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

169、玉珠串。早年赤峰市内出土,赤峰市博物馆收藏。

170、 玉珠。长4.2厘米,直径3.9厘米,孔径0.9厘米。早年赤峰市内出土,赤峰市博物馆收藏。

171、玉玦。兴隆洼文化。1989年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汉出土。

172、玉管状器。长6.6厘米,直径2.1—2.2厘米,孔径0.6厘米。林西县老虎石沟东队后山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赤峰市林西县境内遍及着诸红山文化遗址,如双井店乡白音长汗、双井店乡公益阁村沟门、下场乡半拉山、十二吐乡苏泗汰村锅撑子山、南沙窝子、大川乡柳树林、大营子乡土庙子村、五四公社水泉大队等,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和石雕器有管状器、玉锤、玉锛、玉玦、人面形玉饰、石人像、石雕兽等。众多遗址中,最著名的应为白音长汗遗址。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公里、西拉木伦河北岸东山坡上,1986年修建平双公路时发现,遗址距今8000多年。

173、玉锛。长6.8厘米,宽2.4-3.9厘米,厚1厘米。1973年林西县大营子乡土庙子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

174、玉锤。通长13.4厘米,柄宽6.2厘米,锤头宽7.6厘米,柄厚4厘米,头厚6.2厘米。林西县五四公社水泉大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

175、人面形玉饰。兴隆洼文化 长5.8厘米,短径4.4厘米,厚0.2-0.6厘米,孔径0.3厘米,黄褐色,叶腊石质。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27号探方第二居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176、石雕卧兽(熊或猪)。 兴隆洼文化,长26厘米,高12厘米,宽16.8厘米,出土于赤峰市林西县。


161、玉猪龙。高13.2厘米,宽10厘米,厚4.1厘米,首尾相接。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组2006年国庆节走进内蒙古赤峰市所鉴宝物,专家估价为180万元。

162、玉璧。小河沿文化,直径12.1厘米,孔径5.5厘米。翁牛特旗大南沟石棚山墓地出土,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

163、玉镯。小河沿文化,直径7.6厘米,孔径5.6厘米。翁牛特旗大南沟石棚山墓地出土,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

164、玉蝉。长3.8厘米,宽1.3厘米,厚1.1厘米,孔径0.7厘米。早年赤峰市内出土 。

165、玉箍形器。高3.8厘米,最大腹径7厘米,壁厚0.2-0.3厘米。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出土。

166、玉玦。兴隆洼文化,赤峰松山区赵宝沟出土。

167、五联珠饰。赤峰市博物馆藏。

168、玉钺。双面弧刃,长17.5厘米,厚0.7厘米,钺头刃处有缺,下端中间有直径为0.7厘米的对钻小圆孔。赤峰出土。

156、石钺。长15.6厘米,宽14.2厘米,中心孔径2.8厘米,边缘孔径1.2-1.4厘米。敖汉旗份子地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157、白玉镯。2001年敖汉旗草帽山出土。

158、玛瑙玦。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出土。夏家店下层文化。

159、玉丫形器。长12.1厘米,最宽6厘米,厚0.3厘米。辽宁省阜新县福兴地公社遗址采集,辽宁省博物馆藏。玉丫形器是红山文化常见的特色玉器之一,具体象形及意义不明。

160、黄玉鹰形佩。敖汉旗博物馆藏。

148、墨绿玉斧。敖汉旗润苏莫苏木羊羔庙出土。


149、白玉壁。长9.9厘米、宽9.4厘米、内径3.8-4.1厘米、穿孔径0.3-0.5厘米、厚0.5-0.3厘米,2001年敖汉旗草帽山祭祀遗址出土,现藏敖汉旗博物馆。


150、镶蚌人面饰。2002年敖汉旗兴隆沟22号房址出土。


151、匕形器。长6.5厘米,下端宽1.2厘米。1976年敖汉旗大甸子乡旺兴沟出土,敖汉旗博物馆收藏。


152、碧玉锛。兴隆洼文化,敖汉旗博物馆藏。残长3.3厘米,上宽2.4厘米,刃宽2.8厘米。2001年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遗址采集。


153、碧玉八角骨朵。直径:11厘米,厚:3.2厘米,孔径:2.5厘米--3厘米。敖汉旗萨力巴乡七道湾子遗址出土。现藏:敖汉旗博物馆。


154、碧玉斧。长19厘米,宽7厘米。敖汉旗长胜镇北泡子沿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155、墨玉斧。长25厘米,刃宽7.1厘米,端宽4厘米。敖汉旗牛古吐乡千斤营子遗址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139、绿松石鱼。左:长2.7厘米;右:长2.5厘米。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3号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40、棒形玉器。最大残长29厘米,直径1.8厘米。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1、玉鸟。辽宁省阜新县福兴地出土。

