源公学,当去到学校里,校长张炯光老师看到张海,马上奔向他,紧紧抱住他说:“阿海老师,整整17年了,终于相见啦!……这里吃午饭吧!?”张海说:“中午饭就回家吃了,不影响老师们午休。家里大家还等着呢!晚上有空都来家里叙叙。”
张海从北京回乡的消息传开后,乡亲们都想见见昔日的抗日英雄,特别是那些桃源公学曾经同事的老师,乡亲们纷纷前来相见。
第三天,张海他们回北京,乡亲们夹道欢送,挥手告别,“再见”……一些父老乡亲、老师送到村口的佛祖岗上,才依依惜别。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成了张海与乡亲们的永别!

张海(后左)1955年回乡与亲人们留影
巧遇老乡: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召开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时为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的张海,正在审阅各地来京代表的名册时,无意中发现一份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简历:张健,广东梅县桃源村人。他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看了几遍。但从记忆的搜寻中,在家乡没听过这个名字,且不说见过此人。休会期间,他专程到安徽代表团下榻的饭店,看望并不熟悉的老乡。
电话传来,听说部里首长来访,此时张健(原名张春汉,桃源村另一位资深老革命)正在宿舍翻阅会议文件,赶忙开门迎接,一开门真的有点生疏了,毕竟近二十年未见面了,年轻人多少都有点变化,相见的问候,几句家乡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阵寒暄后,入耳的乡音,浓浓的乡情,革命者非草木无情,何况同在革命征途相遇呢?虽然都喝过延河水(张春汉一九三七年三月参加共产党,一九四三年奉命赴延安),吃过小米饭,在延安生活过一阵子,但是彼此没相遇过。彼此叙说走过的道路,无不感慨万千。
1958年反右补课中,张海因为参与丁玲案复查,坚持实事求是,而蒙受冤屈。他于1958年底回到广东,任中山大学办公室主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等职。    
老战友重逢: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次,张海和警卫铁龙等十几个人被数倍于己的土匪包围在一个土围子里,弹药打光了,张海便命令战士们销毁文件,准备白刃战,就在那危急时刻,乌兰带领其支队的几十个骑兵,挥舞战刀左劈右砍冲进围子,救了他们。    
 张海蒙冤到广州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久别的老战友乌兰和老伴克力更南下广州来看望他,让他心里不禁心潮澎湃,悲喜交集,互诉衷肠。可真没想到,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和老战友的重逢欢聚。

海(右1)与延安战友乌兰(左2)等人广州中大留影


关联附注:
曾桂友(1917~2005.11.26)图左1,女,广东梅县松口梅教村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四期学员(与张海同期),1958年起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2005年11月26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乌兰(1922―1987.4.5)图左2,女,蒙古族,1922年9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今朝阳市),原名宝力格,参加革命后改名为乌兰;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内蒙古学习和工作。曾担任冀热辽地区蒙民武工队政治指导员,被冀热辽地区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双枪红司令”。
1980年后,历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兼女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顾问、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87年4月5日在北京病故,享年65岁。
克力更(1916.8~2012.10.3)图左4,原名成以博、成新宇。1916年8月出生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苏卜罗盖村的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
1941年,克力更任延安民族学院第五班班主任。
1942年,克力更与乌兰在延安窑洞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原部长,自治区第三届、四届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原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离休。2012年10月3日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6岁。
张海在广州中山大学工作期间,虽然受到了社会各次运动的冲击,但是,他仍然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他日记所言:“身残志不残,人老心不老,与天争岁月,丹心终皓皓!地动我不动,山摇我不摇,一心为革命,豪情永不消!”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74年7月13日,正当年富力强的张海,曾久经沙场,可不敌病魔,撤手人寰。
1974年7年19日,中山大学出了《悼念张海同志特刋》,下午在广州殡仪馆隆重举行了张海同志的追悼会。中大党委书记、校领导、机关各部门、各系(室)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以及张海的生前友好、家乡代表等参加了追悼会。校领导李嘉人主持追悼会,曾桂友致悼词。
送花圈的单位与个人,叫人不可思议:除中共中大党政机关及学校各级部门、负责人、部分员工群众外,还有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科教办、广东省教育局、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山医学院、广州日报社等单位;仅北京和外地的生前友好就有四十多人送花圈,其中有省、部级干部、军队将领(中将肖向荣)等。张海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喻德明(张海先生妻子)
2004年8月25日,喻伯母(张海妻子喻德明)送伯父张海骨灰回家乡桃源村佛祖下做纪念亭(思乡亭)。在回家乡的路上还提起他们1955年回家乡的事。她问:“那个叫黄芹英的还健在吗?如果还健在,我们去见一下她。”我说,她在前几年逝世了(黄芹英是张海参加革命前的原配妻子,改嫁后,我姐妹转称呼姑妈)。她又接着说:“他们当年(1955年)回乡探亲,行至松口仙溪村口时遇到一位妇女,张海跟她搭讪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走到一起时,我问他那个是谁?他才说出是他原来的妻子。我当下就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了,你就带她一起回家乡叙叙旧,又怎么样!再说你们当时都是为了革命而无奈分开的。”这说明了一位革命者心胸开阔的高尚情操。

张海纪念亭(思乡亭)

附注:
(1)参考资料:《张海日记》《从桃源到延安》《桃源村志》《父亲张海和他的战友们》等。
(2)文中内容:有些录自族兄及乡人德荣、凤兴等人的口述,一并鸣谢!

作者:张德湘(2022-6-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封没有发出的家书
【镇平红色记忆①】 彭雪枫的故事​—家乡播火种
想来谁有毛主席难?看到下面这段话后,让人瞬间泪目!毛主席曾这样说
浦安修晚年后悔离开彭德怀:他不吃分手梨是对的,我吃错了分手梨
革命圣地“小延安”竹沟镇扶贫攻坚第一枪“要想富先修路”
【真实往事】梅县桃尧“四君子”步行北上抗日,震撼闽粤边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