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江图》深度解析二:导演故事多,摄影是大佬,感觉幕后比电影都有趣

欢迎来到《长江图》第二弹!

小十君一不小心没刹住车写了太多,

不得不分成了两部分,

今天我们聊聊幕后的故事,

想看内容分析的请点这里~


导演杨超的故事

上一篇我们说导演杨超野心太大,

想拍一部史诗级巨作,

听起来好像有点不自量力,

其实有拍史诗的野心,

对于杨超并不过分。

虽然大部分观众对他很陌生,

戛纳对他可不陌生,

他的第一部作品,毕业短片《待避》,

2000年就已经被戛纳选中参加了学生电影基金会比赛。

他说戛纳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我在北京,之前住在一个冬天没有暖气的房子里,桌前放一杯茶水看书,看了一本之后冻住了,当时真的是穷困潦倒。

但戛纳突然给了我一个皇帝般的待遇,包导演的机票,有头等舱,住三天,吃什么也提前说。我说三天不够,我要住十天,我要参加完全程。电影节直接说没问题,所有行程都安排,还花钱在法国使馆给我找了一个翻译。

你拿着餐券任何时候都可以吃饭,一开始以为是食堂餐券,后来发现是海滩上所有五星级酒店的正餐券,而这只是享受的一部分。”

《待避》赢得了基金会比赛的三等奖

有五万法郎的奖金,

用这五万,

杨超和徐皓峰、王小帅等导演办了一个实践社

举办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独立影像展

几乎全国的地下电影都参与了放映,

最后一排举起双手的是杨超

影展进行到一半,

被“判”为“非法组织”,

于是他们又成立了实践无限公司,

这个公司发行的唯一一部电影,

就是杨超的第一部长片,

《旅程》。


影片讲述了男孩和女孩为了逃离高考的三次出走,

从船,到自行车,再到步行,

一点点回归自然,

片子里有一句台词,

“到了长江就好了。”

也许杨超那时候已经有了《长江图》的念头。

该片再次入围戛纳

并且得到了“最佳处女作特别奖”,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唯一得这个奖项的片子


《旅程》之后,

杨超陷入选题的困惑。

从小在河南信阳长大的他,

最爱做的事就是在淮河边发呆,

在武汉念书的那段日子,

给了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长江的机会,

于是在困惑的时候,

他再次想起了长江: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该拍什么的话,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去长江上看看。”


《待避》和《旅程》都是摄影师掌镜,

杨超自己对构图一点概念也没有,

出于对影像的不满意,

他决定独自带着DV去长江采风

那时的《长江图》还没有情节,

只有“恢弘背景的爱情+烧脑+独特的时空结构”几个想法,

两三年后,这些想法变成了《信使四章》,

杨超用《信使四章》得到了很多创投,

然后才有了《长江图》。

谢晋导演曾说,

导演拍摄就像手里捧着一捧水赛跑,

跑完了看看你手里还剩多少水,

而《信使四章》记录了这盆水满满的质感,

是导演的灵魂和他所拍摄内容的直接接触,

所以如果大家有机会看到它,

千万不要错过。

《长江图》的摄影

《长江图》是中国第一部获得柏林杰出艺术成就奖的电影,

这个奖奖励的是摄影,

本片摄影是李屏宾

大牌到什么程度?

电影在柏林放映的时候,

观众看到李屏宾三个字,

都惊讶地发出叹息。

李屏宾是侯孝贤的御用

这次被杨超请来,

可以说,没有他,《长江图》什么也不是。


李屏宾说,

“我认为电影属于导演,我试着了解每个导演想要什么,然后尽全力去拍出那个景象。”

所以在杨超提出要逆流而上拍摄时,

虽然知道困难重重,

他却没怎么反对。

由于江上行船的不方便,

所有的镜头如果要一条一条重复地拍,

整个过程会非常的慢,

因为错过了就要掉头回到原先的位置

除了铺设在船上的拍摄轨道,

本身就在移动中的船只也像是另一条轨道,

再加上船的晃动,

这些都带来了比陆地更为复杂的拍摄条件。

可李屏宾都一一克服了。


他能答应杨超,

是因为想要做“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

《长江图》也确实可以这么说。

整部片子90%都是胶片拍摄

因为雾气、水与山峦的重叠颜色,

只有胶片能表现得最好。

在北影做数字扫描的后期时,

他们发现只有北影保留着完整的一套做2K扫描的机器,

当时管库房的老师说,

《长江图》可能是最后一部了,

之后设备就要封存了。

在此之前,为了扫描需要清洁底片,

很多制片厂也回复说,

必须当天送过去,

因为第二天底片清洁车间要拆,

之后这个工艺在中国就没有了。


4K扫描海报

《长江图》与《路边野餐》

很多人把《长江图》与《路边野餐》作比较,

因为两者都运用了诗歌,

都有时空交错的现象,

也都是近年院线难得一见的优秀非商业片,

但杨超觉得,

自己的电影和《路边野餐》完全不同,

《路边野餐》的女演员郭月是我工作室的一员,当时郭月拿着剧本来找我说她觉得这是最好的文艺片。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片子,他放弃了现实本身的一个层面,放弃了叙事的基本逻辑,从而获得了那种散文化的视野。

《长江图》其实不是,《长江图》是一个故事,我把所有看起来诗意的东西最终都结构在故事里,这是不同的两个电影。

关于电影不使用方言导致的出戏

导演表示,

方言是一个有趣的因素,这种区分带来的信息量和趣味早就应该是电影最有力的武器。

艺术电影一直没有回避这个东西,毕赣也是,尊重方言其实就是尊重中国的现实本身。

但《长江图》没有涉及太多方言,因为它不是那么实的一个电影。


杨超与李屏宾

虽然在每一场访谈里都强调《长江图》的故事性,

却又说不是那么实的一个电影,

实际看起来,

它的故事性也确实被摄影和时空结构遮挡得所剩无几,

不管导演是在极力辩解还是真的没有意识到,

这都是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

结尾

杨超对于媒体“十年拍摄《长江图》”的宣传,

如此回应道:

“我一直不太愿意去渲染‘十年磨一剑’或者‘悲情’的成分,只是因为目前这个市场太快了,不是我们太慢了,我们是正常的速度。”

《长江图》的上映,

很难说对于中国市场会不会太早,

我们的观众阅片量越来越大,

审美能力越来越高,

但对于彻底的艺术电影是否做好准备,

从上映四天242万的票房还是能看出来一些。

它有很多缺陷,

但小十君觉得,

与观众“不亲近”,

绝对不是其中之一。


就像第一篇文章开头说的,

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

在一刷之后需要看看访谈,

查查幕后,读读影评,

然后再看一遍。

好的电影总是值得人们反复观看,

《长江图》算不算好电影?

见仁见智,

但如果它教会我们如何深入一部电影,

那它就是有时代价值的。

今天的胡说八道就到这里啦~

依然是爱你们的小十君,

么么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长江图》也是长江途,李屏宾还是李屏宾
电影 ▎这个关于长江、货船、女人与诗的电影,或成为中国胶片电影的绝唱···
专访《长江图》导演杨超:全方位诠释影片细节
关于《长江图》创作的种种深度幕后丨专访导演杨超
十年画得一幅长江图 | 内派福利
“内地最后一部胶片电影”《长江图》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