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赖俊权散文II梅州桥溪,动人的故事与风景牵动我的思念

       我无法拒绝自己走进桥溪厚重的历史,是因为我一再羡慕它的文化气息浓烈;我亦无法拒绝穿越桥溪的纵深腹地,是因为那些传奇的故事和美丽风景,一再牵动我的思绪。

       不止一次的承认,桥溪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古村之一。以前没有去过桥溪,无法体验“沿溪行,忘路之远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去过以后,感受“暖暖远人村,依依稀里烟”的醉人时光,接着欲穷其林,从此害上相思,来了再来,去了再去……

       桥溪村位于阴那山五指峰西麓,阴那山自古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鼎峙齐名,并称“粤东三胜”。

       一如梅州山地众多的客家古村落,坐落于群峰之中的桥溪村规模并不大,顺着一条从阴那山群峰蜿蜒而出的小溪,在大概1公里多的狭长地带上,十几座古民居散布在两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没有规划师规划,没有建筑师建筑”,却处处体现了桥溪村先辈们匠心独运和聪明智慧。

       桥溪村的一切,似乎永远与一种等待的姿势,平静平和着,在找寻令人感动细节的同时,其实充盈许多悠长的故事。


窥其堂奥,独特风水到底有没有?

      进入村子,桥溪周山环抱。东面五指峰,南面笠鸃顶,西面义安寨,北面香炉峰,峰峦叠嶂、奇峰秀顶。山上是苍翠的树林,满眼盎然绿意。山下是石垒梯田袅袅炊烟,沿着仁寿桥到世德堂、宝善堂、守庆公祠、继善堂到五子登科、八坵田、百灵仙谷,光看这些楼和地名,便有不同韵味与内涵,“德”、“庆”、“善”、“安”让人浮想联篇,恨不得时光倒流,可追寻当年桥溪种种动人传说与故事。

      无法理解,一个弹丸0.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0多人,却有海外华侨三胞达6000多人;亦无法理解,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客家古村落,经年古树婆娑,石径阡陌;梯田叠叠,茶果飘香,没有被人为破坏。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说到村落,自然说到风水,盛传桥溪村有4座风水山。风水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古老的占卜术,后逐渐从术数中脱胎而出,成为一支独立的学说,距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所谓“山管人丁水管财”,“立宅基于灵山秀水之中,择基地藏风聚气之处”,桥溪的风水,自然跟周边起伏的山体有关。风水能在客家人心中产生波动震撼,是由于风水的终极目标与客家人生存、发展,崇拜祖先,追求天人合一意境的心理相吻合,成为一种近乎神力作用的崇拜图腾。而建筑,也从人类最初遮风避雨的场所,历经历史长河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意象的载体。

      桥溪村的近二十座客家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或朴素大方,或华丽堂皇,各显千秋,构成了桥溪村厚重而灵秀的迷人风貌。这些客家民居,不仅让桥溪村村民世代居有其屋,更承载了该村数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历史,以及近代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习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时光流转,继善楼讲述百年前的时光

      继善楼位居桥溪村村尾,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历时12年,耗资12万大洋,由朱氏昆仲继先父维乾公在村中兴建“宝善楼”,后为秉承父志而建,故名“继善楼”,门联“继志述事,善邻新仁”。

      继善楼占地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坐北向南,有房64间,厅堂天井5个。采用横向方形布局,中轴对称,正立面为硬山式,山墙屋脊空间高低错落有致,小门饰外檐,正门楼石柱、木轩卷棚,镂空金饰,双狮双凤、彩塑双狮、彩瓷嵌饰、宝瓶花卉等,工艺精湛,富丽堂皇,为典型客家民居“七杠楼”。