142、勾云形玉器。长12厘米,宽4.5厘米,孔径0.3-0.5厘米。敖汉旗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143、玉猪龙。高5.1厘米,宽5.0厘米,大孔径1.3厘米,小孔径0.5厘米。敖汉旗牛古吐乡大五家村西出土,敖汉旗博物馆藏。

144、玉猪龙。高7.1厘米,宽5.9厘米,中孔径1.6-1.9厘米,小孔径0.2-0.6厘米,体厚2.1厘米。敖汉旗下洼镇河西出土,敖汉旗博物馆藏。

145、玉猪龙。高7.5厘米,宽5.8厘米,大孔径1.9-2.7厘米,小孔径0.3-0.8厘米,厚2.4-2.7厘米。敖汉旗萨力巴乡干饭营子出土,敖汉旗博物馆藏。

146、玉箍内芯。长11厘米,最宽6厘米。敖汉旗丰收乡骆驼营子小东山出土,现藏于敖汉旗博物馆。

147、玉箍形器。最大直径9.4厘米,高15.2厘米。敖汉旗敖音勿苏乡烧锅地出土,敖汉旗博物馆收藏。

130、玉鱼坠饰。胡头沟出土。

131、 玉鸮。高3.1厘米。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32、玉鸮反面。

133、玉鸮。长3.3厘米,高2厘米,厚0.4厘米。1973年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34、玉鸮反面。

135、玉三联璧。高6.4厘米,最宽3厘米。1979年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3号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136、玉龟。长3.9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37、玉龟反面。

138、玉龟。长4.8厘米,宽2.8厘米。1973年辽宁阜新化石戈乡台吉营子村出土,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乡台吉营子村,是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


124、东山嘴遗址。东山嘴遗址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东南大约4公里的大凌河西岸,距牛河梁遗址30公里,与建平县交界。它的东、西、北三面被一长弧形黄土山梁环抱,遗址就坐落在山梁正中一个平缓突起的台地上,大凌河从山咀下奔腾而过,有名的马架子山和大山山口隔河与其遥遥相对,中间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凌河河川,群山环绕,气势雄伟。

125、圆形的祭坛直径约二点五米。

126、绿松石鸮。高2.5厘米,宽2.8厘米,厚0.4厘米。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你可以看到鸮的头部,它与牛河梁出土的双首玉鸮佩的头形是一样的。但是在牛河梁,至今并未出土一只这样的标本。我们说牛河梁是一个地区的宗教中心,所以她与周边的文化遗物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玉器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神职人员的手里,周边的部落,能拥有玉器的只是部落的头领以及少数基层的神职人员。如果牛河梁住着“教皇”和“大主教”们,那么周边部落,最多住着一些地区的“主教”和“神父”,所以,我们在牛河梁所见最多的是精美的宗教礼器或者法器,而在周边地区,这些法器的尺寸相对比较小,但宗教标志物却是非常常见的,这代表着周边居民的信仰,也可以视为一种护身符。

127、玉交龙。也有人叫它双龙首玉璜。其实,红山文化所有的云形佩和兽面齿形佩,它们的上半部分都这个题材,都是这个结构,所表现的都是两龙在交尾。就算是后来的太极图,也离不开“一阴一阳谓之道”。它长为4.1厘米,没有系孔,所以并不等同于后来的玉璜。但是,玉璜确实是按照这个理念发明的。中国南方的玉璜起源于长江流域,是按照虹的形象发明的,而红山的这个玉璜,表现的是云龙,弧的外型,应参考了虹的形象。夏、商时不见双龙首璜,也不见龙纹玉璧,或者是不多见。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周人开始“复古”,龙文化盛行一时,而凤则退居于从属的位置。同样,周以后的玉璧是良渚玉璧的复古,夏和商反而不多见良渚式的玉璧。此玉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28、东山嘴祭祀遗址出土了很多这样的陶人,表现的都是孕妇,也就是一个部落的女性祖先。尽管当时的男性可能已经掌握了神权和族权,但是,女性祖先神仍然是神坛上的主角,商和周民族几乎都说不出他们的男性祖先是谁,但都记得他们的女性祖先的名字,这说明女性祖神在很长时间以内一直都受到崇拜。

129、 玉鸟。翼展3.8厘米。1973年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胡头沟遗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乡胡头沟村,是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

