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响堂山石窟

北齐,一个如梦似幻的朝代。中国艺术史上一部分最精致的佛教造像就诞生在这个时代,战争和残暴的君王也诞生在这个时代,鲜血与艺术是这个时代留给历史最深的刻痕。

北朝历史地图

响堂山古称鼓山,石窟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矿区因矿得名,但现在是一个市辖区,当地人把“峰”读为二声

响堂山石窟最早就是北齐时开凿的,因为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所以叫它“响堂”。

响堂山石窟位置

01

北响堂

中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这样描述过北响堂的大佛洞:

北响堂石窟大佛洞可以与龙门石窟宾阳洞,巩县第五窟以及云冈各大窟相媲美。

周总理谈起北响堂石窟的遗存情况时也说:“耳闻其景,向往莫及。”究竟是什么样的“绝景”,能让见多识广的范文澜先生和周总理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北响堂山石窟

常乐寺

北响堂石窟前,有一处“河溯第一古刹”,便是常乐寺,这座古刹始建于北齐,刚开始就叫石窟寺,到了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叫智力寺,一直到北宋的嘉祐年间(1056-1063年),才最终定下“常乐寺”的名字。

绿树掩映的常乐寺(重建)

常乐寺本来是一处南北向的寺庙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和地藏殿,形成一条中轴线。南侧有一宋塔,称普同塔,并有一座自来佛殿与之呼应。

普同塔

可惜的是,1947年遭了一场祝融之灾,地面上的建筑基本都被毁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遗址上曾发掘出了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教造像,印证了常乐寺昔日辉煌。

常乐寺遗址(佛塔)

常乐寺遗址(三世佛殿)

现在的天王殿,应该是当年祝融之劫后仅存的木建筑。三世佛殿八面须弥座石台上三尊佛像,头部全部损坏。殿前有一石塔,风化严重。遗址内还有两座宋代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十几通历代石碑。

历代石碑(常乐寺碑记)

北洞(第三窟大佛洞)

北响堂石窟第三窟外景

北响堂石窟现存编号佛窟二十一座,其他小龛不在其内,大小佛造像725尊。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有三窟,其一是大佛洞,也称北洞;其二是释迦洞,也称中洞;其三则是刻经洞,也称南洞。

第三窟中心柱塔庙窟

先来看看大佛洞吧,它的形制是中心塔柱庙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仿木结构的密檐,密檐上部有摩尼宝珠和覆钵丘,因为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这些装饰已经损毁了,十分可惜。

神兽形象

这种神兽应该是畏兽,畏兽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中。它兽面獠牙,三个手指两个脚趾,上身袒露,下身穿短裤,肩上有羽翼或者火焰形状,因此又叫焰肩兽

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中心柱基坛上雕多个神王形象,窟室四壁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开凿十六个塔形龛。三世佛的两边分别站立二菩萨胁侍像。

窟壁塔形龛之一

北响堂石窟由北齐皇家主持开凿,开凿时间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年间。这是高洋为其父高欢专门开凿的,传说高欢的棺材实际上就在这。

中心柱塔庙窟正面主尊大佛

从入口进去,一尊大佛跏趺坐在佛台之上,左脸有一处破损,手印已经损毁,但仍有庄严宁静之感。身旁有两位胁侍,一尊已经损毁,只剩一些衣纹,另一尊头部也已损毁,只余残身。大佛的背光以火焰纹和忍冬纹为主,其间有飞龙,还残留一些颜色。

画面正中为飞龙,飞龙左侧为火焰纹,右侧圈中为忍冬纹

这忍冬啊,是一种蔓生植物。俗称“金银花”,通称卷草。这种花相当顽强,凛冬时节都不凋零,所以也有忍冬之称。画在石窟壁画上,又称卷草纹,因为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壁画与造像上,比喻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金银花(忍冬)

中心柱窟共有三面,除中心大佛外,左窟还有一尊半跏趺坐的佛像,眉眼含笑,有两位胁侍,背光也以忍冬纹和火焰纹为主,佛座下还有神王守护。

左窟大佛与胁侍

右面就损毁得比较严重了,佛像的姿态已经看不出,但一样精美细腻。

左窟佛座

不过嘛,在大佛洞中,还藏着一件“历史谜题”,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一窟是北齐时期,文宣帝高洋为他父亲专门开凿的。中心大佛头顶上有一个龛洞,据说高洋的父亲——北齐高祖高欢的棺椁就放在这。

