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人心

格物者,格心也。


《大学》这本书,

作为四书之首,成为中华文化经典。

其主要思想,

源于孔子在《易传》中的文言部分,

具备内外兼修之道。

后世的理学、心学等等,

都是围绕大学的思想展开的。

大学,

顾名思义,为大人之学,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如何去做到呢?

于是提出了内明外用之学,

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格物到正心属于内修,

内修的目标就是“明德”;

从修身到平天下属于外修,

外修的目标就是“亲民”;

二者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止于至善”。

内修为体,外修为用。

用之于己,则为明德;

用之于人,则为亲民;

用之于天下,则至善也。

内与外,

其实也是一体的。

格物的物,也包括事,

缺少了事上磨炼,

便谈不上是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四者也是一体的。

格物者,格心也,

没有心参与的格物,妄也;

若心不正、意不诚,虚也。

至善,

不在别处,在心上也。

天道,

不在天上,在人心也。

故,

大人之学的知与行,

归根结底,在恢复心之本体,

此便是致良知。

良知,

不在头脑里,只在你的心上,

去致,便是天道。

《天道人心》......知行篇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知之所在与物齐。

一物便有一物理,

尽心知性求诸己。

原来心外无一物,

莫向心外寻物理。

学知利行在格物,

生知安行便合一。

知天知性方尽心,

事天养性存心理。

夭寿不贰修身俟,

格物知至修之始。

博约精一止至善,

心性之原是天理!


陈真人2014/2/23号午时,写于重庆惟中茶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教文化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理學殿軍劉宗周》舒大剛編(1997)
《大学》新解——兼论《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送你一首养心歌
宋刘理中巜大学之道》六度思维八种途径
集类《王心斋全集》和刻本《王心斋全集》,日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仁博士点校卷三语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