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之爱:繁琐的关心,失望,以及爱的确证
这是单华伟的第二百三十九篇原创文章

爱与理性
 
人类是一种很矛盾的生物,子女们一方面在自己的学生作文和毕业典礼上感谢父母,真心的感恩父母之爱,另一方面又对父母重复率极高的各种琐碎的关心与问候感到极度厌烦,并冠之以“廉价”“不用心”的评价。
 
而现实往往也的确如此,因为不管父母从心底里多么爱和珍惜子女,表现在具体的日常中,也只能落实成“吃饭了吗”,“快睡觉了”,“回家了就多呆几天吧”,“最近有什么烦心事”等等,这种关心在形式上,看起来几乎是功能性,示意性的,像招待客人一样的模式。
 
这便是人类理性的悲哀之处,我们用它行事,但在运用理性关心孩子的过程中,那个叫做孩子的东西,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连串赤裸裸的,简单的,需要被处理的事件,孩子回家了,接风洗尘,铺床做饭,等等。
 
当然,这些事件本身,确实让人体会到爱与关怀,但不可忽视的是,有关爱的体验和事实,绝不应该仅止于此,不然的话,一个为你做同样事情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父母的角色呢?
 
所以,笔者的主题,并不在于为所有的亲情钉上一个“廉价”和“虚伪”的标签,理性并没有“污染”爱,实际上,要把爱作为一种行动落实,只有依靠理性。父母是不能依靠一个叫“爱”的东西去决定如何关心和爱子女的,我们需要的是观察,积累,计算和计划——这样,才能去实施各种具体的,关于爱的事件。
 
我想做的,是提出一个问题:父母的所有的关心,都是一些可操作的,有理性主导的,以至最终是廉价的事件,那么,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的确证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去衡量“爱”这种东西呢?


爱不提供等价对比
 
要解答上文的问题,请先试图解一下这道题:已知小明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两个爸爸都很关心他,小明也很爱他们。那么现在请问,小明会更爱哪一个爸爸一些呢?
 
是的,这题实际上没法解,小明到底更喜欢哪个,并不是按照两个爸爸提供给他的物质与精神上关心来做衡量的,虽然表达爱的方式,往往同物质或者精神上的东西同时出现,比如买玩具,送进好学校,周末的陪伴和平时的谈心……但是,爱始终无法通过这些东西来做比较。
 
比如,富爸爸随便拿点钱就能给小明买辆跑车,穷爸爸攒很久的钱都也许只能给小明买辆e二手车,一种常见的论调往往会这样认为:穷爸爸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所以虽然他购买的东西价值更低,但他的爱却更多。再所以,小明也会,他也应该,甚至必须更爱穷爸爸,对穷爸爸更感激,不然,他就是见利眼开,没心没肺,不配做人。
 
这个论证的前半部分是对的,后半部分是错的,而从这一半对一半错里,我们应该一窥“爱”这个东西的特殊性质:首先,爱就是关心,为了爱的人努力奋斗,其中凝聚着爱,我们感觉穷爸爸的爱更多,其实关心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车这个物质的东西,所以,爱是没有办法像商品世界里的东西一样,寻找一个中间等价物(比如钱)来做换算和比较的。
 
穷或者富,物质的多寡实际上是无关因素,所以我出的这个题根本没有任何已知量,自然无解。但这不是我刻意为之,因为爱这个东西,本来就不能做数学等式运算
 
物质的东西无法用于衡量爱,那关心本身呢?其实也很难,只有极少数情景,比如我们所举的例子中,一种绝对超过另一种,才能一眼而知高下,大多数情况下,关心与关心之间,是无法比较的。
 

在人类的心智中,没有任何用于爱的换算与汇兑的部分,因为爱与爱之间往往是异质的,没法比较,爱这个东西本身,就天然地不参与任何比较。
 
再来看这个论证中错的那后半部分,小明其实并不一定要更感激穷爸爸,虽然很多人,包括笔者自己,在道德上都持有这样强烈的情绪,我们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做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就是对感情不那么敏感
 
他们的生理结构,大脑构造就决定了他们对这个东西就不是那么看重,而物质的多寡给他们带来的喜悲往往更能刺激他们,我们可以对此表示不赞同,可以远离这种人,但没有资格说他们没心没肺,不配做人。
 
而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爱”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它永远只能在彼此重视爱,并且对爱持有相同看法与价值观的人之间存在,并且延续。
 
 
爱的确证
 
到这里,我们自然也就对前文中的“什么东西才是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的确证?”这个问题有了答案:爱的确证,是爱的关系这个 事实本身
 
当父母生下或开始养育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关于爱的关系,就已经作为一个事实开始构建出来了,已经在那里了,如前文所讲,爱就是关心,而爱本身也没法被量化的认知和比对,但只要子女与父母之间对爱持有相同看法与价值观,并且在持续的行使着爱,那爱,就在一直延续
 
所以,子女不必为那些日常琐碎的关心感到失望,父母也不必为此感到惶恐,因为爱,只能以这种方式,进行下去。除了家人,其实很少有人能这样关心你,关心你以至于到你厌烦的程度。
 
在某些时刻,一个理性和洞察力过度发达的人,也许会感觉亲情的事实的寡淡,但是,人生来本就是孤零零的,这样你以为寡淡亲情作伴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其他的痛苦与烦恼,自己的未来与忧虑中很大一部分,都要靠你自己解决。
 
有人关心,是多么有爱的一件事啊,你还期待什么呢?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等待(感恩教育)
碎语杂记 | 爱还是别比来比去好(20230223)
5个敏感话题的亲子对话
人老了以后,为了子女和自己好,有3样东西一定要藏起来
【新概念财富】犹太人富过300年靠的是什么?看他们的金钱观……
2015最新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