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始

就这么开始了。还以为得找个有意义的日子,给自己一点仪式感的。

结果——拿到书单以后,就开始一本接一本地啃起来了;开放课程以后,就开始一节接一节地听起来了——当心里的愿望潜滋暗长,逐渐满溢,冒着泡泡不肯待在心里的时候,说开始就开始了。

现在还只是入门级的心理学课程。每周六至七节,本周有两堂直播课,以后有陆续加进来的任务与研讨,需要完成主线与支线任务……项目多多,仿佛升级打怪。

入门之后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长程课、个人体验与督导,不断的吸收、运用与反思……远方还是模糊与未知的,“书山”“学海”却已近在眼前,清晰得吓人了。

我问自己,人一生做成一件事已经很难。老师还没有当好呢,为什么要开始另一件事呢?

也有读者留言劝告:“此路不通——心理学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它像蜘蛛网,又像安慰剂,一旦进入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出不来。”

可是,我总觉得:这并不是在开始“另一件事”,而我,也并没有打算用心理学来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够活泼不够开朗,有点儿拧巴的人。大学时遇到心理系的高材生学姐,我避而远遁,声称:“不要分析我,我也不想做出改变!”那么多年过去了,也平平安安长大了,没什么好,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有一天当了老师。我希望孩子们比我过得舒畅,获得的幸福更多,很快就发现空有热情和爱是不够的,学识与专业素养也帮不上忙:我需要增长智慧——人生的人性的智慧。

从那时起开始主动寻求指点与改变。最初是《心理》月刊,每一期都细读;渐至相关的电影和书籍,乱七八糟生吞活剥地看。

自己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作为一个老师,自己拧巴,如何引导孩子舒畅呢?泥菩萨过河,还能帮得到人吗?

所以,从最开始,教育和心理学,就不是两件事。

有很多孩子对我诉说心底事,有很多孩子说“如果不是当年你在身旁,我成不了现在的自己”。努力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我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孩子长大,一鳞半爪的心理学知识,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很多孩子。

——却也明显地越来越不够用了。

这几年来,就我所能接触到的深圳初中学生的样本而言,学业成绩与心理状况的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我听到的和亲眼见到的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数量激增。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当年何等轰动的豪言,现在几乎沦为笑话——孩子都没法继续出现在校园里了,都没法露出微笑,没法抬起眼睛看人了,还谈什么教育!

比如下面这段话——

回想这么些年 悲伤更多 欢笑很少 每一次哭的时候 都是自己一个人 23点半后缩在被窝里哭 别人呆在自己家里 是快乐 幸福 我却想逃离这里 不想看自己父母的脸色 千方百计讨好他们 而自己委屈不敢说八下 生活低谷 疫情待在家里 跟父母大吵一架 将近半年互相没有讲话 找人倾诉 lht却早就不理我了 负面情绪挤压自己身患抑郁症 对着所有人开心 晚上睡不着自己一个人哭 哭到头疼 疼到让我忘记一切 终于返校 短暂离开自己的家 享受一时的快乐 可当我看到她对我冷漠的眼神后 我意识到一切都已经变了自己苦苦挣扎 撑到了9上 9上开始我们(我和你)在QQ上聊天 不再是一个人撑着 但还是没有卵用 只觉得一时开心 放下了“”(不能说的字)的念头 但终究躲不掉 一次次家里人的质疑看着他们无奈 失落 甚至是鄙视我的目光 我想离开这里 离开这个一次次让我伤心的世界 我开始每天放学来到天台 享受片刻宁静 试图去体会“”的感觉 终于 二模 我站在了天台向下望去 半只脚已经跨了出去 身后一队消防员和一位心理医生尝试疏导我 我向前倒去 他们是先拴好安全绳 也跳了下来 最后在17楼抱住了我(一共33楼) 我哭着回到家 不是后悔 是因为没有“”难过  又是一个人在房间哭 第二天又要当做什么没发生 “开心”去上学  一段时间后 内心对“”的念头越来越重 于是五一假期第二天(5.2) 一把刀放在我的手上 这次 我割了下去 强烈的疼痛让我直接晕了过去 我被送往蛇口医院急救很显然我又被拉了回来 所以 我为啥请假呢… 因为 那道疤还在 我不想被别人看到 又或者 我想在那一天 继续放一把刀扺在上面 逃离这个地方

昨天 我第一次 对我爸妈吼着说我不想学 他们说没关系不学就不学吧 不逼你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对于我不学习这一方面 那么平和 我第一次开心 高兴 第一次看到他们的善解人意 可是事实上 今天 各种难听的话就传到我的耳边

这一大段话 我也不知道我为啥要发 可能只是想说 我又有“”的念头了吧”

这是一个初三孩子发给另一个初三孩子的QQ留言。

平日里,他是班上的“开心果”,温暖又逗乐,搞笑又随和,谁都爱跟他开玩笑。平日之外,他被正规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日日天人交战,徘徊在生死边缘。

而我,竟然帮不了他。他就在我身边,而我没有足够的本领,帮不了他。

我在强烈的愧疚与焦灼之中,深切地意识到: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心理学学习,近在咫尺的孩子都帮不了,算是哪门子的老师呢!

之前有中考压力,近三年一直在教写作,始终忙忙碌碌。机缘巧合,现在被疫情隔在香港,正式成为“无业游民”。孩子们过了需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的阶段,孩子爸撑起家用又百般支持,自己老年痴呆的状况也还不太明显(我妹今天还给买了山核桃来补脑)——

于是,心里埋藏已久的愿望一不小心便星火燎原。于是,择日不如撞日,这就开始。

当年,为了成为一名好老师曾经读过多少书,现在我就读多少书;当年,为了成为一名好老师曾经用过多少心思费过多少思量,现在我加倍。我不知道自己能抵达哪里,但是既然已经开始,我能保证:这绝不是一次“试试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心理咨询师的两点误解
【原创第1709篇】人在旅途 | 简单
人生十二法则
强烈推荐这本会让你彻底改变的好书!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C证培训听课笔记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