红圈处为空心龛洞

这一谜题,还得从《资治通鉴》说起,据其记载:

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要知道响堂山之前就叫鼓山,这就意味着河北临漳的义平陵只是一个虚冢。不过高欢是不是真的曾经埋在大佛顶上,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窟壁 山花蕉叶(上)及火焰宝珠(下)纹样

中洞(第六窟释迦洞)

释迦洞(第六窟)与大佛洞是同一时期开凿的。释迦洞的形制是中心方柱式塔庙窟,有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

方柱正中大龛

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外间两侧大龛内各雕菩萨、力士像。

外间的力士和菩萨

窟外立面为覆钵式塔形,释迦洞的洞窟结构和大佛洞比较相似,也是中心方柱式。不同的是中心方柱只有正面开一个大龛,龛内雕刻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

外间的菩萨,衣饰细节华美

方柱正中的主像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施与愿印,衣纹流畅简洁,座下的莲花还保有一些色彩,背光以火焰纹为主,座下还有两个人猴,可惜头部已经残毁,只见人身,不见猴头。

座下的小人猴,头部损毁

窟壁上的其他造像

窟壁上也有其他造像,这一龛中的部分造像衣饰有道教风格。

有点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

窟壁其他造像

这一尊脸型圆润,顶髻也圆润,衣饰线条也比较圆润,眉间没有白毫相,看来还要加紧修行啊。

南洞(第八窟刻经洞)

刻经洞(第八窟)位于北响堂的最南端,所以又名南洞。是北响堂南区的主要洞窟,分为内外两室。

内室三壁开三帷幕帐形龛,窟顶莲花凿井浮雕装饰,主尊造像为三世佛。前室前壁为拱门,窟外有仿木构屋檐形,顶部为覆钵塔样式。

覆钵塔

实际上,覆钵塔在早期佛教中是为了安葬佛祖释迦牟尼特意创造出来的,属于释迦牟尼的专属,不过传到中国后,使用场景就广泛了许多,不仅是释迦牟尼,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也能使用这种形制的塔存放舍利子。

刻经洞窟,门上方的门楣像不像覆钵塔的“覆钵”?

走进窟中,可以看到平顶顶部雕刻着莲花藻井,这朵莲花每一片花瓣都非常均匀,花瓣之间还能看到下层的花瓣。可以看出,花瓣是粉色的,周围的背景是黄色,色系的搭配相得益彰,不难想象刚刚雕刻完成的时候它有多美。

顶部莲花藻井

前壁甬门两侧刻《无量义经》,前两侧为窟廊,里面刻着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

窟壁上的部分佛经

欣赏一下北响堂其他洞窟的造像吧!

文官洞(第二窟)主龛与莲花藻井

大业洞(第九窟)主龛

隋佛龙(第一窟)

七佛洞(第四窟)主龛

02

南响堂

高阿那肱的故事

不同于开凿北响堂时的“皇字当头”,南响堂的开凿原因,颇有一番“懂的都懂”之趣味。

南响堂寺

这一切要从一位奸臣高阿那肱身上说起。北齐文宣帝高洋死后,朝廷夺权激烈。此时高阿那肱权倾朝野,但内心空虚,所以动用手中的权力和手段,大规模雕凿了南响堂石窟的佛像。一是求佛祖保佑,二是讨好崇尚佛教的北齐皇室。

南响堂寺的宋代佛塔

不过无论开凿石窟的动机如何,这些石窟流传下来,艺术与美也留住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华严洞(第一窟)

南响堂的开凿时间晚于北响堂,规模和精美程度相比北响堂也差了一些,现在有编号的洞窟一共是八个,北齐时代的洞窟有七个,宋代有一个。

南响堂石窟平面图

图源:钟晓青《响堂山石窟建筑略析》文物. 1992(05)

在南响堂中,最值得一看的有两窟,一窟是华严洞,一窟是千佛洞。先来看编号为第一窟的华严洞。实际上冀南豫北一带的北朝石窟大多盗损严重,盗走造像头部的,或者是将整座造像彻底盗走的。

