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麦蚜虫进入高发期,吡虫啉防效差咋回事?高效杀虫剂有哪些?
小麦进入返青期后,除了浇水、施肥、除草外,对于农业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很关键。小帮手收到一些农户的咨询,当地的温度才开始回暖,小麦田间就出现了不少蚜虫,而防治蚜虫往年都是喷施吡虫啉,价格便宜,防效也不错。但是,今年喷施吡虫啉后,防效却一般了,这是咋回事?除了吡虫啉之外,还有哪些杀虫剂防效好?
小麦蚜虫是种植小麦常见的害虫之一,尤其是从小麦返青期开始,蚜虫就将进入高发期,一直持续到收获前。小麦还未抽穗前,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小麦抽穗后,对于穗部危害比较重,不仅会导致白穗情况出现,还影响小麦正常灌浆,让小麦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最终出现减产。
蚜虫之所以难防治,一方面,它的体积较小,前期发生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农户们发生蚜虫后,田间就已经大面积出现了。另外一方面,蚜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据相关资料记载,一天一夜的时间,蚜虫能发生十八代,在这种繁殖能力下,极大增加了防治难度。
吡虫啉,常见的一种内吸杀虫剂,有 “蚜虫杀手”的称呼,由于其价格便宜,对于蚜虫防治效果好,深受农户们的喜爱。不论小麦蚜虫,还是蔬菜、瓜果上的蚜虫,吡虫啉的使用率都比较高。
不过,近两年来,小帮手收到不少农户的留言,都说自家小麦发生蚜虫后,喷施吡虫啉的效果已经不如从前了,这是咋回事?
其一,随着常年使用吡虫啉,当地的蚜虫对于吡虫啉的抗药性已经提升。大家都知道,不仅是杀虫剂,包含了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如果常年使用同一种,都会产生抗药性,降低该农药的防效。
其二,有些农户喷施吡虫啉之后,对于蚜虫的防效一般,下一次就会加大用药量,比如本来打一亩地的剂量,只打了半亩地,当时防效会有所提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进一步增加蚜虫对于吡虫啉的抗药性,以后的使用剂量只会越来越多,不仅增加用药成本,防效也会越来越低。
其三,吡虫啉喷施时间过晚,当田间蚜虫已经大面积发生后,再喷施吡虫啉,防效显然一般。最佳的使用时期是蚜虫刚发生时,此时蚜虫数量不多,抗性不大,很容易防治。当然,提前打药进行预防更好。
其四,喷施吡虫啉时不到位,由于蚜虫个体小,也容易藏在叶片背部,或者是麦穗里面,因此,打药时一定要打匀打透,除了肉眼能看到的地方外,对于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也要着重喷施。如果只是喷雾器的喷头快速扫一遍就过去了,蚜虫吸收不到吡虫啉药液,也起不到防治作用。
除了吡虫啉外,还有哪些杀虫剂防效好呢?目前市面上的杀虫剂有很多,能防治蚜虫的也有不少,比如常见的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等单剂,也有复配药剂,比如噻虫·高氯氟、氯氟·吡虫啉、联苯·噻虫嗪等等。
具体用量:单剂的情况下,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亩用量8-10克/亩;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6-20克/亩;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每亩用量10-15毫升/亩等。
复配药剂的情况下,可用20%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6%噻虫嗪+4%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用量6-12克;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5%吡虫啉+2.5%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用量30-35克/亩;30%联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菊酯+20%噻虫嗪),每亩用量6-10克/亩等等。
这里再提醒2点。第一,如果想要继续提高杀虫剂的防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机硅,增加药液的附着力,提升利用率,让蚜虫能够吸收到更多的杀虫剂,提高防效。
第二,小麦田蚜虫不是打一遍药就能防治彻底,需要多次打药。如果当地蚜虫发生相对不严重,可以跟随小麦“一喷三防”的时间进行喷施。如果当地蚜虫发生蚜虫,间隔7-10天就需要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5次,把蚜虫对于小麦的危害降至最低。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小麦进入返青期,蚜虫的危害也日益增加,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一定要勤观察,及时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促进小麦高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蚜虫不可怕,防治误区才可怕!
气温升高,警惕小麦蚜虫爆发,越早防治效果越好!
吡虫啉这样使用,几分钟即可杀蚜虫,持效期可达25天以上
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
种植小麦,年前苗期时蚜虫很少发生,为什么都集中在年后?
小麦返青 多种虫害将卷土重来 科学防治 从正确用药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