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馆的古代铜镜,为何只让看背面?镜子还是别乱用!

艺述史官方原创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人对容貌的重视比我们想象的出现的要早得多,四千多年前第一面铜镜便诞生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铜镜承担了正衣冠、装饰物乃至“照妖辟邪”的功能,今天我们走进博物馆,很多陈列的铜镜仍然保持了千年之前的风貌,比如我们山东淄博的市博物馆齐王墓青铜方镜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铜镜。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无论是这种方镜,还是圆形的铜镜,博物馆中的铜镜都是以背面示人,把镜面藏起来是有什么秘密吗?

有人说,古时的镜子本就有驱邪之用,若是在地下埋的久了,常年不见天日,不吸收阳气,这种古镜一照人就很容易吸收人的精气,但其实这种说法只不过是民间的迷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有一条,没什么可看的。

铜镜与我们想象中锃光瓦亮的镜子有很大区别,毕竟它不是玻璃制作成,而是用金银铜铁这种金属制成,所以时间一长,镜面上一定满是锈迹,根本无法示人,古代的铜镜是需要时常打磨的,为此当时还诞生了专门从事磨镜的行当,唐朝有诗云“长安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这种铜镜在土中掩埋了几千年,镜面斑驳不堪,早已没了当时的模样,但是为了保证文物的价值,总不能打磨好了再摆进博物馆吧,所以铜镜的镜面没什么参观的大必要。

再者,铜镜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并不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它的文化价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它背面的设计,早在西周时期,铜镜的背面就开始出现纹路设计,最早是动物纹,后来出现花纹、人物纹、几何纹,从最开始简单的线条,到后来可以雕刻上精美的画面,到后期彩色的纹饰已经非常常见,观察铜镜背面的纹饰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特点,像是唐代的铜镜纹饰以瑞兽为主的居多,汉代纹饰形式多样,造型富有动感美,宋代的铜镜纹饰线条模糊,以花卉为主题的最为流行。所以铜镜背后纹饰的演变史,其实就是整个封建王朝文化的演变史,这些纹饰也并不是只有装饰这一个价值。

所以铜镜的背面,在今天更具有观赏和文化的双重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铜镜多是以背面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博物馆的铜镜为何都以镜背示人,不让游客看正面?说出来脊背发凉
青铜境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神州重传统 青铜境绽新花
学科组二等奖 | 透光的镜子——铜镜背后的纹饰
深圳博物馆馆藏铜镜欣赏
解密透光镜——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黑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