     继善楼正堂后面侧窗是选用当时的西洋彩色玻璃,时至今天,依然明亮如新,五彩纷呈。“继善楼”的匾额,雄健流利、书法潇洒,由清光绪年间进士胡濬所提的。一楼上厅正面的“友恭堂”牌匾,由清光绪十五年的进士恽毓鼎题写,暗指合建继善楼的五兄弟,互爱互敬,亲密无间。据考恽毓鼎曾是皇帝身边的当红京官,现在北大就有他的36卷《宫廷日记》。

      在继善楼内,原有不少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名家对联,如在镜子左右两边的石柱上,便有一幅清末梅州举人,辛亥革命功臣,民国时期曾任惠阳县县长,梅州历史上五大书法家之一的谢义谦所写对联:“礼乐外昭孝友内植”;“贵寿无极喜庆大来”,这块牌匾在2000年前后遗失。  

     在继善楼二楼的一个厅堂里面,我们还看见灰暗色的房梁上住满蝙蝠,听说,最多时候有五百多只,当地人称为“百福堂”。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气”,每年的3月到11月,成群的蝙蝠来到这里百福朝瑞,到了冬季天气变冷,蝙蝠就飞到别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来。

重情重义,陈姓兼祭徐氏历代先祖

晨有清逸,暮有闲悠,人生四季,一路风与景,这就是真实的桥溪。

沿着山路缓步入山,溪流一路相伴,清澈的溪水欢快地冲刷着溪里的石块,将时光的印迹刻在那圆润的石身上,溪旁草木茂盛,远山含黛,近列成屏;小桥流水,气象万千;那是怎样的一副磅礴的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

这些普建于清代,具有200多年历史,大部分保存完好,较有特色的有世德堂、朱氏祖祠、守庆公祠、世德楼、慎安居、燕诒楼、宝善楼、凌云馆、宝善家塾、宝园、宝庆居、渊庆楼、渊庆又楼、世安居、祖德居、继善楼、善庆楼及逸庐等。

在桥溪村,建筑出如此布局完美、天人合一的古建筑群,是与桥溪的先人们熟知传统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的。站在村口,映入眼帘的有一座历经风雨、有些残破的建筑,村民介绍,这是该村当年使用的“宝善家塾”,旁边是村里标志性的五彩林,下临潺潺的溪水,与东边的巍巍五指峰遥遥相望,当年的桥溪学子,就坐在教室里,只要推开窗户,就能在如此五星级的风景下,心旷神怡诵经吟诗。

从五彩林下的石砌台阶拾级而上,一座更加完美的私塾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位于宝善楼下方的“宝园”。据说“宝园”与“宝善家塾”都是该村的朱氏先人建于光绪年间,但“宝园”显然吸收了外国的建筑元素。

桥溪村村中民风淳朴,世代重教兴文,崇尚文化。朱陈两姓各办私塾,从省城广州、梅城、邻乡聘请名师,启蒙课育族中孩童。后来朱陈两姓合塾建立桥溪小学时,朱氏湘源公(字芷秀)还特撰楹联曰:“圣功蒙养,幼学壮行,正及时就读之年,慎毋负亲师教育;横览五洲,纵观六合,值多难兴邦之日,宜造成世宙英豪”。联挂校厅,以励师生。据不完全统计,民国以来,桥溪村便有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生30多名。

桥溪人的诗礼敦睦传家,还体现在建国前一直保持祭孔等传统仪式。在继善楼可以看到,用樟木阴刻魏碑体刊刻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等。这就是独有的特色,也作为一个喜欢客家乡村、喜欢行走和热爱文字的客家人对桥溪的的认识和心得,可能不够准确与全面,期待更深入的分享。

图文/赖俊权(网名:夜色光明)

作者简介:赖俊权,广东梅县畲江镇人,《梅州蓝》杂志主编,曾任《客家人》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梅州时空网总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州一个古村落,坐落于高山顶上,宛如世外桃源!
【广东梅州】桥溪古村继善楼
林垚广 朱雪梅 叶建平 | 主家在梅州客家民居中的屋式选择与变通策略
桥溪古韵
桥溪:五指峰下,体验知书识礼
清流:不让廊桥成遗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