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果业未来最大的难题:有钱你也请不到人

绿萌大阿基地的柑橘种植新模式(2018年)
“你怎么看这种篱壁式的种植模式?”聊完新品种,我接着聊新技术和新模式。
2018年年底,我第一次到大阿基地看到这种新型种植模式时用了一个很微妙的词语——“东施效颦”。因为这种种植模式是仿照北方落叶果树细长纺锤形的树形,一根主干,N个结果枝组。冠幅小,叶幕层薄,光照充沛,无内外膛之分,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一致性。
但问题在于柑橘自身的干性不强,不像苹果、梨那么容易培养出直立的主干,必须在建园前搭建支架,在定植后第一两年用大量人工去帮助幼树长成2.5米高的主干。所以,我第一眼看到这种种植模式时是持质疑态度的。

篱壁式栽培第4年的结果状(2021年)

直到2021年秋,树上已经硕果累累时,朱壹仍然认为这种种植模式有待继续观察,并告诫大家不要随意“抄作业”,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这种模式的品质会好一点,糖度会高一点,但后期的产量不如矮冠的那种。”这几天从油山基地赶过来帮忙的刘场长介绍道。
在油山基地,这几年按这种种植模式改造了不少面积。朱壹有意将油山基地做成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园。而在大阿基地和去年新建的新水塘基地,用的都是宽行矮冠的种植模式。

3人一组的采摘小组

“采摘人工增加了不少。”这是我今年在现场看到采摘场景后的第一印象。3人一组,一把人字梯。1人扶梯,1人采摘,1人接果,效率跟常规的采摘相去甚远。
“起码要乘以3,而且还有潜在的风险在里面,太高了嘛。”刘场长快人快语。他说的潜在风险是指工人的安全,毕竟现在干活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阿姨。
“这样搞肯定不行。”袁开昌补充道:“做这种模式一定要有采果平台,才有效率,才可能有效益。”

刘场长(左)和袁开昌在检测糖度

“我们搞农场一定要针对效益来搞,大胆创新是要的,但不能太超前。”刘场长这番话让我想起邓秀新院士经常提起的一句话: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

“朱总想搞避雨棚,你觉得有没有什么价值?”我接着问袁开昌。
前不久,朱壹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今年秋天雨水多,影响脐橙品质,想仿照葡萄做避雨棚,问我有没有熟悉的施工队伍。这在我看来,也很可能是一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的事情。

袁开昌(右)和朱壹在查看脐橙品质

“他跟我说过好几次了,想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品质,我没给他搞,因为太贵了!”袁开昌算了一笔账,“搞避雨棚一亩地要增加2万多元的成本,我现在的亩产量5000斤,卖3元/斤,亩产值才1.5万元,去掉5000元成本,一亩地还能赚1万元。起码2年白干。”
“那用地布呢?”我当时给朱壹的建议是采用另一种解决雨水多的方法。
云南西双版纳傣柚的成熟季恰逢雨季,所以部分种植者就用一种透气但不透雨的地布把地面全部覆盖,据说效果非常明显。

云南傣柚通过覆盖地布来提高品质

“你这个建议是比较接地气的。”袁开昌说:“其实提高品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水控肥,像去年我们新建的新水塘基地就采用起垄的方式,如果再结合你说的那种地布,应该能达到他的要求。朱壹这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严,对产品的要求也严,他追求高品质,不怕花钱。但是我要讲投入产出比。”
“我们现在讲的品质主要还是指糖度,避雨、起垄、地布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糖度。假如糖度能提高1度,你觉得在市场上有溢价的空间吗?”我先探讨最终的结果。
“要看年份。比如像今年的品质,大家都达到13度以上,你提高1度,根本没有价值;但在平常年份,大家都在12度的时候,你提高1度,这个就有价值了,对价格就有直接影响。”袁开昌说。

今年赣南脐橙的糖度普遍偏高

“有个分界线。”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比如“鸡尾葡萄柚”的糖度分界线是13%,在13%以下,糖度和口感是密切相关的,糖度越高,口感越好;但一旦超过13%,糖度就不再是主要的评价指标,果肉的脆度、汁液的丰富程度,包括袁开昌说的蜂蜜的余味可能会成为更重要的因素。
“对!赣南脐橙的糖度最少要达到13度以上,才能体现出它的品质。”袁开昌也给出明确的数值指标。

