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山的自然笔记》-392【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是一种以尾羽而著名的鸟,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来源于地方戏的舞台。戏曲舞台上,每当有武将登场,必然会在头盔上装饰以长长的花翎,那便是白冠长尾雉的特有尾羽。
白冠长尾雉主要分布在有着复杂地形的山地森林中,他们选择了长久居留一地的习性,只会因为气候变化而在山中垂直迁徙。




他们以群居的方式活动,借助集体的力量觅食或躲避天敌的残害。他们和所有的雉类一样,喜欢早出晚归,利用清晨与黄昏时进食。其余时间他们会在密林中一些较为空旷的地方,嬉戏、玩耍、交流情感,展示美丽。




她们在舞台上或高歌、或起舞,将大自然赋予他们色彩斑斓的羽衣,灿烂如花的长尾充分舒展,将最美的歌声与舞蹈展示给庇护他们的松枝与野花,与他们一起渲染着森林的神秘魅力。




董寨是国家级白冠长尾雉的保护区,位于大别山北麓(114°18’~114°30’E,31°28’~32°09’N),是古北界向东洋界的过渡地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南北方分界线。由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独特的气候特征孕育了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给白冠长尾雉营造了舒适的家园。
从王大湾沿山间小路向山林纵深处寻觅,沿途有溪流潺潺、松涛阵阵、百鸟啼鸣。小路约有3公里,总是有灰卷尾,黑枕黄鹂站在高高的树梢唱着动听的歌谣,欢迎远方的客人。




偶尔会有黑脸噪鹛从灌木丛中跳跃而出,或直愣愣冲着人群,或站在路边的台阶上,嘴中发出大声的啼叫,表达出被打扰的不满。这样的遭遇不免让人有些胆战心惊,匆匆向前。




疾步向前,一阵叽叽叽的悦耳声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紧接着便看到一群红头长尾山雀如精灵一般在飘荡的树枝间起舞。看着他们萌萌的身影,好奇的眼神,心生愉悦,恰好可以慰籍黑脸噪鹛带来的惊吓。
路越走越窄,树越走越密,不时会有一些不知名的动物或鸟儿发出陌生的声音,给这处幽静增添几份神秘的气息。忽然,路边山坡上有金色的影子掠过,待仔细看时,他只留下了长长尾羽的虚影和扑扑的振翅声,隐匿于茂密的树丛。




这无疑就是白冠长尾雉了。据当地的山民告知,这条路的周围常有他们穿行的身影,运气好时会看到他们在路边的表演。此时正值5月,是他们求偶的季节,早已分群的他们常常以个体或三两只的小群出现。
继续向前,绕过白云保护站向右,穿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山村,我们进入了一处山民搭建的隐蔽性简易帐篷。透过小窗向对面山梁望去,那里有绿草如茵的一处空地,应该是白冠长尾雉经常活动的区域。




等候是漫长的,也是值得期待的。一个下午的时间在挥汗如雨中渡过,当太阳落在山后,空气中有凉风袭来的时候,三只白冠长尾雉终于从山下攀缘而来。




即将进入开阔处时,他们警惕地在树丛中观察了很久。他们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才大踏步地走向草地中央。他们围绕草地一周,充分评估了环境的安全后,其中一只开始煽动并不宽大的双翅,发出扑扑声音。其余两只也开始煽动两翅,小幅度地快速振动。那扑扑声传出去很远,在山崖间碰撞出回音。随着这声音的扩散,两只身材娇小,羽色暗淡,尾羽短短的雌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随着雌鸟的入场,雄鸟开始跳起了求偶舞。只见他们把向着雌鸟的一侧翅膀微伸下垂蓬松颈羽,不断点头啄地,嘴里发出‘咕、咕、咕’的低声鸣叫。然后又将尾羽高高竖立,那混合了银白色、黑色、栗色、灰褐色、棕褐色的尾羽如盛开的鲜花,点缀在绿意盎然中,迎风舞动。




我惊艳于眼前的一切,无论是他们的优美身姿,还是斑斓色彩。我知道这都是大自然赋予他们,也赐予我们的完美。快门贪婪地响起,试图留住这抹艳丽,但美好总是稍纵即逝,他们从出现到离开只有十几分钟。这处草地,他们还是不能完全信赖,原因是我们的存在让他们心有不安。




白冠长尾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所以保护,是因为这一物种已然面临消失的危险。我查阅资料,找到了他们的濒危因素。
1.过度捕猎:主要是猎杀。在安徽霍山县,猎人在繁殖季节利用驯养的雌鸟作“媒子”诱捕野生雄鸟出售,浙江温州标本厂在安徽霍山县漫水河收购雄鸟1974年为336只、1975年360只、1976年287只。
2.栖息地破坏:中国中部山区森林不断遭到砍伐致使栖息地减少和退化。主要是毁林开荒或伐木。遵义沙湾的木材台,1975年调查时,当地植被茂密,生境较好,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0只左右,后来许多ji地方垦殖为农田,山头裸露,1983年5月再调查时,幸存仅有3只。




3.因为贸易被捕猎: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戏中仍然使用。白冠长尾雉是受人喜爱的鸟类,早已成为动物园中观赏的对象。
4.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




白冠长尾雉的美丽是无可置疑的,他的生存状况却不尽人意,他与所有的鸟类或野生动物一样遭遇着来自于人类的威胁。
鸟类的羽毛是大自然创造的最绝妙的结构之一。羽毛不仅让鸟类征服了天空,也让鸟类变成了最美丽的生灵。鸟类的羽毛中最具有装饰效果的,就是长长的尾羽了,白冠长尾雉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鸟种。




面对如此美妙的尾羽,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作用。长尾羽首先对他的飞行有一定的帮助,具体表现在飞行中能起到平衡身体、调整速度、改变方向、控制升降的作用。其次还有装饰的作用,在求偶时用来炫耀吸引异性。
白冠长尾雉用了漫长的岁月进化成为现在的样子,其本意是为了生命本体更好的与自然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一物种的生存。但他们终究还是无法控制人类的欲望,或因美丽而失去生命。




白冠长尾雉遵循了物种与自然平衡的自然规律,他的生存危机源于人类。其实,人类生存是否安康或长远,必然也完全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平衡水平。当我们自大地认为人类可以控制自然时,也是悲剧的开始。



鸟羽档案


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有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白冠长尾雉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善奔跑,亦善飞翔。飞翔能力强而持久,飞行速度亦甚快,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在快速飞行时能利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雄鸟尾羽20枚,中央2对最长,呈银白色,并具黑色和栗色并开横斑,羽干灰褐色而羽缘棕褐色,往外的3对尾羽依次变短,但羽色相似,仅棕褐色羽缘增宽。长度可达1.8米。



 我写的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冠长尾雉
尾羽非同寻常的鸟儿
漂亮又能干的巧织雀们,为什么叫寡妇鸟?
珍稀鸟类,天姿美丽的白颈长尾雉
珍稀野生鸟类 第四辑
长尾寡妇鸟,尾羽最长的鸟类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