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OOC+ 课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

案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

《金融学》在中央财经大学是全校一本教材,采用慕课后,在教学组织上,教师每周发布教学视频、课件讲义、参考文献、教学案例和问题释疑等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按单元分工并由教学团队的老师分别承担主持教学的工作;

实录课堂教学和学生讨论的全过程,使慕课学生产生真实感受,增加教学参与感;每周发布的测试与作业模块由教学团队老师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发布题目,每轮题目至少更新30%,现已建成APP题库;隔周发布思考讨论试题,讨论题由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共同决定最后成绩;开辟教师答疑区、课堂讨论区、热点问题讨论区和综合讨论区4个区块,教学团队十余位老师与学生就课程内容、理论研究和当下热点等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针对学生每天提出的大量问题和互答讨论,教师们每天都会及时参与各区的讨论评论并予以答疑解惑,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学习状况的高度关注。

在MOOC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答疑回帖时,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共享课来进行扩展性学习。例如,利用案例库把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引向深入,利用媒体素材库把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数据库做深入的定量分析等等,在课程进度的导学和助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安排,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实现动态化教学。

(节选自2016年出版的《中国金融教育论坛论文集(2015)》)

慕课拓宽了教学时空但不能代替传统课堂

李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主讲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主讲人,博士生导师李健教授认为,慕课不仅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突破校园围墙实施开放性教育教学,通过开发集成和普及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教师和各类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可以拓宽原有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从时间上看,加入慕课之后的教学时间已经远远不是传统课堂的50分钟;从空间上看,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自行搜索国内外的慕课和资源共享课,大大扩充了教学的空间。

同时,慕课教学具有动态互动的优势,通过学生在慕课讨论区的留言,教师一方面可以知道学生们现在关心什么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反馈教学结果。这种教学的动态互动性,是传统课堂很难反映出来的。

有了这样的互动性,反过来可以促进传统课堂的教学,比如结合慕课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可以“点餐”式地建议教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尽管有如此多益处,但慕课终究不可能取代传统课堂。“传统中有诸多精华是要继承的,而不能颠覆所有。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观察到,现在学生普遍存在人际沟通问题,在网上发帖很热烈,但在现实中却难以面对面沟通,课堂讨论时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这是我们教育应该反思的。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激发学生活力和培养综合素质,不能只会网上做题或僵化学习。

所以,不能把课堂全部网络化,慕课是不能替代现实课堂的,面对面的人文交流极为重要和可贵。”李健说。

她认为,慕课和现实课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性等相对稳定的知识点可以放在线上讲授,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来结合现实组织学生研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可以深化教学,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探究能力。

特别是《金融学》这类应用性强的课程,就应该把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阐释原理并结合现实来组织教学。通过两种课堂教学的有机呼应达到互补的最佳效果。为此需要解决慕课课程结束之后不能随时回看的问题,使高校的课堂教学和慕课线上线下的学习进度能够同步。

慕课四年风光后的再思考

自由的慕课正重构课堂 Minerva通识教育之路行得通吗?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吴博:慕课进课堂,教师最关键

吴博:慕课通过率并没有那么重要(文末有彩蛋)

李晓明:以慕课为基础的教学将是未来常态

汪琼:借助慕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聂风华:慕课不是“万能药”

南开大学带你认识现代化的TEAL教室

本文刊载自《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7年4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
“后MOOC”时期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例
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
2019年,做一个被学生怒赞的高校教师并不难!(附十大高校最新教学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