大阿基地的脐橙颜色(喷石灰防日灼)

“你觉得对市场来说,外观重要还是糖度重要?”我接着问道。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持不同意见的群体。在台上讲的人,往往都说口感最重要,因为水果是用来吃的;但在市场里干的人,往往更愿意为漂亮的外观提供溢价。袁开昌既跑过市场,又经常接触专家团队,所以我很想听听他的真实想法。
“对赣南脐橙来说,外观肯定是重要的,那是基础,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好吃,而且稳定。如果能做到外观特别漂亮,内在又非常稳定,那在销售上肯定是有优势的。”袁开昌指了指桌子上从各地取样回来的脐橙说,“你一看就能看得出来,我们的脐橙颜色特别红,这跟我们采用的种植模式是相关的,行距宽,光照足。所以我们已经连续两年获得金奖。”

刚拿到的金奖和荣誉证书

“像这种栽培模式在外观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吗?”我不关心金奖,关注的是实际操作。
“有,今年我们就出现问题了。”袁开昌说:“我们原来设计的宽行窄株,行距5米,株距1.2~1.5米,现在已经相互交叉了。本来是应该间伐的,但考虑到产量和黄龙病的问题,所以还留了一些,导致枝条特别密,有很多花皮、擦伤的果子,二级果的比例达到20%了。”

“这个株行距你认为合适吗?”我细问道。这个基地还做了不同株行距的试验,株距最小的只有0.6米,朱壹觉得没有价值。

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2021年)

“我觉得5米×3米是比较合适的。”袁开昌说:“但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树冠,冠幅控制在2.5米左右,如果放任生长,它的冠幅可以达到6米,机器就进不去了……”
“最后人都进不去了。”我在信丰见过这种脐橙园,树冠很大,单株产量很高,可以达到600多斤。但人走起来很吃力,更别说机械作业,只适合一家一户的果园。
“对,看我们需要的是哪种模式,然后按照这种模式的技术体系走。不能刚开始想的是宽行窄株、矮化密植,后面又想搞大树冠,最后变得不伦不类。”袁开昌告诫道。

大树冠的赣南脐橙(2020年)

“你觉得计划密植有没有必要?”我担心的倒不是从小树冠到大树冠,大家更容易犯的错误是舍不得间伐,从种植到间伐,临时株的经济寿命只有短短的2年。
“要看果的价格。”袁开昌说:“我第二年摘了1000斤,第三年摘了2000斤,一亩地就多了一吨多的产量。如果能卖3元多/斤,六七千元就到手了,在黄龙病还没发病前,我已经把果园的成本拿回来了。”
由于黄龙病的因素,无论是赣南还是桂南、桂北,普遍采用密植的方式,提高早期产量,跟病毒抢时间。我见过最极端的案例是在广西平乐,行距1.5米,株距1米,亩栽440株,第二年的亩产量就达到上万斤。

普通老百姓的种植模式

“如果正儿八经地按照生产园的模式,现在这种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跟以前老百姓那种模式相比,哪个更早收回成本?”我排除了试验的要素。按照袁开昌的话说,这个基地最大的问题是来“玩”的人太多。
“老百姓随便种,可能第4~5年就能把成本拿回来;像我们这种模式至少也要到第6年,因为建园标准要高得多,像拖拉机、打药机、割草机和水肥一体化都是标配。”袁开昌说。
听到这个答案,我多少有点沮丧。因为在我的心目中,眼前这种宽行窄株、矮化密植的种植模式代表着中国柑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械化是中国果业的必由之路

“你觉得这种模式在赣南有推广价值吗?”我不死心,接着问道。
“老百姓不合适,因为投资太多。但像我们一样的企业,他必须要做成这种适合机械化的模式,因为未来你找不到人干活。”袁开昌说:“不是说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有人没人的问题。有钱你也请不到人。”

我顿时明白朱壹的用心良苦:机械化是中国果业的必由之路。

2022年12月1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赣南脐橙第一人
种子战争悄然开打,中国水果如何“接招”?
【水果甜不甜】看糖度--影响水果糖度的因素--水果糖度测量结果--糖度参考表
赣南脐橙高标准示范果园建设技术要领
农业创业大有可为:怎样经营农业
吃了这么多赣南脐橙,你了解它的身世吗?从开花到成熟整整需要270天方可采摘哦!多汁、香、甜、脆又化渣!地域优势造就了它的独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