118、双首兽玉梳背。第十六地点一号墓出土。长九点二厘米。

119、第十六地点下层积石冢彩陶筒形器,高约三十五厘米。

120、牛河梁第十三地点。直径约100米的巨型土石建筑。

121、玉坠饰。第十六地点二号冢积石层底部出土。

122、玉猪龙。辽宁建平牛河梁采集,高十五厘米。

123、玉箍。牛河梁遗址第十地点一号墓采集。牛河梁玉箍何其多也,但此地恐非伏羲、女娲之故地,乃是大行风皇宗教之地也。风皇是人们对其传说中的祖先之记忆,及至红山之时,距风皇时代,不知有几千年。人或谓这里埋葬着伏羲和女娲,果如此,则罗马梵堤冈亦埋葬着耶稣基督、亚当夏娃乎?所以,这里的风伯雨师,云君玄女,皆巫师也,生前扮神祈福,死后终归于尘土,非神也,皆为人也,历史就是历史,神话就是神话,搞清楚了,就不再迷惑。

107、第十六地点二号墓出土云形佩的反面,有四对牛鼻穿。

108、第十六地点二号墓出土,玉方璧,长十一点五厘米。

109、玉龟。第十六地点二号冢积石层底部出土。

110、玉璧。十六地点二号冢一号墓出土。

111、玉双璧。十六地点二号冢一号墓出土。

112、玉箍。第十六地点二号冢十号墓出土。

113、玉璧。第十六地点二号冢第十一号墓出土。

114、一组玉锥,最长二十二点六厘米,第十六地点一号墓出土。

115、玉蝗虫。第十六地点一号冢底部出土。

116、玉饰,第十六地点积石冢底部出土。

117、玉玦。第十六地点一号冢第十五呈墓出土。

100、老祖宗头枕一只大玉凤。看来这是冠饰。


101、第十六地点四号墓出土的玉器。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比例,绿色的是两只绿松石玉坠饰。


102、玉凤的背面,有四对牛鼻穿。


103、玉凤的正面。它的头向后背望,有尖而且长的、带钩的喙。玉凤长十九点五厘米。


104、两只绿松石坠子,但却是放在手边之物,似乎不是耳饰,而是腕饰。


105、玉人,长十八点六厘米。


106、玉人的正面和背面。神秘的玉人曾引发广泛的猜测,他双手上举似乎在祈祷,而且在凌家滩遗址也曾出土6只类似的小玉人。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小玉人以及墓中其它的玉器,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玉人是光头,他的眼睛看起来尚未睁开,而且他的表情似乎是在哭泣。小玉人的脸上有许多皱,这或许表明:小玉人并不是一位人们通常所推测的成年的巫师,而只是一名新生的婴儿。让我们回顾图136,秘密也许就在刚刚出土的这一幕:墓主人左手执一婴儿,右手拿着一只法器,这就是大玉箍。显然地,小婴儿就是通过这只大玉箍来到人间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小玉人同样可以代表死者的灵魂,通过这只玉箍,回到他从前所在的天国。祖宗啊!万幸这座墓没有被盗,也没有破坏,因为这是永远无法重现的历史。甲骨文卜辞用“妇好免”三个字,记录了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又生了一个孩子。免即是“娩”,妇好分娩了。天子和贵族们头上戴的礼冠,也叫做冕,亦即是“娩”也,它的原型,就是红山的大玉箍。《老子》曰,有物浑成,无以名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亦即此玉箍也。可笑的是,关于红山的玉箍就是妇人产道的象征物的推论,仍旧受到一些人的嘲笑和抨击,那么这些人到底在忌讳什么呢?难道是在忌讳伟大的红山文明受到了亵渎吗?那么女人生孩子到底又亵渎了谁?把生命的降生与“性”以及“八卦”混为一谈,这才是对文明的亵渎,也只有自认为读过几本书的人,才会如此亵渎文明。
那么现在再回过头来,讨论第十六地点四号墓墓主人的身份,他是谁?这是一位成年男子,也许这出人意料之外,男性怎么管生孩子的事情。他头戴着凤冠,这是后世的王后或者皇后才有的东西。我说他是风神,却不完全是刮大风的“风”,前面说过,“风”是交配的意思,阴阳交合的意思,风云际会的意思,男女相互追逐的意思。殷墟甲骨文卜辞记载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祭祀仪式,叫做“风二犬”,也就是让二条狗交配,苟且也。这在现在看来,极度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中国戏曲,来源于古代男女巫师们在祭坛前的表演,最先表现的是“云君”和“雨师”的缠绵和追逐,到后来演变为“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这就是风,也就是不朽的诗篇《风》、《雅》、《颂》当中的《风》,也就是儒学毒瘤所说的“伤风败俗”的风。传说伏羲名“太昊”,风姓,凤鸟也,风皇也。乃是造化之神,他不是男的,谁是男的?所以,墓主人是一位风伯,风伯者,风神之首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回顾与探索(七)
红山古玉
古玉界:红山遗玉(二)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内蒙古+辽宁+吉林+龙江部分2
聊聊“一眼断玉法”之“器形”篇——新石器时代玉器(二)
第四百二十二篇 敖汉旗馆藏红山文化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