相对于这些盗损严重的石窟,华严洞主龛完整的主像就显得尤为可贵。

华严洞中心柱窟

南响堂石窟分上下两层,华严洞在下层,有前后室,因窟洞壁面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得名。

窟面的经文

一进华严洞,就能看到中心柱窟,主像的头部还在,但其余四尊像的头部已经损毁。

这几尊像的头部都已经损毁

主像一手呈与愿印,另一只手好像握着什么东西,五官雕刻不追求立体,细眉长目,双眼微闭,嘴角略微上扬,显出似有似无的笑意,面部表情祥和宁静,体现了邺城地区“面短而艳”雕刻风格。这是南北响堂山石窟内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北齐佛头之一,十分珍贵。

主像

身旁的四位菩萨形态各异,有提着丝绢的;有双手合十的;也有双手捧着器物的。

左数第三位菩萨手里拿的好像是经书

佛座下还有狮子和其他漂亮的浮雕,据说狮子曾驼着释迦在普光明讲法,后面更多作为佛教护法的标识,中心柱的上部还刻着千佛。

狮子与其他部分浮雕

中心柱另一面与上方的千佛

窟壁上也有许多单独的小龛,里面的佛像不同于主像庄严的跏趺坐,姿态相对随意一些。

窟壁上的独立龛

千佛洞(第七窟)

接下来就到了精美的第七窟千佛洞,窟内三面佛龛均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洞壁为千佛造像,据说有1028尊。

可以看到窟壁上密密麻麻的千佛

但是千佛洞的精美却不在“佛”,而在洞顶的莲花藻井和飞天。洞顶以莲花藻井为中心,四面一共有八身飞天,两两相对。

千佛洞中心龛

有正在跳舞的,这两身的动作是对称的,衣物柔软,丝织感很强,随风飞起。

正在跳舞的两身

这两身应该是在演奏乐器的,一人手中形似竖琴的应该是箜篌,另一人演奏的乐器则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笙。

一人弹箜篌,一人吹笙

这两身也是演奏乐器的天人,一人吹笛,还有一人手中拿着的是弹拨乐器,有可能是琵琶,但后端不像琵琶的水滴形,但仔细看看这人弹奏的手势,左手五指都扣在琴弦上,除了琵琶,其他的弹拨乐器是不需要五指都扣在琴弦上的。

一人吹笛,一人弹琵琶

还有两身,手捧莲花,相互背对。表情似羞怯,又似诀别。

手捧莲花的两身

莲花藻井与飞天仰视

03

海外馆藏

可惜的是,今天的响堂山已经无法向我们呈现出当初绚丽多彩的艺术成就,因为它已经残缺不堪。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覆灭和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极端的动荡时期,对于古物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大不如前。

大势至菩萨佛头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由于这些石窟被当局忽视,在数十年中,石窟内的文物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窟中大部分的独立造像都已经被盗走,洞窟中的许多浮雕也被人为的切割窃取,剩下石像的头部和手部也被盗走了一部分。

佛手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今天,就只能通过图片,来欣赏它们的美貌了。

佛立像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佛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头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佛立像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立像(三件)

宾大博物馆藏

石碑

宾大博物馆藏

高而薄的石碑,顶部略呈圆形,为深色石灰岩,已风化成金棕色。正面和反面均分三格,龛内有菩萨。正面铭文为“北齐武平六年四月初八日”,即公元575年5月3日。

龛顶浮雕

宾大博物馆藏

佛头

宾大博物馆藏

佛头

宾大博物馆藏

04

结语

石头就是石头,即便涂上华丽的色彩,雕凿成佛陀的模样,也还是石头。这些经过打磨雕凿的石像代表了那个时代杰出的艺术和审美,但愿你我仰望这些造像的时候,能有感于其法相,彻底放下心中的贪嗔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石窟鼻祖在哪?不是莫高窟,是藏有西域风壁画的武威天梯山石窟
法生自在——龙门石窟造像之流失海外碎片欣赏(七)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广元皇泽寺和千佛崖
大同回来就像中了毒,后劲真大!好像中了云冈石窟的毒,回来有俩月了
山东济南莲花洞石窟推测为北朝晚期造像 窟顶藻井雕莲花
深山礼佛:陕北黄陵香坊石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