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7

119、玉剑首

西汉中期

长6.5厘米 宽5厘米 厚1.6厘米

1977 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淡茶色。采用浮雕、透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出五只螭虎盘绕于云中,雕琢精致,纹样优美,是汉代玉剑饰中的珍品。一端有三孔,以插剑茎。

120、

120、121、玉剑珌

西汉中期

长6.3厘米 宽 3.8 厘米 厚 2.2 厘米

1977 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淡茶色。浮雕螭虎、卷云纹,螭虎盘绕于现的两面。一端有三孔,两侧小孔斜穿,与中孔相通,用于接鞘。

122、玉剑珌

西汉中期

长9厘米 宽3厘米 厚2 厘米

1977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青绿色。长方形,浮雕两只螭虎,一大一小。

123、

123、124、玉剑珌

西汉中期

长 8.1 厘米 宽5.2厘米 厚2.6厘米

1977 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青绿色。扁方形,一面浮雕两只螭虎,并缀以平雕云纹,雕琢精细,形象生动;另一面平雕兽面纹。一端有鉴孔,用于接鞘。

125、玉双凤饰系璧

西汉中期

长6.7厘米 宽3.6 厘米

1973 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0 号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青褐色。体扁平,两面饰纹相同。中间是云纹小玉璧,外套卧蚕纹大玉璧,最外边有一对透雕凤鸟。出土时在墓主人额下。

126、玉龙首璜

西汉中期

长 10.8 厘米

1973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0 号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青褐色。体扁平,镂空成双龙合体形。龙张口露齿,上下唇呈钺形,眼作水滴状,眼尾加长,角贴于头部。出土时在墓主人右手处。

127、 玉夔龙纹环

西汉中期

外径 7厘米 内径 5厘米

1973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0号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黄褐色。体扁,镂雕而成,两面饰纹相同。夔龙呈环形,张口露牙,衔其尾。龙身饰竹节、卷云纹。出土时在墓主人左胸部。

128、玉鞢形佩

西汉中期

长 8厘米 宽 3.5 厘米

1973 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0号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黄褐色。体扁平,呈心形。中间有一椭圆形孔,一端尖,一端略圆。外侧透雕凤鸟纹,有华尾。

129、玉璧

西汉中期

直径 20.4 厘米 孔径 4.3 厘米 厚0.5 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青色,质温润,局部受沁。两面纹饰近似。从外至里为∶阴刻弦纹一周, 四条形式相同的合首双身变形龙凤纹;线刻绳纹一圈在浅刻的蒲纹上加刻阴线涡纹,阴刻弦纹一周。图案繁缛复杂、交织于一体。

130、玉瑗

西汉中期

直径 19.7 厘米 孔径10.2 厘米 厚0.7 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青色,质细腻滑润,稍有白斑。两面纹饰相同,皆为卧蚕纹,内外有弦纹各一周。

131、玉璜

西汉中期

长 11.3厘米 宽1.7厘米至1.9 厘米 厚0.5厘米至0.55 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黄白色,质温润。扁平弧形,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透雕龙首,龙身饰卧蚕纹,上下边沿饰阴线弦纹,中部上下各有一圆孔。

132、玉鞢形佩

西汉中期

长5.1 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白色泛黄,质光滑晶莹。正面微鼓。背面稍凹,中有圆孔。两侧透雕凤鸟卷云纹。

133、玉鞢形佩

西汉中期

长4.5厘米 最宽3.8厘米 厚0.3厘米

1972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灰白色,质温润。呈鸡心形,中有圆孔,一端尖,一端弧圆。两侧透雕变形凤鸟纹。

134、玉觽

西汉中期

长11.2 厘米 宽2.9厘米 厚0.25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黄色,质温润。扁平弧形尖角状,正反面纹饰相同。宽端雕作龙首。身部饰勾连云纹,背脊上有透雕的变形凤鸟、螭虎纹。纹饰构图精美,为玉觽中罕见的珍品。

135、玉觽

西汉中期

长11.8厘米 宽2厘米 厚0.3厘米

1972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黄色,光滑温润。扁平角状,两面纹饰相似。宽端阴线浅刻兽头形,身部饰卷云纹。兽头有一小圆孔。

136、玉带钩

西汉中期

长6.2厘米

1972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青白色,部分呈橘黄色,温润光滑。长条形,钩首为鸭头状。下有长方形钮。

137、玉带钩

西汉中期

长4.4厘米

1972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灰白色泛黄,质晶莹。钩首雕作兽头形。钩身宽短,中有节,尾呈三岔状。下有椭圆形钮,造型颇为别致。

138、玉舞人

西汉中期

长4.7 厘米 宽 2厘米 厚0.2厘米

1972 年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黄色。扁平片状,采用透雕加线刻的技法,雕作翘袖折腰的舞女形象。制作简朴,下方有一椭圆形小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组高清精美,老光尽显的古玉大片!(八)
【文物赏析 · 第13期】龟山汉墓银印
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古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江苏上海部分2
中华文物典藏之玉器篇 秦汉之二
燕赵之地,京畿重镇——河北博物院馆藏30件珍宝(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