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玄宗的神操作 求福却引祸

        ​在现代汉语语言习惯中,表达时间用“年”或“载”并无原则性规定,只是因行文习惯和文体表达需要各取所需合适即可,可以说一年、三载,也可以说十载,百年,虽没有多大区别,但为何两说皆可,一直以来心存疑虑。

        几年前,偶尔翻看帝王年表,在介绍唐朝诸帝所用年号起迄时,唯唐玄宗李隆基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下备注说:天宝三年起,改“年”称“载”,而到其子唐肃宗李亨年号“至德、乾元、上元、宝应”下又备注说:乾元元年二月起复“载”为“年”,遂将历史上此间一个“年”、“载”互换时段记在心里,以为唐以前都称“年”,是唐玄宗别出心裁的首创,让年岁的表达多了一个“载”字。

        国庆长假,继续复习品读古代文论,在南朝梁文艺评论家钟嵘《诗品序》中,赫然有“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此句中“载”即年的意思,由此看来,在唐朝以前,“载”也表示年岁,且在各种文体中出现,并非唐玄宗的首创!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判断,便寻根究底,在藏书中查找资料,终于了解了“年”、“载”共用到互换,再到共用的变化过程。

        “年”字从创字之初就打上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烙印。甲骨文的“年”字,会意兼形声,像一个人背、扛禾谷之形,金文稍作改动,将下部人形变为“千”。《说文》释为“年,谷熟也。”由于农耕技术的局限性,一年一次谷熟,从而形成并引申出时间的概念。从现有诸多文献典籍看,自有纪年开始,都以年来纪事,“年”多“载”少,间或以“岁”称,倒也无妨。

        而“载”是会意字,从车,戈,意思繁多,综合《说文》《康熙》的解释,有以下几种意思。①《说文》释为“载,乘也”,其本意是把人或货物放在车上,有装载、乘载之意。《易·大有卦》“大车以载”、《诗经·载驱》“载驱薄薄”、《诗经·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②承也,胜也。《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王制》“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等取此意;③事也。《尚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④始也。与哉通。《诗·豳风》“春日载阳”、《孟子》“汤始征自葛载”;⑤则意,助语词,有“又”、“且”的意思。表示两个动作同时作,如“载歌载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侯门”;⑥满,《诗·大雅》“厥声载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⑦记载、刊载、登载,《书·洛诰》“丕视功载”⑧年。《尚书·尧典》“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尚书·舜典》“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尚书·大禹谟》“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⑨此外,“载”还有行、成、饰、官名、姓等几种意思。

        最为贴切的与年岁有关对“载”的解释,是成书于秦汉时的百科词典《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商曰祀,取四时一终。周曰年,取禾一熟。唐虞曰载,取物终更始。由此看来,“年”、“岁”、“祀”、“载”都表示一年的意思,至少在唐以前是共用的,没有人为此刻意较真。那么唐玄宗为何要以“载”代“年”呢?

        原来,临淄王李隆基于景龙四年(710年)以相王李旦之子身份获得羽林军支持,发动政变,诛韦后并夺取政权,拥其父亲李旦为帝(睿宗),被立为皇太子,712年受禅即位,是为玄宗。他上台后,一举铲除太平公主集团,先后起用姚崇、张说为宰相,进行系统改革,削弱了贵族权力,强化了皇帝个人权威,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政治军事拓展取得极大进展,唐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状态。唐玄宗28岁即位,在位45年。与起初开元年间的励精图治不同,天宝年间承平日久,逐渐滋生了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之心。骄奢淫逸及其事,历来诗词戏剧都有论述演绎,自不必说。只说这好大喜功,改“年”为“载”可算是一件。

        开元三十年(742)新春伊始,唐玄宗下诏大赦天下,宣布“改开元三十年为天宝元年”。天宝年号用了二年之后,到了第三年,忽然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可以比肩三代圣君,但改年号事关大体且与上次改为天宝年号时间相去较短,遂别出心裁,在别的方面动起了心思,今年应与往年不同,但如何不同、从何处入手呢?不知是唐玄宗自己的想法,还是身边宦官、宰相的溜须拍马,便选择从“年”字上找切入点。查典籍,搜释义,没有选择用“夏之岁、商之祀”,而改“周之年”为“唐虞之载”。这是一出光荣、伟大的自我标榜!以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已超越历代帝王,唯三代以前上古圣君唐尧、虞舜才能与之相比,他们用“载”,我也用“载”,藉此希望延续王朝的太平盛世,长治久安。据《新唐书玄宗纪》记述:“天宝三载正月丙申改'年’为'载’。”岂料一顿神操作,求福却引祸。这一改,不但导致绝大多数诗文和史料记载中“载”字替代了“年”字,加上施政、用人、军备等方面出现失误,仅十载,到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暴发,唐朝由此转衰。而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逃出长安,在马嵬驿杨国忠被杀,宠幸的杨贵妃被缢死,其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一直到至德三载(758)唐肃宗下诏改元为乾元,同时宣布将“载”重新回改为“年”。至此,“年”又作为习惯性的表达回到人们日常的表述中,再也没有变过。

        其实,替换也罢,共用也罢,只要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不相妨害,让一个字体现了它存在价值,人们能理解就足够了,一个字的牵强和独尊,决定不了一个王朝的命运,也不一定能适应百花齐放、万物竟逐、不断发展的世界,只有和谐、共享、包容,优美的文字才有更丰富的承载,美妙的词语才能更自由的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何唐玄宗当年要改年号?甚至还将年改为载,真的是怀念历史么?
裴耀卿的人物介绍
【笔记】想当然
集部->王右丞集笺注卷之末  附录附录四  右丞年谱
唐大诏令集卷七
田蕴章书法讲座【097-福-当代书法名人的悲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