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字字禅意,抚慰世人1200多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心浮气躁的时候,总向往古寺的安宁。檀香袅袅,静谧悠远,古树参天,绿意盎然,曲径鸟鸣,草木幽深,禅房花影,古香古韵。

难怪唐代诗人常建会无限向往,赋诗以赞: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座寺院,隔绝尘世,悠然漫步,纷纭尽抛。阵阵钟鸣,浑厚旷远,静静聆听,澄净安然。

其实,与其说向往古寺,不若说,向往游寺时感到的禅意——一种安定的力量,令人自繁喧剥离,找回自我,归于宁和。

古寺之灵,不过心安 提起常建,世人所知甚少,对于王昌龄,则更为熟悉。

当年,两人为同学,又在同年一起中了进士,共同为官,关系也非常要好。

后来,仕途不顺,常建渐生归隐之意,叫好友一起,王昌龄却哪怕硬头破血流,也要把这颠簸的仕途走下去。

形单影只,心灰意冷,山中那一隅净土,就成了心之所系。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或许是心中苦闷,难以安睡,一大早,他就到达了山寺。晨光映照,和煦而静好,踏着石板路上的点点青苔,不远处就是沉静的禅房。 

看着神色从容的僧侣,那何尝不是他心之所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沐浴在香火钟鸣之中,虽两手空空,却总能获得一种近乎“圆满”的踏实。 他多么想永远留在寺中,只安守这一方净土,再无凡尘琐事撄心。

《心经》中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人生一世须臾间,求来求去,终还是“心安”二字,最令人企望与眷恋。

烟火琐碎,亦能成禅 还记得顾城说:在现代中国,隐性文化的一面,几乎消失了。人也离开了他的传统生活和自然情味,开始妄想妄动,就像离开水的鱼那样妄然。满街都是茫然的人,一阵风就能吹起所有的尘土。

古代士人,仕途失意,

尚可入山寺隐居,怀抱高洁,以天下为信仰,安放郁郁难安之心。可这对现代人来说,却实在太过奢侈。 其实,安宁不必寺中寻,如常烟火,自有禅意。

最佩服的就是林语堂,他总是能在平常小事里,找到一种“不亦快哉”的治愈。

游子离乡,万般愁肠,电影院邻座响起的乡音,就是他不能归家的安慰。听着熟悉的口音,仿佛坐在了家乡的影院,心安即归处,电影也越看越有滋味。

偶尔烦闷,就找个黄昏,独自坐在阳台上,看着山慢慢被夜色笼罩,家家灯火闪烁摇曳,天地之大,千家万户,总有难念的经,却总没有过不去的坎,偶尔想想这些,偶尔发呆看云,心中纵苦,也稍稍疗愈了......

以前听人说,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去看看人间烟火。只因那里包罗万象,有最鲜活的幸福,也有最残酷的痛苦。 在那里,理解生活,在那里,看见自己,心灵为之颤动的一刻,便是生活赋予的禅意。 

心中无相,安稳如常 《金刚经》中有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非说要放下一切,而是世间万象之中,美丑、悲喜、得失,往往只在自己的一念间。 

还记得汪曾祺晚年写的,“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他们那一代人,被迫遭遇了命运的漩涡,身不由己,饱经风霜。

然而,在汪老先生心里,却都没什么大的分别。战时,日军经常性轰炸,衣食无安,动不动就死人,他却还有心思发现:跑警报是谈恋爱的好时机,女同学乐于被人照顾,男同学也正好献殷勤,多了一丝隐隐的危机感,跟看电影、遛翠湖不同; 下乡时,只能到山上种树,就不再去想有多少委屈,每天带着干馒头、腌萝卜,难以下咽,就在山上找调剂,摘酸枣,烧蝈蝈,配上馒头,唇齿留香。

“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真正的安定,源于内心,滋味,可以多尝一些,经历,可以复杂一点,不必急着去做好坏的判断。

世本无相,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在嘈杂中修篱种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 

眉挑烟火,心酿清欢 人到了某个年纪,总容易向往那些净地,期盼一场洗礼,抚慰心灵的慌张。

然而,禅语有云:“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世间最高妙的境界,其实就隐藏在寻常之中,本为烟火俗人,不妨归于熙熙攘攘。

细品岁月,烟火俗常藏禅意,心中无相,三餐四季皆安稳。

若无法觅得净土,愿这人间烟火,亦能许你一刻顿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古今最美的一首禅诗,空灵治愈,抚慰世人1200多年!
关于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的不同版本
每天一堂国学课 赏读唐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解读赏析
《曲径通幽》一帧,水墨丹青迎新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